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醫这么多年,我发现很多胆囊息肉患者,有这样一个错误的认识,那就是觉得胆囊息肉没啥危害。然而,我必须指出,这样的忽视是极为不妥的。胆囊息肉若长期存在,不仅可能导致胆囊炎、胆囊癌等严重疾病,还可能引起腹胀、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统问题,甚至影响整体健康,不容忽视,以免酿成苦果。在中医理论中,虽然没有胆囊息肉这一具体名词,但根据其症状表现,可将其归入“瘕聚”的范畴。胆囊息肉的形成,多与肝胆湿热、气血瘀滞有关。其中,肝胆湿热是导致息肉滋生的重要因素之一。湿热蕴结于肝胆,就容易形成痰瘀互结的局面,类似于湿热的环境促使霉菌生长。这种痰瘀互结,不仅影响胆汁的正常排泄,还可能刺激胆囊壁,促使息肉的形成。我曾接诊过一位胆囊息肉患者,经常感到右上腹隐痛,伴有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情绪易激动,口苦咽干,这些都是肝胆湿热的表现。1、三棱、莪术:具有软件散结的功效,能把体内的一些包块软化、消散。 2、乌梅:被认为是息肉的克星,能够很好地消散息肉。 3、地骨皮:《本草纲目》中记载其能“去下焦肝肾虚热”,说明它具有清热凉血的功效。对于肝胆湿热型的胆囊息肉患者而言,地骨皮就像一位“清道夫”,能够清除肝胆的湿热,有助于息肉的消散。患者治疗两个月后,右上腹不适状况消失,食欲大增,腹胀、情绪不定、口苦口干情况也改善许多。地骨皮不仅能够清热,还能散瘀散结。它与其他清热药物相配,能够共同作用于肝胆,一清一散,既能够缓解湿热引起的疼痛、腹胀等症状,又能够促进息肉的缩小和消散,从而保护胆囊的健康。上面方子虽好,但一定要在专业中医指导下用药。中医讲究一人一方,每个人的症状不一样,用药也是不同的,出现不适要及时就医
感谢您看完文章,如果觉得对自已有帮助,可以点一个赞,转发一下,分享给更多的人,让更多有需要的人可以看到文章,了解相关医学知识,感谢大家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