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这篇文章,讲的是一位30岁临床护士的故事。 应主人公要求,匿名处理。 ----- 01 我身边的人都不理解,为什么我一个普通医院里的护士,下班之后能这么忙。 我拿最近工作上要做的事情,给大家举例: 1. 护士节的一个讲课比赛 2. 在职研究生,开题还没什么思路,还在读文献 3. 明年还有职称晋升,需要文章 4. 前两天领导还跟我说,让我搞一个科普作品,我还没弄明白是什么回事 5. 跟着我的实习生,还要我给他看毕业论文 6. 对了,还有一个质量改进成果想写成文章,但也不知道如何下手 我老公经常说,我下班之后看就像个女程序员,每天都对着电脑屏幕敲敲敲。 虽然是开玩笑,但也确实是很真实的描述了我的下班生活。 02 去年一年,我整个人都特别焦虑。 一方面是因为工作量确实很大,好像没有什么能放松下来的时刻。 别人休息日都可以去晒太阳,躺草坪,一家人出去玩,但我好像从来都没有这种生活。 最多是带着电脑,到咖啡馆继续做课件,读文献。 我也不知道自己在忙什么,但好像一个任务接着一个任务,一天天就这么过去了。 另一方面,可能就是30岁的中年危机吧。 总觉得自己30岁了,但还碌碌无为,什么成绩都没有。 但后来我自己想了想,可能这个“30岁危机”,是社会和外界价值观加给我的,而我因为在这个环境里,以及从小受到这样的教育,才会被无意识裹挟。 “三十而立”,立的不应该是财富或者事业,立住的应该是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成熟的价值观。 去年我压力大的时候,经常失眠,掉头发。 慌里慌张的给自己买了很多补剂,可能就是心理上给自己一个安慰吧。 03 今年,我开始有意识的去掌控自己的生活。 我开始学会问自己: 当下对我来说,什么最重要。 太远的事情,就先不去担忧。毕竟担忧,只能徒增焦虑。 我把自己大脑里的事情,全部都写下来,只关注这个月,这个周,我要做的事情。 后来我看到一句话: “只关心未来2年,8公里以内的事。” 真有道理。 大环境的吐槽,悲观的预测,太远的未来,这些都不是我能掌控的范围。 我现在能做的事,才是我的力所能及。 04 我给自己定了一个规矩: 睡觉前30分钟,不管今天再忙,也不处理工作,要做一些自己的事情。 这些都是我在这30分钟里,做过的事: · 去楼下便利店买一包方便面,回来再加点青菜和一个荷包蛋。打开追一集电视剧。 · 一边敷面膜,一边读书。 · 和朋友打电话。 · 到河边夜跑,然后在回来的路上,被地铁口的烤肠摊困住,偷偷吃一根烤肠。 · 瑜伽垫上,练习呼吸 虽然只有30分钟的自我时间,但我发现,我整个人都不一样了。 我开始体验到了幸福感,也觉得自己能掌控自己的生活了。 这30分钟,对我的工作也没有任何影响,反而让我觉得自己更有能力,可以去关注和做好眼前的事情,更加投入。 05 在30岁的这一年,我好像突然明白了一点点生活和工作的意义。 不再像原来一样,被外界牵着走。 我开始知道自己要什么,要为什么事情努力。 我甚至开始有点喜欢上了我现在的工作,开始学会和病人们微笑,对他们说“早上好”。 当他们回我说“早上好,你来上班了”的时候,我觉得这一天都变得快乐起来。 这可能就是我的三十而立,感谢自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