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有诗曰:“烂漫长醉多文辞”,让人不禁好奇,在陆春详的文字里,究竟藏着怎样随性而烂漫的景致。 《烂漫长醉》是陆春祥的全新散文集,分为“山水有烂”与“漫辞”各两卷。“山水有烂”用细腻的文字勾描出历史人物、事物与现实风物的独特轮廓,“漫辞”侧重于行走山水间的点滴领悟。读这本书,仿佛跟随一位阅历丰富的智者大师,在现实的景色烂漫中穿越历史时空的思念。 在《居延在斯》中,作者将居延的历史缓缓道来,从夏商周时期的游牧之地,到隋唐时期成为重要边塞的代名词,再到陈子昂、王维等诗人笔下的诗意与雄伟,居延不再是地图上一个遥远而陌生的名字,而是充满历史厚重感的鲜活存在。 作者对居延汉简的描写也十分精彩,通过对简牍尺寸、书写方式以及相关字词原义的解读,让我们看到了古人的智慧和用心,仿佛能触摸到那段古老的岁月。 《则诚的琵琶》一文则将目光投向了传统南戏,其中的代表人物宋则诚,以他的人生经历为背景来展示宋室南渡,如何在温州这片土地上,多种文艺形式相互融合,诞生了南戏这一全新的戏曲形式。 作者笔下的南戏博物馆,展现了立体多维度的戏曲表达形式,永嘉杂剧、温州鼓词等内容极为驳杂,唱腔时而幽怨时而高亢,演出场地灵活机动。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顽强的生命力。 而《三沙九章》从鸟粪故事、博物馆的起源、南海天书——更路簿、兄弟庙前世今生的缘分,从历史与现实等多个角度,以无可辩驳的事实,阐述了中国数千年来对南海的主权拥有。 作者住在拱宸桥边整整20年,日日与拱宸桥相见,浙江临海读书人王士性与日本的成寻和尚,南宋作家周密和词人陆游,日本汉学家宇野哲学人,不同的年代,不同的视野,不同的经历,不同的视角,却在一点上融汇——上下古今均对拱宸桥相看两不厌。 每一处名胜每一处古迹,总有历史的传承和底蕴 ,回眸远眺古代先人的足迹,翻阅保存至今的历史文献,双重厚重的文化晕染,让再次相遇总有别样的风景收获感受。 陆春祥的写作风格清新自然明快,如同烟笼江南的杏花春雨,轻柔优雅又不失力度。他的语言充满诗意与音乐感,无论是描写人物还是叙述历史故事,都能让读者身临其境。 在描写北京一哥时,他这样写道:“一个人的出身无法选择,命运改变只能靠自己,这虽是一个极普通的奋斗者,没有大富大贵,但他凭自己的吃苦耐劳,不怨不艾,在社会这所大学里表现优异。他为自己赢得了人生的尊严。” 而在讲述历史时,又能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将复杂的事件和人物清晰地呈现出来,如“陶渊明其实是不用碑的,他的墓志铭都在人们千古传颂的诗文中” ,让人仿佛穿越时空,目睹历史的风云变幻。 在《烂漫长醉》里,有了行走支撑的陆春祥,以宽阔的文化视野和充满趣味的文字,有温度有思想有趣味,让我们领略到游记的厚重与博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