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牛栏宪法:美军为啥强行给日本制定“基本法”? | 循迹晓讲

 循迹晓讲 2025-04-16 发布于北京

主讲:三喵先生

策划:三喵先生

责编:马戏团长

全文约3500字 阅读需要10分钟


 Follow us


按理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的制定要么得是最顶尖的法律学者,反复琢磨思考,不断修改,几易其稿的产物,要么是有一位高瞻远瞩的领袖,拥有常人不能及的智慧,给芸芸生赐予一部宪法。但是日本战后的宪法不是这样,说起来它是美国人帮日本制定的,整个过程也只有一个星期,甚至这部宪法也被很多人称为“牛栏宪法”。

然而正是这么一部宪法却奠定了日本走向正常国家的基石。那么这一部宪法是怎么诞生的?为啥被称为“牛栏宪法”,又对今天的日本产生了哪些影响今天就来聊聊这段历史

◇ 图明治二十二年(1889年)颁布的《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了天皇统治日本的“国体”

1945年日本战败之前施行的是《大日本帝国宪法》,这部宪法颁布于1889年,是根据普鲁士宪法再结合日本国情制定的。这部宪法之下,日本是一个二元制君主立宪政体,天皇拥有相当大的权力,普通民众拥有的基本权利相比于英美等国被极大压缩,当然,理论上讲日本权力最大的还是国会和政府,但这日本自有国情在此,这套制度之下军人最终把持国会政治,日本一步步走向了军国主义,挑起世界大战,不但祸害了亚洲太平洋,也让自己走向了不归路。

19457月,同盟国领袖发表《波茨坦宣言》,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同盟国宣称:“日本政府要解除在日本中人民之民主的所有障碍,言论自由、宗教自由、思想自由及基本人权将会被确立。而且同盟国也表示,“当这些目标已达到及这里建立了建构于日本人自由表达的意愿而同时倾向和平及负责任的政府时,占领的同盟国将撤出日本。”当日本投降之后美国占领日本,最开始,美国并不希望单方面改变日本现状,担心这么做会引起日本民间和政界的大动乱。所以如果日本战后的新政府能够痛改前非,自发地进行民主改革,制定一套新宪法的话,那是最好不过的了。

◇ 图为麦克阿瑟和裕仁天皇合影,当高大自信的麦克阿瑟和矮小紧张的裕仁站在一起的照片见报时,完成了对当时日本社会中的昭和男儿们一次沉重的精神打击

一开始,盟军占领军司令麦克阿瑟对日本的政界抱有相当的耐心,他在占领日本后除了抓捕那些个地球人都知道的战犯,比如东条英机这些人之外,对很多前日本帝国官员抱有极大的宽容态度。比如说日本文官当中实际上罪责最大,抗战开始时担任日本首相的近卫文麿,他在日本战败后的看守政府东久迩宫内阁中还担任着副首相一职,194510月,麦克阿瑟针对日本新宪法问题和近卫文麿举行会面,在麦克阿瑟看来,战后日本能主持局面的唯有近卫一人,对他不吝赞美之词,“近卫公虽出身于所谓封建势力,但是是一个'世界主义者’精通世界情势,公尚且年轻,应果敢站于领导之位,若公能撮合周围之自由主义分子,向天下公布修改宪法之提议,则帝国之议会必将遵从之。”

◇ 图为服毒自杀的近卫文麿

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包括近卫文麿在内的旧日本官僚还是在宪法的基本问题上跟麦克阿瑟产生了重大分歧,还是想着我日本自有国情在此,旧的宪法不该贸然修改。就这么扯皮了几次,麦克阿瑟也对近卫失去了耐心,下令将其抓捕,而近卫文麿则很知趣地在抓捕前夜服毒自尽了。

◇ 图币原喜重郎(1872年9月13日—1951年3月10日)日本第44任首相(内阁总理大臣),任期226天 

近卫虽然了,但制定新宪法的工作还得推进1946年初,时任日本首相币原喜重郎向麦克阿瑟转达日本政界的意见,日本的国务大臣提出了所谓“宪法修订四原则”,天皇总揽统治权的大原则不变,扩大议会权限,相对限缩天皇大权。国务大臣在国政上对议会负起全责。对人民自由、权利强化保障,在遭受侵害时给予充分之救济。总而言之还是在最大限度上维持原来大日本帝国宪法的精神。

当然啦,他们也跟麦克阿瑟玩起了文字游戏,比如在宪法草案里,将“天皇神圣不可侵犯”改为“最高不可侵犯”,将“天皇统帅陆海军”改为“天皇统帅军队”,属实是换汤不换药。而且日本内阁知道下一次议会召开的时间,这次宪法草案递交的时间卡在议会召开前两周,在他们的认知里,这么短的时间里就算麦克阿瑟对自己的宪法草案不满意,也没办法另起炉灶再制定宪法了,主打的就是一个既成事实看你怎么办。

◇ 图东京GHQ总部

麦克阿瑟看到这个宪法草案当然非常不满意,而且他还真就准备另起炉灶从零开始给日本人制定新的宪法。时间紧迫,来不及找美国的高级法律人才?驻日美军当中总有法律人才吧,于是麦帅就找到了驻日美军法务官洛威尔中校,以及负责民政局的准将惠特尼。这二位再从驻日美军当中网罗其他美国军人,就这样总共找了二十三人,不过其中真正算得上法律界人士的只有四位,剩下的这四人的助手。

麦克阿瑟命令把东京仅存的一个大酒店舞厅像个牛栏一样给围起来,这二十三位就辛苦一下在这里面干活,结果用了一个星期就制定出了一套崭新的日本宪法。因为工作场地的缘故,这部宪法也被称为“牛栏宪法”。因为是美国军人给制定的,当然是彻底摆脱了旧日本的国情。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新宪法里特别加入了男女平等,允许女性选举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由一名叫做贝亚特戈登的女性文职雇员所写,当时的戈登也才二十二岁刚刚大学毕业。

◇ 图为日本“牛栏宪法”首页

美国军人用一周时间给日本制定了新宪法,然后马上提交日本政府并公布给民众。接下来的事情就比较顺理成章了。天皇将修宪案呈送议院修改通过。接下来天皇同意之后成为正式法律。有意思的是天皇同意的环节是要召开枢密院会议的,过去那些坚持我日本自有国情在此的法律学者以缺席会议的方式表达对这部新宪法的抗议。当然了,这时候再抗议根本就没什么用了,到了19475月,新宪法正式生效。

当时有不少日本人对这宪法非常不满,认为是美国鬼畜强加给日本的,故而将其称为麦帅宪法到了1952年,盟军对日本的占领正式结束,在此之后日本国内一直有修改甚至废除这个牛栏宪法的声音,但这部宪法自从制定之日直到如今,确是一个字没改过。日本人想修宪的想法屡屡受挫,表面的原因在于日本修宪程序很复杂,修宪动议须获得国会两院三分之二议员的支持才可交由公民进行公投,日本议会中的反对党在国会占有三分之一议席,主张维持现时宪法,不支持修宪。对长期作为执政党的自民党党员来说,现在这部宪法也没有废除的必要,不然就是给自己找麻烦。在日本现代历史上的确有首相主张过修宪,比如中曾根康弘,但也只是低调地提一提,根本不敢公然付诸实践。

◇ 图为直到今天仍有日本政治团体强烈反对和平宪法 图为日本右翼写的关于宪法的标语

当然,这个牛栏宪法能用到今天,除了修宪过程麻烦,更核心的原因还在于这部牛栏宪法的核心是尊重人权,主权在民以及和平主义。国家的存在目的就是保护民众的自由和幸福。这是启蒙运动之后人类最重要的政治遗产,而日本从明治维新到很有精神的昭和年代,虽然国力蹭蹭上升,但日本普通民众在这个过程中却深受其害,这段历史造就成了日本民众刻骨铭心的痛苦,诚如一名年轻人接受采访时说的,“如果一个国家要求民众为它而死,这样的国家自己先灭亡好了”。

◇ 图为《日本国宪法》第九条内容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对民众自由幸福最基本的尊重,制定宪法的人可以不是饱读诗书的法学巨匠,一样能制定出让日本民众满意的宪法出来。直到现在,日本在国际上也是幸福指数非常高的国家,也一直有人用脚投票选择留在这里生活。凡此种种,就是对这部牛栏宪法价值最好的肯定了。

*本文首发于「循迹晓讲」公众号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配图源于网络,若有侵权,后台联系删除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