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人教育智慧要诀 只有摆脱对父母的依赖,拥有智慧又能维持生计的人,他以后的人生才会走对路。 “狠”下心来,告诉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独生子也不例外。没有人可以让你依赖!”如果你继续溺爱孩子,那他以后能否自立就会成为大问题,也更不要奢望他会记得父母的爱。 一个已经上高中的学生,还要他的妈妈为他去拉抽水马桶,不是不会拉,而是每次都懒得动手。后来,他去了美国。他从那里回信说,由于妈妈多管“闲事”,几乎毁了他的前程。 一位已经上了大学的女孩子,喜欢吃鱼,但不喜欢摘刺。据说她妈妈喜欢摘刺,而不喜欢吃鱼。于是母女多年来就成了理想的“搭档”。后来,她到了一个盛产鱼的国度。她从那里回信说,正是妈妈的“喜欢”帮助,几乎剥夺了她维生的“技术”。 像这样在溺爱的环境中长大,没有任何自理和自立能力的孩子,在成年之后,会遇到很多本该在青少年时遇到的问题,但适应能力又不如青少年时期好。有鉴于此,犹太家教育中就在孩子年幼时做好了预防工作。 有一个4岁的犹太儿童在弯腰费力地系皮鞋带时,别人想去帮助他,他拒绝了。这个孩子问:“你知道我多大了吗?”“不知道,但我想你还小。”这个孩子回答说:“我已经不小了,已经4岁了。”意思是他已经长大了,系鞋带这类事不需要别人帮助。 从犹太孩子懂事的时候开始,父母就告诉他们:自己的事情一定要亲自去做,没有人可以让你依赖。犹太父母还经常会给孩子讲这个故事: 有一个商人有两个儿子。父亲宠爱大儿子,想把自己的全部财产都留给他。但是母亲很可怜小儿子,她请求丈夫先不要宣布分财产的事。商人听从了妻子的劝告,暂时没有宣布分财产的决定。 有一天,母亲坐在窗前哭泣,一位过路人看见了,就走上前来,问她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她说:“我怎么能不伤心呢?我很疼爱两个儿子,可是我的丈夫却想把全部财产留给大儿子,小儿子什么也得不到。我请求丈夫先不要向儿子们宣布他的决定,但是我到现在也没有想出更好的办法。”过路人说:“这个问题很容易解决。你只管让丈夫向两个儿子宣布,大儿子将得到全部财产,小儿子什么也得不到。以后他们将各得其所。’ 小儿子一听说自己什么也得不到,就离开家到耶路撒冷谋生去了。他在那里学会了许多手艺,增长了知识。大儿子一直依赖父亲生活,父亲去世后,大儿子什么都不会干,最后把自己所有的财产都花光了。小儿子在外面学会了挣钱的本事,变成了富翁。 犹太父母通过这个故事告诉孩子:只有摆脱对父母的依赖,拥有智慧又能维持生计的人,他以后的人生才会走对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