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截止目前,我国60岁以上人口突破3亿,养老已迈入了“深水区”。尽管养老机构数量和设施不断增加,但入住率依旧低迷,甚至出现了“闭院潮”现象,突出的供需矛盾让人不禁思考:“养老院是否还能继续成为老人的退路?” 面对这一万亿蓝海,凭借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南京本草堂创始人单江从中医馆跨界养老,以“中医+养老”为刃在养老赛道成功突围。他直言:“医养融合不是'中药+床位出租’的简单加和,其真正的潜力藏在老龄人的深层需求中,藏在全方位的中医健康建设里。” ![]() “为什么深耕中医馆二十多年,却毅然选择转型到养老赛道?”这大抵是很多人对单江转型的不解。 单江向我们娓娓道来他二十多年中医馆经营的酸甜苦辣,2016年,他在经营中医馆时遭遇瓶颈,尽管其位于南京的中医馆面积达3100余平方米,已是当地规模较大的民营医馆,但扩展业务时始终困陷于中医馆普遍的痛点,如优质专家资源稀缺且难以寻觅。 转型的契机出现在在一次与友人的交流中,他得知养老项目具有较大发展潜力,而且结合国家统计数据来看,60岁以上人口基数庞大且在逐年递增,养老行业前景辽阔,是中医馆转型创新的有利方向。 但是,养老市场存在局限性,比如真正选择入住养老院的多为家庭无法照料的刚需群体,而普通老年人入住意愿较低。 这让单江重新审视养老行业的发展方向,他认为未来可能需要在中医与养老结合、服务模式创新等方面寻找突破口,以应对行业挑战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于是,单江在2016年便立项筹建本草堂养老护理中心,并于2017年5月正式开业。 ![]() 将中医特色融入到养老的日常护理、膳食安排、老年人疾病管理等各方面,打造差异化的服务是单江创建本草堂的初衷,也是其摆脱与传统养老机构同质化竞争的利器,而这种“医养融合”的模式也正是国家大力倡导的方向。 然而,在实际的运营中,养老行业普遍存在的痛点同样也向本草堂发出了不小的挑战,比如养老需求复杂且多样化,老人群体深层需求难满足,传统观念壁垒难以突破等。 对此,单江深入分析了养老市场的供需矛盾: 首先,养老机构入住老人的平均年龄普遍偏高,基本集中在80~85岁甚至更高,而且,这些老人普遍患有多种基础疾病,而家属群体也多已年过半百,这对质量参差不齐的养老市场提出了很大的考验,比如本草堂养老在刚开业时曾入住了4位抗美援朝老兵,其中一位老兵体内仍残留弹片,这类老人的照料很考验养老机构的服务; 其次,受到“养儿防老”,去养老院等同于被子女“抛弃”观念的束缚,很多老人抗拒去养老机构。 ![]() 患者家属赠锦旗 通过对行业趋势的洞察,单江发现,虽然养老行业面临的挑战诸多,但随着老龄化加剧,这一领域仍有较大发展空间,而中医特色的创新实践能为养老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全面、个性化的健康服务,是解决养老行业顽疾的“良方”。 因为深知医疗保障对养老机构至关重要,没有做到医养结合的养老项目是难以持续发展的。 本草堂配备了52位专家组成的医生团队,这些专家会定期为本草堂的老年群体提供纯中医诊疗服务。通过这种方式,本草堂可以为入住老人提供更高品质、更具特色的健康管理服务。 ![]() 本草堂中医门诊部的专家定期给老人们看诊 目前,本草堂已配备B超、化验、X光等基础检查设备,并设有骨科康复专区,一楼门诊重点开展骨科脊柱筛查服务,这种模式与传统中医馆完全不同,更贴近养老需求。 从本草堂的实战经验来看,单江认为当服务品质超越家庭照料能力时,传统观念的壁垒是可以被打破的,而且,若想深化养老服务,就不能停留在简单的商业模式构建上,而应将多年积累的中医诊疗经验转化为对老年群体的深度关怀,单江母亲便是本草堂理念服务客群的缩影。 不慎摔伤导致骨折后,87岁高龄的单江母亲生活自理能力受限,为了方便照顾,单江提议母亲到本草堂入住,但与大多数老人一样认为入住养老机构是被子女“抛弃”的表现,母亲坚决反对。 经过反复沟通后,单江以“短期康复照护”为由最终说服了母亲,后来,本草堂周到的服务让她即便康复了也流连忘返。 ![]() 本草堂组织老人们一起过重阳节 单江表示,未来中医馆行业会发生更多的创新变化,过去十几年,中医馆主要以名医模式为主,但随着医保政策的调整和行业环境的变化,这种模式的可持续性可能面临挑战。 从国家层面来看,大健康行业未来的发展规模将非常庞大,且这一领域会明显呈现细分化的趋势,养生、养老以及生活化服务成为潜力方向。 其中,中医与养老的结合优势突显,尤其是在社区医疗和家庭医生服务方面,与当前养老模式的需求高度契合。 养老行业目前主要分为机构养老和家庭养老两种模式,如果选择进入城市养老领域或养老机构建设,重资产模式不可避免的。然而,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使得家庭养老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这也是中医的潜力方向。 因此,如何将中医与养老行业进一步融合,如何在健康管理、家庭医生等方向发力,是中医行业值得深入探索的领域。 ![]() 本草堂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 本草堂养老增设的护理中心获得了医疗资质,实际上已经具备了承接家庭医生服务的能力。但基于一些因素的考虑,本草堂并没有接入家庭服务,而是聚焦日常健康管理、餐饮配送、住院安排等养老服务。 对于未来的发展,单江表示,他们已有计划在另一街道利用闲置房产开设新的养老护理中心,但并不急于推进,因为他们深知医疗行业的复杂性,而当前阶段的资源分配尤需谨慎。 他们计划逐步降低中医馆的业务比重,重点发展养老和专科医疗板块,这一战略调整不仅是对行业趋势的回应,更是基于对市场需求的深刻理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