周末正好在整理一个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的庭审提纲,一般开庭前我都会整理一份涉及事实问题的问题清单发给客户。 因为事实问题律师是不知道的,我得把这个“故事”转述给法官听。 平常大家或多或少会找人或者被人找来周转一下,俗称“借款”。随着支付宝、微信的普及,借款都有痕迹,但是也不排除现金交易的可能性,尤其是书面借款合同的缺失是常态(虽然我会提醒客户借款要签协议,但是我自己也懒得去写这个东西)。 考虑到诉讼成本,有些人可能选择不委托律师而自己去开庭,有些纯粹是想过把开庭的“瘾”(真的有),但是也有人到场了听到法槌声音后会懵圈,甚至忘了自己的姓名和家庭住址(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 今天正好借此机会码点字,把法官庭审中发问的频率最高的十个问题汇总一下,做个分享。 问题一:原告和被告是什么关系? 法官发问的目的:排除职业放贷人。法官会首先询问原告和被告之间的关系,例如双方是否朋友、同事、亲戚或商业伙伴等,以此了解双方的背景和关系。 问题二:借款的目的是什么? 法官发问的目的:主要是排除非法的债务,比如赌博等等。 问题三:有没有签书面借款合同? 问题四:借款期限、利率、违约金的约定。 问题五:资金的来源,原告出借的钱是哪里来的? 法官发问目的:确认原告的资金来源是否合法,以及资金来源的具体情况,是否自有资金或是通过某种渠道获得,有没有非法转贷。 衍生问题:如果出借本金过高,法官还有可能会询问原告的工作、家庭情况等等。 问题六:借款本金的支付方式 问题七:“砍头息”,即预先扣除利息的情况。 问题八:催款情况。 问题九:还款情况。 问题十:除了本案借款之外,双方是否存在其他未解决的债务问题。 ![]() |
|
来自: 激扬文字 > 《债权债务-借贷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