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曾昭安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一一太监。他们游离于正常的男性与女性身份之间,是封建王朝宫廷制度下的特殊产物。而我国最后一位太监孙耀庭,他的一生犹如一面镜子,映照出那个时代的沧桑巨变。 ![]() 孙耀庭1902年出生于天津市静海县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家里兄弟姐妹众多,父母辛勤劳作,累死累活,也仅能勉强维持生计,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还经常捉襟见肘。 村里有个恶霸,常常欺负孙家人。孙耀庭的父亲曾试图反抗,结果被打得遍体鳞伤,还被关了好几天,受尽了折磨。 年幼的孙耀庭看在眼里,恨在心里。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出人头地,不再让家人受欺负。 可孙耀庭想来想去,也没想出个能使自己出人头地的办法。后来,家人想到了将他送进皇宫当太监这一“出路”。据相关资料记载,当时像孙耀庭这样因为家境贫困而被迫走上这条路的男孩子并不在少数。在封建王朝的晚期,社会贫富差距极大,底层人民为了生存往往会做出一些无奈之举。 于是,8岁那年,孙耀庭被“净身”,准备进宫当太监。 然而,那时的晚清政权已摇摇欲坠,许多太监和宫女被赶出了皇宫。 孙耀庭的努力眼看就要白费,但他没有放弃。16岁那年,他托人帮忙,终于如愿以偿地进了宫。 初入宫时,孙耀庭小心翼翼,做事勤快,对人恭敬有加,很快得到了几位妃嫔的赏识,先后在她们的宫中当差。 ![]() 可是,尽管他尽心尽力,那些皇亲贵族却从未真正把他放在眼里。在她们看来,太监不过是低贱的下人,连尊严都不配拥有。 有一次,孙耀庭在皇后婉容的宫中当差。婉容突然命令他伺候自己沐浴。孙耀庭心中忐忑,但又不敢违抗主子的命令,只好诚惶诚恐地过去。 当婉容解开衣衫时,孙耀庭连忙低下头,找了个借口匆匆退了出去。 婉容见状,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嘲笑他:“明明不是真正的男人,还害羞什么?” 婉容这句话像一把尖刀,深深刺进了孙耀庭的心里。尽管如此,孙耀庭并没有怨天尤人。他知道,这就是他的命运。在那个特殊的时代,他别无选择,只能默默承受…… 孙耀庭净身的时候,忍受了巨大的痛苦。这一过程不仅是身体上的创伤,更是对他精神上的一种折磨。然而,命运总是充满了戏剧性。当他净身完成,好不容易进入皇宫后,却发现辛亥革命已经成功,封建王朝即将覆灭。他本以为进了皇宫就可以开始新的生活,却未曾想到时代的浪潮已经将他的梦想冲击得支离破碎。 进入皇宫后的孙耀庭,目睹了宫廷中的种种奢华与腐朽,也看到了皇宫中人的钩心斗角、等级森严。他伺候过末代皇帝溥仪和婉容等皇室成员。在他的回忆中,皇宫的生活虽然看似光鲜亮丽、令人羡慕,但背后却隐藏着无数的心酸和无奈。例如,他讲述皇后婉容的生活时,提到婉容虽然有着尊贵的地位,但却在深宫中饱受压抑,精神状态逐渐失常。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封建宫廷制度对人性的压抑。 ![]() 随着溥仪被赶出皇宫,孙耀庭也结束了他的宫廷生涯。他走出皇宫后,面临着新的挑战。他要重新适应社会,融入普通人的生活。这对于他来说,就像是从一个与世隔绝的世界突然被抛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他没有一技之长,起初只能依靠以前在皇宫里学到的一些小技能勉强维持生计。后来他在官方的帮助下,找到了一份寺庙的宗教管理工作,才过上了平淡安稳有尊严的生活。 孙耀庭的一生是悲剧性的一生。他是封建王朝的牺牲品,他的命运被时代所左右。他的经历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封建制度的腐朽与黑暗、残酷与不合理。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时代的终结,也看到了社会进步的必然。 【作者简介】曾昭安,湖南省洞口县文旅广体局退休干部,文学、文史爱好者,码字笔耕近半个世纪,小有成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