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实故事||韩先生,别惦记我了,我其实没有很想你。

 猪小浅 2025-04-21 发布于上海

一个写真  实  故  事的公众号

/ 每 天 8:40 与 你 相 约 /

真实故事推荐:男友比我大11岁,我耍了点伎俩才追到他,一切挺好,直到他接到一个电话。

跟着我看今天的故事


01

韩月记得那是叔婆的葬礼。

正是新年假期,她从长沙回到家,老韩拉住韩月问,你给我预约挂号了吗?

还没有,过几天我带你去。

老韩焦虑地说,我昨晚已经咳出血了,你还要这样拖着吗?

韩月嘟着嘴说,知道了,好不容易放个假,你也不让我歇一天。

老韩张了张嘴,没出声,把想说的话又咽了回去。

其实也不是韩月冷漠,而是这两年,老韩常常疑神疑鬼,小题大做,把她烦怕了。

有一段时间,老韩天天说头疼,结果带着他连CT都做了,什么都没有,连高血压都不是。

后来韩月悄悄让医生给他开了一些营养药,权当安慰剂。老韩吃过之后,说是效果特别好。

韩月也是无语。

去年,老韩突然说自己便血了,非要让韩月在长沙的大医院挂号看肠胃。可医生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内痔。

韩月说,爸,你都这么大人了,肚子疼还是屁股疼也分不出来吗?

老韩说,我现在啊,不是这儿就是那儿疼,你是学医的都不知道,我能知道吗?

韩月只好摆出无可奈何的微笑脸。

没办法,谁让她是他女儿呢?

02

老韩年轻的时候不这样。

他在机械配件厂勤勤恳恳干了一辈子,出了名的好身体。一年到头,从来不得病。偶尔发个烧,喝杯热水,焖一晚上汗就好了。

倒是韩月从小体弱多病,只要天气一变准感冒。

老家的人认为西药治标不治本,副作用大。老韩就带着她看中医,抓中药。

那时候,母亲赵兰张罗一家的吃穿,而老韩就围着韩月一个人转。每天早晨,老韩都会煎一壶中药,哄着韩月喝。晚上必会准备一碗鸡汤给韩月。

赵兰说他,你这是伺候月子呢。我生她的时候,你也没这么伺候过我。

老韩嘿嘿笑,说,不一样,不一样。我小月娇气着呢。

那些苦苦的药汤,韩月不记得自己喝了多久。她只记得初中的时候,同桌男生第一次和她说话,就问,你身上什么味儿,这么香?

其实韩月早就闻不出来了,但这股淡淡的药香却伴随着她许多年,一如父亲对她的疼爱,悄悄化作了习惯,不易察觉。

03

韩月在医院预约好了门诊,带着老韩去检查。

最近老韩总是咳。开始以为是感冒,可也不发烧。吃了半个月镇咳药,效果不大。

后来又去中药店的坐堂医生那里问了问,说是肺阴亏耗。本来中药喝着感觉好一些了,可突然又咳起了血。

那天的检查很顺利,但结果还要等到第二天才能出。

没办法,只好在医院对面的小旅馆开了房间。韩月看老韩愁眉不展的样子,安慰他说,你别总自己吓唬自己。你身体那么好,连感冒都很少有,能有什么事?

黑暗里,老韩叹了口气。他只说了一句,我自己的身体,我自己知道。

是啊,正是这么多年的硬朗,他才更清楚。

他觉得自己的身体就像厂子里用久的老机器。虽然还在叽叽嘎嘎地运转着,但总有些毛病会跳出来。

他最爱的油炸花生米,现在是不能吃了。吃了,胃就要疼一个晚上睡不着。上个月,提了两桶5升的油回家,还没进门,手臂先抽筋了。

他坐在楼梯上,一边揉胳膊,一边想笑。想当年,他追赵兰的时候,一个人扛着200斤大米上门,把老丈人吓了一跳。

老韩觉得,自己还没做好准备,身上的零件就一件一件的停转了。

赵兰说他,你啊,就是年轻的时候用得太狠,超负荷了。

04

第二天,老韩和韩月去了医院。

正是上班高峰,马路上车来车往,川流不息。他们站在路口等红灯。韩月忽然感到有人挽住了自己的手臂。

她侧头一看,是老韩。

他的背有一点点驼,眼睛里有藏不住的彷徨与慌张。韩月飞快地别过脸。她不知道是怕刺破父亲的尊严,还是不想看见父亲的衰落。

对于这样的父亲,她发现自己还没有做好接受的心理准备。

在她的印象里,老韩依然还是高大强壮的样子。小时候,走不动了,老韩就会背着她,看电影害怕了,就会躲在老韩的怀里。

他一路伴着她成长,叮嘱她学习,关心她身体,操心她的感情……

韩月想不出有一天,父亲会因为过马路,而挽住自己的手臂。

绿灯亮起的那一刻,她挺了挺脊背,带着老韩走过去。

她想着,这次回去,一定要多关心关心老韩。他是真的老了。就像电视剧里演的,那些作妖的老人们,都是想博得孩子的关注吧。

之前老韩大惊小怪地说头痛和便血,只不过是想让以后要当医生的女儿回来多看看自己。

韩月到了医院,安顿老韩在大厅等着,自己去取检查报告。她估计着,多半是慢性肺炎。

可是当她拿起那张纸的时候,整个人都吓傻掉了。

作为医学生,她扫了一眼就知道,父亲已是肺癌晚期。

韩月腿软,差点倒下,但她知道不能,只能强迫自己回过神来。

05

这时,老韩问医生,能不能给我开点药回家吃?我不想住院。

医生瞥了他一眼说,你这病有药可治的话就不会有这么多人死了。

韩月心里顿时迸出一股怒火,作为医生怎么可以对绝症患者这样刻薄?

可老韩站起身,对她说,走吧,不用治了。咱们回家。

韩月拉住他,说,不行,怎么能放弃治疗?

你是学医的,何必骗自己呢?我攒的这点钱,还得留着给你妈养老呢。

韩月再也绷不住,眼泪“哗”一下冲出来。

老韩摸了摸她的头说,傻姑娘,还没到哭的时候。

从长沙回老家,仿佛是韩月走过的最远的路。

她一直拉着老韩的手,不愿放开。她发现老韩眼睛里的惶惶不安忽然没有了,一颗心在死神面前宁静下来。他再也不用担心身边哪里疼哪里不疼了。一切已成定局。

一路上,老韩和司机谈笑,间或咳嗽。

韩月只敢让自己看着窗外,她怕自己会忍不住又要哭出来。

06

回到家,韩月跟母亲说了事实。

赵兰,这个被老韩保护得很好的女人,那一刻却变得很坚强。她一边抹眼泪一边说,最后这段日子,多陪陪你爸吧。

韩月想让她劝老韩住院治疗。

赵兰说,劝不了的,你看你爸的表情,倔劲儿又上来了。当年我生你,他们家让把你送人。你爸就这副表情。

老韩是家里的独子。赵兰第一胎生了女儿。公婆重男轻女,催着她又生了第二胎。

当年站在产房外面,听到又是个女孩,婆婆当即说,直接送人吧,别看了,省着舍不得。

可老韩还是把韩月抱回了家。他交了罚款,给韩月上了户口,一本正经地找他爸妈谈了一次话。

他说,我以后不会生了。我这辈子有两个女儿挺好的。你们要是再提生孩子,我就去结扎。

赵兰也曾劝过老韩,干脆再生一胎算了,说不定是男孩呢,免得公婆不开心。

可老韩却说,我是该做个好儿子,但我也要做个好父母。凭咱俩的能力,养两个孩子就差不多了。如果真要生出个儿子,我两个宝贝闺女可要受委屈了。

赵兰说起往事,脸上挂着淡淡的笑意。可韩月听着,却扎心的疼。

她想起自己对父亲种种轻怠,种种不耐烦,后悔不已。而现在她连弥补的时间都所剩无几。

07

老韩很少再说身体不舒服。韩月问他,他也只说,挺好的。

不久就是寒假。韩月回了家。老韩喜出望外,每天出门,总要带上韩月。买菜,散步,甚至是找朋友下棋。

韩月明白为什么。

这是他们最后的时光,可两个人谁也不去说破。一天傍晚,散步回来,路过一家小超市。有家长带着小朋友在坐摇摇车。

老韩站在那儿,呆呆看了好久。韩月知道他在看什么。

小时候,她们姐妹俩个最爱坐摇摇车。出去逛街,老韩就会换一口袋的硬币,见一个坐一个。赵兰被他们气得火冒三丈。

韩月说,爸,给我一块钱。

老韩一愣说,干嘛?

韩月从老韩兜里翻出一枚硬币,然后跳上摇摇车,挤在小小座位上摇起来。她还对老韩招手说,快来玩啊,老帅哥。

老韩被她逗得哈哈大笑。

韩月也笑了,可不知为什么,她的眼睛却模糊了。她好想时间就停留在这一刻,记忆从此只留下父亲欢乐的笑声。

然而生活有时就是这样,当你刚懂得珍惜,就已走进了尾声。

08

韩月是在开学后接到老韩病危电话的。

姐姐说,小月,爸不行了,医生下了病危通知单。要不要送ICU?

韩月脱口而出,送。

她知道进ICU就是受苦,但她不能不见父亲最后一面。

坐在回家的车上,她不停地翻着微信上父亲与她的对话。老韩的口气,一直很轻松。

上周,还念叨着盼着她回家。那时候,他的病情已经开始恶化了吧。可倍受病痛折磨的他没透露过一丝不妥。

他留了许多语音,都是反反复复叮嘱的话。他说,韩月,你平时别总背书,也要锻炼锻炼。你从小体质弱,要注意身体。

韩月,你没事也交交男朋友,别一天到晚就知道读书。

韩月,要多听你妈的话,有时间多回来看看她……

韩月就在父亲一声一声的呼唤里,回到了家。可是躺在ICU里的老韩已经说不出话了。他满身插着管子,躺在素白的病床上。凝滞的双眼,在瞥见韩月的一瞬,烯然有了光彩。

那是韩月第一次看见父亲落泪。

他的大手,无力地拉着韩月,摇啊,摇啊。

韩月明白,父亲要她带着他回家。

09

老韩在回家后的第二天,离世了。

临走前,他还用力握着韩月的手,想跟她说话。而韩月,什么都没听清。那天晚上,家人都在忙着安排老韩的后事。只有韩月坐在父亲的床边,看了他好久。

他的面容真的很安详,跟睡着了没两样。

只是自那以后,黑暗中一个人的时候,韩月总会听见父亲在喊她的名字,一声又一声。

老韩的丧事操持得很体面。只是烧衣物的那晚,那双本应烧成灰烬的鞋,第二天却完好无损。

大家只好重新跪拜烧尽。

赵兰对韩月说,好好和你爸说,让他放心走吧。他是舍不得你啊。

韩月看着那双鞋,泪如雨下。

其实她又何尝舍得父亲呢?她总以为,父亲会一直看着她长大,看着她工作,看着她成家。

她把未来都想好了,可那个永远站在她身后的人,忽然就不在了。

子欲养而亲不待,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10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

老韩走了,韩月回到实习的地方,继续学习和生活。

身边没人看出她有什么异样。

只有韩月自己知道。她像丢了一枚棋子的棋局,似乎未曾改动,却也有微妙的变化。残缺的一角,再也回不到从前的模样。

一个人的夜晚,她常翻出聊天记录,一遍一遍听老韩讲话。她默默听着,仿佛父亲从未离开这个世界,依旧活在老家的老房子里,吃饭,散步,为他最宝贝的小女儿操着闲心。

她忽然明白,父亲一定是在最后的日子里,有意留下这些轻松又温暖的留言。

尽管那时,他已经被癌症折磨的生不如死。他再不能陪伴心爱的女儿成长,只能留下他最不舍的叮咛与寄托。

11

30岁前父养子,30岁后子养父。

这句话的本意是说一个人一生都很懒惰,30岁前靠父亲养活,30岁后靠儿子养活。但在韩月和老韩这里还有一种解释——父亲养孩子到30岁,30岁以后,孩子再养他。

韩月和老韩一直都殷切地期盼着那一天。

那是一个相互疼爱的契约。韩月还剩一年就要毕业,她有能力回报他的时候,老韩却爽约了。

他给了她那么多的爱,她却没有机会去偿还。

后来的日子里,她没有很想他。只是在下班路上想跟人说话时,会下意识地去拨那个熟悉的号码。

她没有很想他。只是在医院里看到老年人会下意识地去帮忙,因为她想到老韩之前一个人去做检查时,可能遭遇过白眼。

她没有很想他。照常上班,照常生活。

没人知道,她多想醒来时,可以再叫一声“爸爸”。

真实故事推荐:男友比我大11岁,我耍了点伎俩才追到他,一切挺好,直到他接到一个电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