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路留痕:傅天虹教授捐赠澳门大学名人墨迹首展留影

 傅天虹的汉诗馆 2025-04-17 发布于广东

网上建馆小记

傅天虹汉语新诗藏馆筹建於2006年,原址东莞常平镇紫荆花园本馆集收藏、展示、研究、出版为一体。二十年来历经困境,幸而得力於当代诗学会群英鼎力支撑,更有珠海北师大华文所和澳门大学有关院系一路扶持,始得坚持至今。现已藏有各类稿存、信札、手迹、签名书、书画、墨宝近二万件。为更接地气,今年3月初,应好友建议,傅天虹在360个人图书馆官网上注册了“傅天虹的汉诗馆”,试发几篇较满意,故决定从202541日起正式启动,陆续整理上传六十多年来珍藏的史料和墨迹,将各种成果公诸于众,以利汉语新诗更广泛的传播和传承。今后大家可以随时上网查阅所需。欢迎给予关注、推荐。欲合作、交流致傅天虹邮箱(th@163.com)   2025.4.1


  

     澳门大学傅天虹汉语新诗藏馆捐赠仪式及藏品首展成功举行,朱寿桐主任担任主持人,三位校长、院、中心、校友会、图书馆领导親临会场,盛况空前。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馆主简介


图片

傅天虹,1947年生于南京。历任北师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顾问,珠海分校华文所名誉所长,文学院教授。兼任东南大学现代汉诗研究所研究员,曁南大学中国文艺评论基地诗歌散文副主任、澳门大学访问教授、“傅天虹汉语新诗藏馆”捐赠人,广东南方软实力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发展委员会主任。他1987年创办《当代诗坛》期刊;1990年创建当代诗学会;1999年创办国际炎黄文化研究会,创立“龙文化金奖”;新世纪初他策划出版“中外现代诗名家集萃”(中英对照)大型诗学丛书,至今结集逾千部;2007年,他策划并参与创建两岸四地“当代诗学论坛”机制,至今已在北京、台北、香港、澳门等地举办十二届。傅天虹至今已成诗4千余首,结集40余部,发表论文多篇,另有各类大型编著数千万字。生平被选编入《中国大百料全书第三版》(网络版)、《中国新诗百年大典》(洪子诚、程光炜主编)等权威文本,诗作选编入最新商务印书馆版《大学语文》教材。傅天虹文学创作与研究跨越两岸四地,目前正致力于“汉语新诗”和“中生代”的命名研究和视野建构,是一位著名的诗人、学者、出版家、收藏家和社会活动家。在校主讲“台港澳文学”、“海外华文文学”、等课程,主持“汉语新诗教授工作坊”等实践课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