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文水是我小时一年去一次的地方,那阵春游扫墓,文水的刘胡兰纪念馆加交城的玄中寺或太原晋祠为春游标准套餐。文水因境内有文峪河水而命名,《隋书·卷三十·地理中》有记载:“开皇十年改州南受阳县为文水”。其县名已有1400多年。文水为“武则天故里,刘胡兰家乡”,这两女姓就是家乡的品牌代言人。 文峪河发源于交城关帝山,为汾河支流,在孝义注入汾河。《水经注·卷六·汾水》所述:“文水出大陵县西山文谷,东到其县,屈南到平陶县东北,东入于汾。”有民歌“交城的山来,交城的水,不浇交城浇文水”,此水就是文峪河。 文 水 則天廟 文水就两国保,位于南徐村的则天庙是奉祀武则天的庙,遥相呼应的秦岭那边的广元皇泽寺。第一次来还见一对高约3米的蹲狮,第二次来不见了。石狮是武则天的爹地武士彟昊陵前的旧物,1970年修建文峪河水库时,昊陵属于淹没区。武则天荣登大宝后,追封其祖,“文水唐五陵”即由此来。 大庙坐北朝南,中轴线有山门、戏台和大殿,两翼是偏殿、碑廊等。倒座硬山卷棚式,左右建有钟鼓亭。戏台和大殿之间的碑廊,陈列有不少碑碣石刻。偏殿既是武则天事迹馆,也是文水周边所收集的旧物展示地,像个小博物馆。 2016年10月拍 大殿面阔三间,单檐歇山式,大金皇统五年(1145年)重建的,朔州崇福寺有“金五绝”,而这里也有“金五件”:梁架、斗栱、门板、直棂窗和石墩。正立面补间无斗拱,柱间斗拱开两朵,五辅作双杪出琴面批竹昂。 据介绍木门上有金代题记,但也没找见。斑驳的门板上缀饰有48颗乳钉,上有门当,左右为硬着陆的集诗对联,上联白居易的“六宫粉黛无颜色”,下联王维的“万国衣冠拜冕旒”,歌颂这位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吧,似乎有些别扭。 殿内立有神龛,龛壁雕有木质行云走龙,内塑女皇冕旒衮服帝王像,两侧是两仕女,周边山墙新绘有女皇关联的故事壁画,天授宝图、大周登基、上阳驾崩、归葬乾陵……据说殿内一对金柱为唐代,那成为这个庙最早的实物,也能说明该庙的始建年代至少为唐。 武大妈有50多年的政治累积及威望,延迟退休的第一人,“神龙政变”后都虎老有余威,如果建祀庙,那大概就是中、睿、玄时代。宋理学阜起后,牝鸡司晨,对女主当政多有鄙夷的。民国后,女权主义高涨,武则天的形态曲线上扬,又开始了新一轮讴歌,“则天”附着姓氏,也是这时候开始的。 文 水 上賢梵安寺塔 梵安寺塔在上贤村,公路边步行个200米即到。寺院坐北朝南,由大门、广场和塔院2个区域组成,塔院的中心是砖塔,东侧殿为伽蓝殿,西侧是圣母殿,北侧为观音殿,所有建筑均为新构,旧寺物只残存砖塔一只。 塔为七层八角青砖塔,建于北宋崇宁三年(1104年),塔高约45米,每层设有平座,青砖叠涩出檐,檐下有仿木斗拱,塔门每层隔面而开。砖塔无塔刹,介绍说,最高曾建有一小庙,但上面已塌平。2016年来时正维修,可见地宫,2020年再来时已修缮完毕,并安装了塔门。2024年三访,有幸登高。 2016年10月拍 恰逢某影视剧演员要上塔,庙头田哥打开了门,与杭州来的一对小情侣等6人一起登塔,门道窄低,佝偻身子进入塔腔。梵安寺塔与平遥慈相寺塔、太谷无边寺等塔,其实都是空筒式塔,都在后期加了隔板、木梯后得以盘旋而上。里面幽暗,到了塔层真门,有了光亮,隔着防护网可俯视,也看不出多少诗情画意。 旁边的圣母殿里主奉的是唐代居士李信之母,两边陪衬的是李信和其妹,这段故事源于“母女化马陪李信”。传说李信为了祭母,在唐显庆年间建了梵安寺塔,又得到了乡邑的支持,后来李信所在的“太平里”也改成了“上贤村”,这村名一直绵延至今无改。■ 江山留胜迹 我辈复登临 与同好同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