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口述临沧(四)丨老行署印记

 洛木书屋 2025-04-20 发布于云南
口述临沧
图片
图片

今天的临沧老行署,作为临沧的一个历史印记,已经成为市民朋友们的网红“打卡地”。

图片

图片

临沧专员公署旧址

临沧老行署最早修建于1959年,这里曾经是临沧的最高行政机关驻地,一直到2010年,临沧市人民政府才搬离这里。

老行署最老的一栋楼房,有苏联式建筑的风格,整体为3层砖木结构,灰砖、灰瓦、黄墙,门头上边镶嵌鲜艳的红五星,瓦屋面呈“人”字型,从天空俯瞰,楼房造型接近汉字偏旁——“宝盖头”,主楼周边还有南北楼和西楼,而东楼已经被拆除。

——老行署见证了临沧人70多年的奋斗。

图片

临沧专员公署旧址

在近代,临沧不叫“临沧”,而叫“缅宁”,直到1954年才开始叫“临沧”。

1952年10月,政务院批准成立缅宁专区,专员公署最早设在东大街邱原明家老院内。经过几次变迁,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临沧专员公署才搬到现在的老行署办公。

老行署就像一位无声的老人,他见证了临沧人告别饥寒交迫,告别土匪猖獗,告别瘴气瘟疫,告别与世隔绝,见证了临沧人一步步过上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老行署见证了临沧城脱胎换骨的蝶变。

图片

缅宁古城永北门(清乾隆三十三年  公元1768年)

图片

勐永大坟坝墓地石像生(清代)

图片

老行署文物展览馆

现在的老行署旧址,有一个文物展览馆,馆内再现了缅宁古城的“永北门”。据传,临沧古城遗址最早可追溯到唐朝。志书记载:明朝时,临沧古城还以木栅栏围城。1750年修筑临沧土城,城中心位于今天的临翔区人民路、西大街交汇处。其中:东门初叫“景运门”,后来又叫“仪凤楼”,大致地点在今天的临翔区西大街农贸市场(原临沧县文化馆)一带;西门叫“维西门”,地点大致在今天的西大街旁西门公园大门一带;南门叫“镇南门”,大致地点在今天的十三号路头原八一宾馆一带;北门叫“永北门”,大致地点在今天的五号路临翔区中心幼儿园一带。但古城并不包括圈掌街、头塘街、肖祠街。

根据记载,直到民国时期,临沧古城的周长也只有3里3分,大约1.6公里。那时,城内、城外到处都是土基茅草房,砖瓦房很少,房屋又低又矮。

图片

临沧城

经过短短70多年的发展变迁,现在的临沧城,到处都是高楼大厦,随处可见宽广美丽的街道、公园、小区,临沧城的发展变化远远超过十万八千里。


来 源:临沧市融媒体中心  中共临沧市委党史研究室   临沧市社科联

编 辑:杨 雁

 核:杨晶晶

 审: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