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兴化四牌楼是兴化著名的旅游景点和文化地标,它在明代称“四攒坊”,清代以后叫“四牌楼”,修建于明代中期的1559年至1591年之间,为兴化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四百多年的时间里,四牌楼曾两次被毁。第一次是在明嘉靖元年(1796年),后于清嘉庆三年(1853年)重建;第二次被毁是在1966年“文化大革命”破“四旧”中,主体建筑被拆除,大部分匾额被肢解。现在的四牌楼是1990年重修的。 以前见到的牌楼都似“门”,而这座四牌楼倒像是“亭”,两层重檐,八角飞翘,四柱四门,四向皆通。 ![]() ![]() ![]() ![]() ![]() ![]() ![]() 据史料记载,八字桥始建于明成化二年(1466 年),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 年),兴化知县陈宇对八字桥进行大修,并增建了凌霄亭、节孝坊等。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 年)和清嘉庆年间也都对其进行过修建。历史上的八字桥占据着兴化城中心水陆交通枢纽的地位,它连通着商业最为繁荣的东城内东大街及北城内北大街,又是东市河上由南往北的第一架桥梁,且与舟楫往来的南市河相距甚近。 ![]() ![]() ![]() ![]() 图片拍摄于2025年4月4日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