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夏:![]() 中国古代的第一个朝代。其统治时间约从公元前23或前22世纪(一说公元前2l世纪)至公元前17世纪,近五百年左右。夏代的世系,从夏禹建国到夏桀被商汤所灭,共传十四世,十七王。 2、商:![]() 中国历史上继夏之后存在时间较长的一个王朝。从公元前17世纪商汤灭夏后建立国家,至公元前14世纪中叶盘庚迁都殷,及公元前11世纪商王纣被周武王同西南各族攻灭,共传十七世,三十一王,历时六百年左右。 3、西周:![]() 约始于公元前11世纪时周武王伐纣灭商,终于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覆亡的中国统一王朝。由于周王居于西方的都城宗周,故称西周。 4、春秋:![]()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到公元前476年(《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为前477年,《史记·周本纪》为前478年)周敬王卒的中国历史时期,因鲁史《春秋》记录了这一阶段的历史而得名。由于周的东迁,前人也称这时期为东周。 5、战国:![]() 公元前475年到前221年秦统一以前的中国历史时期。这一时期各国混战不休,故前人称之为战国。但前人也把春秋、战国合称东周,还有称战国为列国或六国者。战国始于何年,过去有不同的划分法。《史记》的《六国表》定在周元王元年(前475),而《资治通鉴》则以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作为战国开端。前403年似失之稍晚,故现在已很少有人采用这一划分标准。 6、秦:![]() 由战国后期一个诸侯王国发展起来的统一大国,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统一王朝(前221~前207)。秦始皇继历代秦王蚕食诸侯之后,完成了统一六国的事业,实现了从分封制到郡县制的转变。秦朝急政暴虐,导致速亡。由于过去的割据局面所造成的社会影响,反秦过程中重新出现了分裂的倾向。在接踵而来的争夺统治权的楚汉之战(前207~前202)中,汉胜楚败,使分裂形势受到控制,统一国家得以恢复。 7、汉:![]() 汉(公元前202~公元220)是继秦朝而出现的统一王朝,包括西汉和东汉(也称前汉和后汉),分别建都于长安和洛(雒)阳。在两汉之际,还有王莽、刘玄两个短暂的统治时期。它们的年代分别如下: 西汉:前202~公元8年, 王莽:公元8~23年在位, 刘玄:公元23~25年在位, 东汉:公元25~220年。 汉高祖刘邦建立的西汉王朝,各种制度基本上沿袭秦朝而有所增益,但在施政方面则以秦朝速亡为鉴,力求在稳定中求发展。文景之治以后出现的汉武帝刘彻,以其雄才大略巩固并发展了秦始皇创立的统一事业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他统治的半个世纪,是西汉王朝的鼎盛时期。武帝以后,西汉经济继续有所上升,但国力逐渐衰落,社会矛盾激化。王莽代汉未能缓和矛盾,终于爆发赤眉、绿林起义。 汉光武帝刘秀鉴于西汉以篡夺而亡,企图进一步加强专制皇权,剥夺相权。但是世袭的皇位制度不能保证每代皇帝都有能力实现皇权。封建田庄经济的发展,豪强地主势力的扩张,滋长着分裂因素。外戚、宦官贪立并挟持幼帝,迭相执政,使皇权旁落,矛盾重重,统治日趋腐朽。遍及许多州郡的黄巾起义瓦解了东汉王朝。公元189年东汉政权被权臣逼迫,迁离洛阳,从此至公元220年,东汉正朔虽存,但历史已进入三国时期。 8、三国:![]() 继东汉而出现的时代称号,由于魏、蜀、吴三个国家鼎立而得名。三国始于220年魏国代汉,终于265年晋国代魏。但史家往往以190年董卓挟汉献帝离开洛阳为三国上限,以280年晋灭吴为三国下限。 9、十六国:![]() 4至5世纪上半叶中国北部民族割据并开始走向民族融合的时代。 十六国与五胡两汉以至魏晋,为了便于控制,也为了补充兵源和劳动人手,朝廷经常通过强制和招引,使边远地区的少数族人相继内迁。西晋时,西自今青海、甘肃,东经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北以至辽宁,南到河南都有少数族人与汉人错居杂处。其中除辽河流域的鲜卑和青海、甘肃的氏、羌外,大都由原住地迁来。早在晋初,由于晋政权和地主豪强的压迫和剥削,也由于少数族的权贵谋求恢复他们在本族中已失去的权位和满足他们的掠夺贪欲以民族形式组织起来的暴动甚至战争已不断发生。 到惠帝时(290~306)皇室间的夺权斗争由宫廷扩散到地方,混战使人民饱受痛苦,也削弱了晋政权的统治力量。惠帝晚年,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一齐激化,西晋皇朝崩溃。从304年巴賨李雄和匈奴刘渊分别建立政权开始到439年魏灭北凉止,一百三十六年间在中国北部和四川先后建立了习惯上称之为十六国。 10、晋:![]() 3世纪60年代至5世纪20年代以汉族为主体的封建王朝。魏威熙二年(265)十二月,晋王司马炎(即晋武帝司马炎)夺取政权,建立晋朝,先都洛阳,后迁长安,历四帝。建兴四年(316)为匈奴刘氏所灭,史称西晋。建武元年(317)琅邪王司马睿(即晋元帝司马睿)在江南即晋王位,都于建康,历十一帝。元熙二年(420),为刘裕所灭,史称东晋。 11、隋:![]() 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统一王朝,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历文帝杨坚、炀帝杨广、恭帝杨侑,凡三帝,共三十八年。文帝年号二:开皇(581~600)、仁寿(601~604);炀帝年号一:大业(605~618);恭帝年号一:义宁(617~618)。大业五年(609)时的隋朝疆域,东、南皆至海,西至且末,北至五原。以西京长安、东京洛阳为中心,下统郡(州)一百九十,县一千二百五十五。有户八百九十万七千五百三十六,人口四千六百零一万九千九百五十六。 12、唐:![]()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朝代之一。在经济、政治、文化和中外交流等方面中国在唐代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李唐王朝历高祖、太宗、高宗、中宗、睿宗、玄宗、肃宗、代宗、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宜宗、懿宗、僖宗、昭宗及哀帝共二十帝,中间在中宗、睿宗之际曾出现过短暂的武周政权。据开元二十八年(740)户部统计,全国共有三百二十八个郡、府,一千五百七十三个县。唐朝的疆域东至安东,西迄安西,北起单于府,南止日南;都西京长安(今陕西西安),以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为东都,通称“二京”。 13、辽:![]() 辽朝是契丹族在中国北方地区建立的一个王朝。916年辽太祖耶律亿(阿保机)在今内蒙古西拉木伦河流域建契丹国,947年建国号辽。983年曾改号大契丹国,1066年以后,复号大辽。习惯上自916年契丹建国至1125年为女真所灭,统称为辽朝。辽亡后,耶律大石西迁到中亚楚河流域,重建辽国,史称西辽。1211年,乃蛮部屈出律篡位,1218年为蒙古所灭。 14、金:![]() 女真族建立的王朝。1115年金太祖完颜旻在今黑龙江省阿城南建国。金太宗完颜晟时在此建立都城,称会宁府,1153年金海陵王完颜亮迁都燕京(今北京)。1161年定为中都。1214年金宣宗为蒙古所逼,迁都汴京(今河南开封)。1232年蒙古军围汴京,金哀宗逃迁蔡州(今河南汝南)。1234年蒙古与南宋联军灭金。金自太祖至末帝,传十帝,凡一百二十年。 15、宋:![]() 10世纪60年代到13世纪70年代建立的以汉族为主体的封建王朝。960年在开封建国,1127年政权南迁后建都临安(今浙江杭州),1279年被元朝灭亡。习惯上称1127年前的宋朝为北宋,1127年后的宋朝为南宋。 16、元:![]() 中国历史上蒙古族统治者建立的统一王朝。1206年,成吉思汗建国于漠北,号大蒙古国;1235年,窝阔台建哈刺和林城(即和林)为国都。通过不断的征服战争,大蒙古国统治了亚洲和欧洲广大地区。按台山(今阿尔泰山)以西的术赤、察合台、窝阔台封地以及旭烈兀西征后据有的波斯之地(见伊利汗国),先后成为名义上是大汗藩属实际上拥有独立地位的汗国。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即位,遵用汉法,改革旧制;以开平为上都,燕京(今北京)为中都,将政治中心南移。1271年,取《易经》“大哉乾元”。之义,改国号为大元;次年,升中都为大都。1276年,灭南宋。又传九代,至1368年,明军攻人大都,元顺帝妥欢贴睦尔退出中原。其继承者据有漠北,仍用元国号,史称北元。明初官修《元史》,自成吉思汗建国迄元顺帝出亡(1206~1368),通称元朝。 17、明:![]() 中国历史上继元之后的统一王朝。1368年,朱元璋推翻元朝统治,在应天(今南京)称帝,国号明。永乐十九年(1421),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疆域最广时,东北抵日本海、鄂霍次克海、兀的河(今乌第河)流域,西北到新疆哈密,西南包有今西藏、云南,东南到海并及于海外诸岛。朱明王朝传十二代,历太祖、惠帝、成祖、仁宗、宣宗、英宗、景帝、宪宗、孝宗、武宗、世宗穆宗、神宗、光宗、熹宗、思宗共十六帝,统治二百七十七年。崇祯初年,陕北爆发农民起义,不久发展成为全国规模的农民战争。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起义军攻人北京,明思宗朱由检自杀,明朝灭亡。明亡后,其残余力量曾在南方建立弘光等政权,史称南明。 18、清:![]()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由满族统治者建立。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努尔哈赤(即清太祖努尔哈赤)称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年号“天命”,建都于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后迁都盛京(今沈阳)。明崇祯九年(1636)其子皇太极(即清太宗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1644年明朝覆亡,清军人关,迁都北京,经过长期战争,确立了对全国的统治。到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农业生产得到全面恢复和进一步发展,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国力鼎盛。乾隆以后,内外矛盾激化,反清起义频繁。 道光二十年(1840)爆发了鸦片战争,外国资本主义武装人侵中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此,中国从独立的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朝晚期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极为尖锐,帝国主义横行,战乱不断,经济凋敝,民不聊生,政府日益衰落腐败。但中国社会也生长起新的经济和新的阶级,西方的科学文化得到了传播。中国人民为了挽救危亡,进行了反帝反封建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直至宣统三年(1911)发生了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翌年清帝被迫逊位。 从顺治元年(1644)清朝人关至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清帝退位,清朝对全国统治二百六十八年。人关以前有两个皇帝,即清太祖(年号天命)和清太宗(年号天聪、崇德);入关以后有十个皇帝,年号为: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 |
|
来自: 昵称48503472 > 《深邃思想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