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跟随她的第二部长片,直击现代女性的生育痛苦和情感挣扎

 导筒directube 2025-04-20 发布于北京

图片

在近期举办的“新镜香港 城市回响”2025港影新锐系列观影及交流活动中,入围香港金像奖的家庭伦理剧情片《虎毒不》在北京进行展映,本片直观呈现并重新思考了女性的生育处境。

本片也入围第4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等多项奖项,展现出强烈的本土气息和深刻的人文关怀。本片近期也在香港国际电影节展映当中。

第4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提名名单

《虎毒不》聚焦女性在生育与家庭生活中的现实困境,细腻呈现现代都市女性的生存处境与情感挣扎。

2021年3月,《虎毒不》曾获得第十九届香港亚洲电影投资会HAF剧情片大奖。 2024年,本片则获得第二十二届香港亚洲电影投资会(HAF)制作中项目(WIP)大奖,并在同年的釜山国际电影节和东京国际电影节展映。

2024年,本片则获得第二十二届香港亚洲电影投资会(HAF)制作中项目(WIP)大奖

本期导筒带来电影《虎毒不》导演陈小娟的专访,一起了解这部港产新作的创作背景、现实议题、人物塑造及导演个人表达。

专访正文 

 🔹 第一部分:创作背景与灵感

1. 关于故事源起

导筒:这部电影的故事灵感来自哪里?是否有个人经历或现实事件作为参考?

陈小娟:有两个方向,首先是作为母亲的个人身份的转变,照顾小孩中有很多不容易的地方,有很多情绪和不能预料到的地方,以前会以一个批判的角度去看待新闻里的失职母亲:母亲抑郁,带着小孩一起去死。但在自己成为一个母亲后,有了新的思考。感同身受育儿过程中崩溃的瞬间,极端想法产生的瞬间。作为母亲所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不是看几本育儿书,听几场讲座就可以填补的。

其次是社会对母亲有着很高的要求,但对母亲的关注是缺失的,相关影视作品也是缺失的。母亲的产后抑郁,大众对母亲的高期待,父亲的丧偶式教育所酿造的社会悲剧都是这部电影产生的原因。

图片

导筒:电影片名《虎毒不》的寓意是什么?你如何理解“虎毒不食子”这句俗语在影片中的反转?

陈小娟:产后抑郁的母亲,带着小孩一起自杀,这种新闻标题里经常写着“虎毒不食子”的批判。我想把它转化成一个问题:是什么促使了这场悲剧的发生。同时,我在结尾也有意的留白。

happy ending,就好像在安慰观众,“没关系大家都可以撑过去”。我不想不痛不痒的粉饰太平。而太过直白的悲剧,就好像死亡是唯一的出口,我不希望给此时此刻正在经历这种痛苦的观众传达这种信息。这个责任太大了。结尾的开放式结局,希望能给观众带来不同的思考。

导筒:电影中展现了两代母亲的形象,您觉得以前的目前和现在的母亲,有什么困境的不同?

陈小娟:以前的女性没有选择的空间,生活的压力,传统观念的影响,结婚生子与个人价值深度绑定,在这种环境下,工作与教育都是缺失的,女性只能在成为母亲的既定命运里蹉跎困囿一生。

而现代的女性,可以拥有教育和梦想,但依然要承担生育的痛苦,以及生育期间,事业停滞的损失,比如错过晋升的机会。生育和结婚的代价,对女性来说太大了。相较于之前,选择变多了,但作为妈妈,在家庭和个人追求之间的平衡依旧很难,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自我燃烧。同时,社会对母亲的要求也变高了,养育一个小孩所需投放的时间金钱精力,都比之前高很多。

2. 创作动机

导筒:你一直以来的创作都与家庭、女性和社会现实议题有关,这部电影是如何延续或突破你以往风格的?

陈小娟:和《沦落人》在情感表达上有所不同,但风格上还是相似的。生活化,没有很具体的剧情发展,而是侧重生活中小细节的刻画。

我本人的创作也是分为两类,一类很悲情,比如 《儿女》,宗教和性别议题的讨论。另一类,很温情。之后的创作也会在这两种表达上游走。

🔹 第二部分:角色与演员

3. 关于主要角色塑造

导筒:影片中的母子关系复杂而隐忍,你如何刻画母亲这一角色的心理层次?

陈小娟:在心理层面,有自我的投射,倔强的性格会想让她反抗,但她始终是温柔的。不去表达宣泄自己的痛苦,不敢向外界求救,隐忍不发,将感受深埋心底,这也是她走向悲剧的原因。

导筒:你如何理解影片中的“母性”与“个体自由”的冲突?

陈小娟:我想在这个电影中呈现一个女人作为独立存在的个体和作为一个母亲之间的复杂性。刨去男女性别之外的,她可以对工作热忱追求,对未来发展想象,而社会,又在不断提醒她是一个母亲。最后只能在这种矛盾中不断挣扎。

4. 演员选择与表演指导

导筒:影片中的演员表现都极具张力,你在选角时最看重什么?

陈小娟:演员演出的感染力,能否及时调整,能否呈现出不同哭戏间的层次和情绪,精准的传递出每场戏心痛的不同原因。

还需要强大的同理心。即使演员本人不是一个妈妈,但通过对真实母亲的观察,能否捕捉和代入真实困境。

导筒:在拍摄过程中,你如何与演员沟通,去引导他们进入这种沉重的情绪?

陈小娟:首先演员自己的理解能力很高,不太需要我的深入引导。但某些时候,我会给她从背景去分析角色的心路历程,情感上的挣扎,帮助她去理解。

香港电影金像奖评《虎毒不》主演谈善言:谈善言在《虎毒不》中饰演一个新手妈妈,特意增磅以求外形更似产后妇女。她在戏中的角色,对内要照顾初生幼婴及家庭矛盾,对外要面对工作及被辞退的压力,由一开始的坚强性格到最后的精神崩溃,展现了在职母亲在社会上承受的重担。
图片
图片

🔹 第三部分:影像风格与叙事手法

导筒:关于视觉风格·电影的影像语言非常克制,色调和光影运用也非常讲究,这背后有哪些考量?

陈小娟:有现实上的考量,电影本身题材小众,很不讨好观众,所以尽可能的提高观赏度。

其次,想要有一个故事和美学的碰撞——世界美好光鲜,却与在生活里挣扎抑郁的女主无关。进而达到讽刺,凸显生活的灰暗遮住了女主对美好世界的感受,显现世界对女主的残忍。

6.叙事节奏与情绪表达

导筒:影片整体的叙事节奏偏沉稳,情感的积累很细腻,你是如何设计这些情绪推进的?

想要表现“一根根稻草压垮骆驼”的过程。通过很日常很生活的细节里的设计,避免强烈的戏剧场面,表现生活慢慢蚕食掉人物。

导筒:我在观看时感觉咱们这部影片的声音部分做的非常用心,无论是夜间婴儿的啼哭还是面包店嘈杂的工作环境都充满细节。仿佛和主人公同处于一样的场域,请问下导演在声画匹配和传递角色情绪使用了什么独特手法?

陈小娟:起点是真实,我自己也是经历了育儿的痛苦,所以真实是一定不可缺少的元素。通过“幻听”来呈现女主无法逃脱“母亲”身份的禁锢,即使没有保姆没有宝宝,育儿过程的痛苦和声音依旧如有似无,缠绕在耳边,以此代入母亲的烦躁。

🔹 第四部分:现实议题与社会共鸣

7.关于电影的社会现实映射

导筒:电影探讨了家庭关系、母子羁绊以及社会压抑等议题,你认为这个故事在当下社会具有哪些现实意义?

陈小娟:初衷是希望通过影片给观众带来反思。也有很多观众,甚至是父亲反馈,有开始思考。这可能只是一阵热潮,对现实的实际改变很微小,但至少填补了香港对于此类影片的空白,可以鼓励到其他导演投入到此类的创作,进而能够在电影创作中延伸到更多深入问题的讨论。

8.观众共鸣

导筒:本片已经参加了海内外多场放映,你收到的最触动你的观众反馈是什么?

陈小娟:第一次是在釜山,放映晚后,有一个中年的韩国妈妈说:“谢谢你拍了这个电影,那个时候,看到自己的孩子,有想把枕头压下去的冲动”。但她现在撑过来了,带着她十几岁的高大的儿子来看这部电影。

还有前阵子在迪拜,有个在这定居的香港观众哭着说,很感动这些痛苦的经历、感受被看到,被拍出来。

还有一个父亲在看完影片后,给妻子发了很长的道歉信。还想要做男士专场观影,让“爸爸”都来看。

很多人可能不能感同身受,但欣慰的是可以安慰到一部分人。

🔹 第五部分:创作经历与未来计划

9.创作挑战

导筒:这部电影在创作过程中,遇到过最困难的部分是什么?你是如何克服的?

陈小娟:创作的平衡——想说、想讨论的很多,但取舍很难。尤其是在性别议题和家庭分工的讨论挣扎了很久。还有产后抑郁形成的原因,因为不能简单归因为孕后。痛苦堆积散步的地方,怎么拍出来,怎么取舍,很难。还要考虑观众的感受,我想让观众拥有沉浸式的体验,但又不能让观众排斥这部影片。我直到现在也是忐忑的,通过上映后观众的反馈,以后会在创作中有一个调整。

导筒:对母亲角色的创作,有什么取舍?

陈小娟:剧本写了一遍又一遍,反复调整。有一些金句,太广东了,拍出来一定很精彩,但怕偏离影片讨论的核心,最后还是拿掉了。我一直在剧本外反复抽离,告诉自己,不能太贪心。

导筒:实际拍摄内容在影片最后剪辑中的占比,以及剪辑结构和剧本相差大吗?

陈小娟:整个结构是没有改变的。实际拍摄的内容只有两场没有用到,因为所表达的东西和其他场次有重合。

导筒:观众了解您大部分都是通过前作《沦落人》,和前作相比这部电影对你个人而言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陈小娟:首先是工作生涯的回归宣告:我虽然结婚生子,是一个妈妈,但我仍然是一个导演,一个创作者。

另外通过这个和以往相差很大的作品,向观众、投资人展现自己更多的可能性,展现自己对严肃现实题材的驾驭能力。

但起点还是因为自己享受这个创作过程。

导筒:未来规划·未来是否还会继续创作现实题材?有没有特别想尝试的新类型?

陈小娟:都有可能。我现在也有在创作不同内容。但还是看那个项目先找到资金,以及“一定要拍出来”的热忱。

很想拍武侠片,虽然香港已经很少人拍了,拍摄成本太贵了。小时候会看很多金庸的武侠片,虽然里面的价值观可能和现在不太一样了,但还是很想拍女侠。

图片

导筒:你对华语电影市场,尤其是年轻的独立电影的创作者们,有什么期待和建议?

陈小娟:希望大家百花齐放,拍一些不一样的,碰撞出更多特别的东西。最近真的很不容易,但还是希望大家都能坚持下来。

图片

《虎毒不》导演陈小娟、演员谈善言、卢镇业在香港国际电影节

导筒:🎤 结语·请导演用一句话推荐《虎毒不》,告诉观众为什么值得一看

陈小娟:《虎毒不》是一部为了想要成为和不成为妈妈的女人拍的戏,但也是一部希望想要成为和不成为爸爸的男观众都能进场来看的电影。

采访:郭沛建

编辑:谢婷

图片

中岛哲也专访|新片《忏悔》让我等了20年,合作满岛光,黑木华很愉快

第78届戛纳电影节片单公布,华语独苗《风林火山》入围午夜展映单元


▲▲▲

创作不易,感谢支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