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毕建民与子弟及餐饮同仁(左四为金洪男) 九州出版社的《美食》一书,内有一篇《老苏州茶酒楼的前世今生》,提到了我的《陆文夫的烟火人生》。 文章说—— 作家高建国,新近写了一本关于陆文夫的传记,书名叫《陆文夫的烟火人生》,就摆放在老苏州茶酒楼二楼很显眼的地方。 老苏州茶酒楼,是陆文夫创办的饭店,以苏帮菜闻名。如今已是,苏州市的文化新地标。 把我的书,放在饭店里展示,我还是第一次听说。 会不会是因为,我的书里,写到了老苏州茶酒楼? 我觉得,抽空应该去那里吃顿饭。 这阵子,我的《陆文夫先生的烟火人生》,多次入选“当当网图书畅销榜”、“京东图书热卖榜”,感觉读者很热情,让我受宠若惊。 说明什么呢? 这说明,大家对陆文夫先生,很敬佩,也有很大兴趣。 既然说到老苏州,本文就聊一聊,老苏州茶酒楼的那些事吧。 老苏州茶酒楼的故事,我在书里,已写过不少。 本文只说一个小故事。 1995年,陆文夫开饭店的时候,他的身份是: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据说,可享受“副部级”待遇。 这种身份和级别,去开一家饭店,会引起社会议论,要有勇气。 所以,作家叶兆言说—— 在他这个年龄段的作家中,他是最能做成事情的一个。我打过一个比方,把他们同代的文学圈里的人锁起来,陆(文夫)叔叔一定是最早逃出来的一个。 王安忆也说—— 陆文夫有一种气质,既像汪曾祺,又比汪曾棋犀利。这种作风,影响了整个江苏的作家。特殊的生活经历,使他能够介入现实,在现实里取一个态度。 叶兆言和王安忆,说的都对。 在现实生活中,陆文夫做事,说到做到,确实体现了,他的人生态度。 比如,创办老苏州茶酒楼这事。 老苏州茶酒楼,依托公司开店。这家公司,名叫“老苏州弘文有限公司”,大股东是苏州杂志社,陆文夫担任董事长。公司开张之际,陆文夫凭借自己的人脉,一次就筹资到了300万元。 怎么样,牛不牛? 更牛的是,他创办的饭店,还要经营苏帮菜。 ——这能行吗? 要知道,苏州的饭店,多如牛毛。而且大家做的,几乎都是苏帮菜。 老苏州茶酒楼,能从中杀出一条血路? 但陆文夫,就是有办法。 他把苏州烹饪界,最有名的大佬——几位国家级烹饪大师,统统请来当顾问。 这几个大佬,就是“四根一家”——张祖根、吴涌根、邵荣根、屈群根、刘学家。 靠他们指点江山,老苏州茶酒楼的苏帮菜,不正宗都没人相信。 但真正的主厨,却是毕建民。 在陆文夫面前,毕建民是晚辈,其貌不扬,看上去又矮又瘦。 过去,陆文夫吃传统苏帮菜,一般都去松鹤楼、得月楼、新聚丰、萃华园。 在新聚丰,陆文夫最爱吃那里的母油鸭、酱方、蟹粉豆腐。 当时,毕建民就在新聚丰上班。 陆文夫吃的这些菜,都由毕建民烹制。他用最传统方法,烧出了最正宗的苏帮风味。 由此,陆文夫看中了毕建民的厨艺。 后来,苏州杂志社办小食堂,就把毕建民请来了。 老苏州茶酒楼开张,毕建民又被请来当主厨。 其实,毕建民的厨艺,许多苏州食客并不了解。 只有老熟人,才知道他有几把刷子。 有一次,美食家叶正亭,尝到了毕建民做的“鲃肺汤”,这才真正领会,什么叫高手。 同样是“鲃肺汤”,那次,毕建民使用了“冷肝热汤”的做法。 结果怎么样? 口味绝佳,与众不同。 还有一次,苏州举办“品尝大师厨艺”活动,毕建民做了两道精制菜品。 第一道菜,叫“红白双味鳗”。 两种烧法,两种色泽。 其中一种,是黄焖河鳗,开片鳗段,色泽通红; 另一种,是生爆鳗球,雪白粉嫩,令人垂涎。 第二道菜是“甲鱼鸽蛋”。 甲鱼开背后,塞进了八宝——鸡丁、虾仁、干贝、笋丁、香菇、肚尖、肫肝等,外围是透亮的鸽蛋,入口实在是美味! 可见,让毕建民来老苏州茶酒楼掌厨,陆文夫用对人了。 苏州文人,喜欢来老苏州茶酒楼吃饭。 吃饭时,大家会让毕建民,烧一个葱烧海参,或黄焖河鳗。 但大家见到他本尊,又很意外。 毕建民一出场,会穿一件,脏兮兮的白色工作服,表情很谦虚。 大家表扬他,他就眨眨眼,笑一笑,露出缺齿。 大家要是对某个菜,提出意见,他还是眨眨眼,但不笑了,就开始解释。 他说的,都是客观原因。 比如,他拿手的黄焖河鳗,之所以做得不太到位,是因为,没有提前通知他。 毕建民说,这道菜,吃的就是时间,一定要有足够多的时间,来焖。 他说,什么叫焖? 文人们答不上来,开始眨眼。 毕建民说,焖,就是花时间,就是用小火。急了,就不好吃了。 大家就知道,毕师傅文化不高,很会抠字眼。 也知道,毕师傅谦虚的外表下,其实有点骄傲。或者说,他有足够的自信。 后来,文人们打听,才知道毕建民在苏州烹饪界,是有一定地位的。 作家荆歌,就挺好奇,他见过很多厨子,但从没见过,像毕建民这么瘦的。 一个厨师,过于瘦削,会让人怀疑他的厨艺。 就像一个保镖,过于矮小,就会失去信任。 荆歌后来才明白,不能以貌取人,毕建民的确是个好厨师。 他还教会了荆歌,做很多菜,比如,葱烤鲫鱼。 对此,荆歌的结论是,毕建民大厨的瘦,可能是廉洁自律的结果。 毕建民还有一个地方,叫人刮目相看。 他文化不高,却喜爱文化人,尊重文化人。他知道,陆文夫在苏州,是文化特别高的人,所以格外地尊重。 反过来,陆文夫对毕建民,也是欣赏的。 但有时,他也会严格要求。 比如,有一次,陆文夫吃了毕建民烧的酱方肉,把他叫到包厢,就说,毕师傅啊,你今天烧的酱方,扔在额骨头上,额骨头都要扔破的! 很明显,今天的酱方,毕建民没有烧烂。 酱方不酥不烂,当然不好吃,这道菜不合格。 陆文夫说“酱方会扔破额头”,有点夸张。 对于夸张的批评,毕建民可以据理争辩。 但在陆文夫面前,毕建民很谦虚,站在一边不说话,不强调任何客观原因。 看到老实巴交的毕师傅,大家顿生恻隐之心。 此时的毕建民,已经50多岁,仍是单身。 10多年前,他爱人病逝,之后就没有再娶。 大家和他交流,除了烹饪的话题,也会谈到个人问题。 大家就说,毕师傅啊,再找媳妇,要擦亮眼睛。少年夫妻老来伴,你这么瘦,没有一个老伴,会越来越瘦的。 毕建民总是眨眨眼睛,摇摇头。 男人需要女人。毕师傅不想再讨老婆,肯定有原因。 荆歌就想,多半是毕师傅的心里,还惦记着以前的妻子。 大家就觉得,毕师傅有点死心眼,但也很感人。 一个死心眼的人做厨师,应该是一个好厨师。 能和文人们,聊到谈婚论嫁,可见,毕建民与大家很熟。 看到毕建民好说话,吃客们点菜,会得寸进尺,甚至提出“私人定制”。 比如,荆歌中午去老苏州,会请毕建民做一条葱烤鲫鱼,炒一盘蔬菜,再煮一大碗菜泡饭。 但他提出,鲫鱼,一定要野生的,窄窄的身子,即使没有鳞片,也能看到身体上,隐约的金光。 咸泡饭,是毕建民特制的。虽说是些剩饭剩菜,但用骨头汤烹制。 这样的饭菜,只有毕建民能做出来。 后来,陆文夫去世,老苏州茶酒楼易主,毕建民就去了木渎的石家饭店。 木渎那地方,远离闹市,文人们就不常见毕建民了。 荆歌说,有一次,他去石家饭店吃饭,让毕师傅亲自做一道菜。 毕建民还像从前一样,大家吃到一半,他就出来了,同大家见见面。 还是那么瘦,还是那么谦虚,还是穿着那件,有点脏兮兮的白色工作服,工作服上印着“老苏州”三个字。 看到这里,大家暗自唏嘘。 从这件旧衣裳,能看出毕建民的内心。人离开了老苏州,心里还惦记着老苏州,仍以自己曾经是老苏州的人为荣。 可见他对陆文夫,有很深的感情。 老苏州茶酒楼,开张于1995年秋天。 疫情期间,被迫关门。 2024年,老苏州重新开张。新东家,是苏州有名的餐饮企业——新梅华。 董事长单正,总经理金洪男,都是苏州餐饮的风云人物。 重开的老苏州茶酒楼,以“陆文夫的一天”为主线,串起了苏式早餐、正餐、下午茶,以及文人夜宵。 为了致敬陆文夫,金洪男还把老苏州茶酒楼,重新开张的日期,定在8月18日。 这也是30年前,老苏州茶酒楼开业的日子。 有人不解,金洪男对陆文夫,怎么如此尊敬啊? 金洪男就说—— 因为,我是毕师傅的“江湖弟子”。 原创:高建国 文人那些事公众号 5.25.4.1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