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一篇文章就是瞎说,大家听听图个乐。 其实每个行业都卷,现在无论是金融还是互联网,很多人薪资打了骨折,可能只能拿到原来的一半。 但还是没办法,还要继续起早贪黑,继续卷。 但我觉得护理的卷,是向内卷。 自己人卷自己人。 可能也是因为机会和资源有限,所以你上我就得下。 慢慢就会形成一个局面,所有人都盯着一个很小的点,开始想各种奇奇怪怪的办法,拼过别人。 比如科研,我们选题的时候,选的不是有价值的重要的临床问题,选的是权衡利弊,选的是不知道哪看过来的奇怪的名词概念。 说实话,是有点让人丧气的。 是不是应该开阔一点,向外去卷。 比如,我们是否可以学更多行业的经验,应用到提升病人护理结局和住院体验,是否能请心理学家,请律师来给我们讲讲课,一起看看其他学科的思维方式,如何结合到健康护理领域里来。 让AI工程师和大家一起脑洞大开,讨论如何AI和护理的有趣结合。 让我们的关注点打开,让职业和生活,生动起来。 我平时特别喜欢刷科技创业圈的动态,各种开发者带着热情开发自己的产品,而且会有很多共创和交流,互相学习。 那种感觉特别好,而且很多年轻人会带着满腔热情,积极的去探索和投入。哪怕他们知道,他们可能太理想化,或者是要面临各种各样的失败。 但想想,当时刚进入护理工作的我,每天都垂头丧气。 无意中看了一篇00后的创业孵化器计划,里面有一句话: 加速成功的第一步,就是加速失败。 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真的想疯狂点赞,怎么能这么有道理。 护理工作中,我们经常强调,零差错,要慎独和严谨,但是: 零差错 ≠ 不能尝试 零差错 ≠ 不能失败 零差错 ≠ 不能创新 先分享2个我最近的亲身体会: 1. 如果你失败了,没关系,意味着你很快就会成功;但如果你只感到了焦虑,而没有经历失败,不好意思,说明你还没有行动,离成功还远。 2. 运气,本质上是个概率问题。那些连续创业者为什么能够成功,因为他们在持续失败,失败的多了,就能把幸运的概率,转化为必然。 说回题内话。 Y Combinator创始人最近写了一篇文章叫做What to do(做点什么?),这篇文章里说: Make good new things. (创造美好的新东西) 看似这么“烂俗”的答案,却给了我会心一击。 因为,去年教练带我梳理我的价值观,我梳理出来的就是这个,几乎一模一样的句子。 当时教练还问我:这个“新”对你来说,很重要吗? 我说:很重要。 为什么? 因为,这个“新”,让我是我。 这篇文章,具体来说是00后在做的创业加速器,让我反思一件事: 同样是针对一个行业,他们针对的是全球的科技创业者,其实也是一个很窄的群体。 为什么,我潜意识里,总觉得自己只关注护理,是一种局限。 为什么他们可以链接硅谷斯坦福,努力支持创新创造者,和行业破局者。 而我总是看到护理的“所谓天花板”,一边感叹没有努力空间了,一边又内耗我做的事情没有意义。 不是护理局限,是我太局限了。 过往我在做的所有事情,其实是通过自我摄取新知和自我思考,迭代出内容,再传播给大家。 这样做有局限性,就是我作为了中间的知识加工者。 但是,如果我能作为激发者,是否就能让大家,和我一起思考和创造,这个行业就会有更多的可能性。 我相信护理行业里,会有这样的人,他们能够打破,能够新建。 他们拥有热情,拥有热爱。 他们有从源头解决困难问题的探索精神。 他们站在护理的专业背景上,拥有突破行业的能力和勇气。 好了,这篇文章我也不知道自己想说什么,但大意就是这些。后面我可能会做一个Nursing Lab的东西,把和我一样想法奇怪的人聚在一起,但具体内容还没想好,也欢迎大家一起支招。 大家听一听,图个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