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堇||十年前我去过的杭州

 三只荆棘鸟 2025-04-18 发布于山东

文&图  小堇    

这是第 1182 篇文章

第一次去杭州,是2016年的春节。大年初一上午拜完年,我弟就拉着他一家人接上我一路向南。

我问我们要去哪里,他说先往南走,走哪儿算哪儿。大致的方向就是江南一带,比如南京、上海和苏杭一带吧。其实,以我弟的出行作风来看,他才是最潇洒的那个。看似漫无目的,但是最后该去的地方都去了。他说,我们自驾,哪儿好玩就去哪儿,不要着急确定目的地,行车途中我们可以随时改变。

第一站到了南京,然后是苏州,上海,最后一站就是杭州。

从黄浦江边看过东方明珠以后,太阳已经西斜,我们就追逐着落日一路向杭州飞驰。那是一个特别晴朗的黄昏,太阳像一个巨大的火球悬挂在西边的天空,很快它的光芒敛去,颜色也由金红渐变为玫红,随着颜色的变化,它变得庄严肃穆起来。那一刻,耳边仿佛有低沉的大提琴声响起,所有的房屋,树木,庄稼,道路,车辆,都在乐声中慢慢地沉静下来,并且随着慢慢升腾的暮霭轻轻浮动,犹如流淌出来的乐声。在这广阔的雄浑中,我们在黑暗完全涌上来之前,到达了杭州。

街灯是流淌的河流,找宾馆住下之后,我弟就带着我们去觅食。在一个人声鼎沸的大商场里,我们穿过层层叠叠的腾腾热气和各种类型的香气,坐在了一家烤肉店的餐桌前。我弟说,想吃什么就点。对对,就点咱那儿吃不到的。你看,这个这个,还有这个,都点上。最后,我们一个个挺胸凸肚地离开烤肉店。

这时候的杭州大街上,依旧热闹。躲在灯影里的那些树啊房啊,都一动不动,仿佛睡着了,等着第二天与我们的相遇。

其实到杭州,第一站肯定是西湖。我们就住在西湖附近,驱车几分钟就到了西湖停车场。几天前,杭州刚刚下了一场雪,很多树根处,还有积雪尚未融化。然而天气确实很温暖,只一件毛衣加个外套就可以了。树木茂密,西湖的水波荡漾,空气尤其清新,每一口呼吸里都带着清甜。走几步,转个弯,就有小小巧巧的桥,或拱或平,或藏在绿植后,或一览无余,蓦然出现在眼前。桥上游客如织,桥下流水脉脉,绿色在双眸中流淌。尚未窥见西湖全貌,就已经被边缘地带的美征服了。

有人过来兜售面包车,说150的包车费,可以拉着绕湖一圈,并且还能去龙井村和林彪的地下军事一探究竟。兜售还未成功,铜钱大的雨点子先霹雳吧啦地砸下来了——刚刚还是艳阳高照,何以就下起雨来了?正因为这场突如其来的雨,买卖双方也就不拉扯了,我们一行五个人抬腿上车。

其实走的都是湖的外围,并未见到多少湖景,这和我的设想大相径庭。很快车向山中开去,这是要拜访当年乾隆皇帝御封的龙井村。山路弯弯绕绕,新绿的树叶从眼前刷刷掠过,到了龙井村,看到那棵御封的千年大茶树。原来一直认为茶树都是灌木,电视里那些采茶女子各个穿着鲜艳的民族服装,戴着漂亮的头饰,腰间斜挎着竹篓,在梯田一般的茶山上边采茶,边唱着山歌。这棵大茶树,经历了多少天灾人祸啊,能够活到现在就已经是奇迹了,更何况还每年都要产出很多茶叶呢?

到了茶室,工作人员用玻璃杯给我们一人泡一杯明前龙井。茶色清亮,茶叶在热水中沉沉浮浮,慢慢舒展,犹如人生。听着工作人员的介绍喝完茶,继续启程,到了林彪的地下军事基地。也是第一次到见到如此大的地下工事。长长的通道,职能齐备的各种办公室、会议室,还有从地下直通地上别墅的电梯,别墅的在当时很奢侈的各种摆设......在风景最美的西湖边上,建一座漂亮的功能齐全的别墅,还有地下阴谋味道浓厚的地下军事工事,那个时候,林彪每天想的会是什么呢?

西湖四周有很多山,也有很多名胜,包括岳王庙,灵隐寺。但是这些都在车窗外一闪而过,等到了断桥附近,雨停了,太阳出来了,我决定下车,沿着湖边走回停车场。

我知道西湖十景中有著名的“断桥残雪”,不知道若是前几天杭州下雪时来西湖,会不会看到这一景。若是白娘子与许仙在雪天相遇,是不是比在雨天更唯美?然而彼时的断桥真的要断了,要被游客压断了。只见断桥上人挤人,人挨人,过桥要用挪,其拥挤程度丝毫不逊于工作日北京早高峰的地铁。据说,断桥残雪实际上是一种视觉效果。杭州冬季温度较高,雪后初晴时,桥的阳面受阳光照射,冰雪迅速消融,而桥的阴面仍有残雪覆盖,从远处眺望,桥身似断非断,形成了独特的 “雪残桥断” 景观。不过,游客汹涌而来的断桥,确有要“断”的感觉,只是没有雪。

再走一段,西湖的美就完全呈现在我面前了——湖水清澈中有着淡淡青灰,波平如镜,远山如黛,高高低低错落有致地倒映在湖水中,让山与水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湖面近岸处,残荷枝枝如钩,不同的枯茎站成不同的姿态,形成一个个简笔勾勒的几何形状,水中的影子更加清晰,并有一种润泽的流动感。岸边垂柳依依,湖中画舫往来,一眼望去,西湖就是一幅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水墨画,美得惊心动魄。

有人说,若是过几天岸边的花儿开了,花红柳绿的西湖更是美得不可方物。

然而我们等不到再过十天半月了。从西湖走马观花地出来,直接去往游客比较少、更加原始状态的塘栖古镇。

在塘栖,透过那些古老的商铺和民居,可以溯时光而上,回到商业发达、鸡鸣狗吠、安居乐业的岁月,而那些有着强烈时代特点的标语,让人觉得历史与人性的荒诞。我们沿着古老的大运河徜徉。说是古老,是因为这段运河是京杭大运河最初的源头,是最早的那一段,而现在水很少,只是保留了河的形态,失去了运河的运输功能。岸边亭廊相连,坐在背对河的美人靠上,扭头,就可以看到舟楫盈河,往来穿梭,沉重的货物让船舷贴着吃水线。如今,商铺林立,甚至肯德基醒目地位列其中,招徕着南来北往的游客。

其实,我更喜欢看当地居民平日的生活。

河上,有一座古老的石拱桥,这就是著名的广济桥。这座桥南北向横跨于京杭大运河上,如长虹卧波。它是古运河上仅存的一座七孔石拱桥,也是大运河上保存至今规模最大的薄墩联拱石桥,始建于唐代宝历年间,明朝时复建,桥水平全长78.7米。抬步上桥,一脚踏上的是一千多年前从某个深山挖出的石头,带着几亿年的记忆。如今,石头已经风化,桥面已经不再光滑。一千多年来,有多少人的多少双脚从桥上走过?桥还记得吗?桥下两个雕刻精美的蚣蝮,依然栩栩如生。

美食一条街上人潮涌动。看来,少有人能抗拒美食的诱惑。我们买几个青团,几个鲜肉粽子、几个粢毛肉圆,穿过熙熙攘攘的游客,开始打道回府。

十年过去了,有些记忆开始变得模糊,更何况我们是那样的走马观花呢?如今,我又要去杭州了,不知道这一次,会在杭州遇到哪些美景美食。

期待中……

作者近期作品:

小堇||关于春天的小故事之美味的野菜

小堇||关于春天的小故事之口罩期间的拈花惹草

小堇||与这场大风相匹敌的还有一场大风

小堇||关于春天的小故事

小堇||“不想上班”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比AI情绪化




作者简介:小堇,原名李晶。聊城一中语文教师,山东省作协会员。希望用温暖的文字温暖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