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问题发生时,不要过度主观猜想

 以仁通志 2025-04-21 发布于陕西
今天想聊这样一个话题,生活中有许多问题是别人造成的,也有许多问题是我们自己造成的,而我们误以为是别人造成的。如果分不清这两种情况,就会带来许多不必要的烦恼。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悟呢,要从昨晚的失眠讲起。
昨天夜里忽然醒来,我看了看窗外,像是半夜三、四点的样子,我正纳闷为什么这个时间点会醒来,就听耳边传来噪音,听得久了,发现很有规律,像是从楼上的某种设备里传来的,我本以为很快就会停下来,结果短暂停止后又继续响起来。
在持续的噪音下,我很难再次入眠,心里开始抱怨楼上的人,觉得他们没素质,大晚上瞎折腾,等天亮了我一定要找他们理论,接着我开始猜想对方会是什么样的人,如果对方是讲理的人,那就好解决。如果不讲理,那就麻烦了,可能还需要派出所介入,我想到这里就更加难以入眠。
我在半睡半醒的状态下熬到了天亮,于是起床洗漱,准备去楼上找人理论。没想到路过油烟机的时候又听到了那个声音,我往上一看,发现声音是油烟机的连接软管发出来的,我用手拨弄了一下,那个软管就上下震动,发出了昨晚吵醒我的那个声音,看到这个情景,我瞬间有些无语,没想到昨晚的猜想全是错的,与楼上的人毫无关系,噪音是风吹动软管而震动所造成的。
这让我想起一个故事,说大雾天有个人乘船在江上漂流,心情愉快,忽然发现对面有只船正朝着自己移动,如果继续朝这个方向移动,两只船就会碰在一起,那就糟糕了。于是这个人大声喊叫,让对面的船调转方向,可无论他怎么喊叫,对面船上的人毫无反应,气得这个人开口大骂,等到对面的船漂到眼前时,他发现船上空无一人,刚刚还在开口大骂的他忽然笑起来了,因为他发现自己是在对一只无人的空船喊叫和大骂。
说这两件事情想表达什么呢?想说当问题发生的时候,人可以去做主观上的猜想,但不要过度的猜想,否则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烦恼。就以我自己为例,如果昨晚那个噪音出现的时候,我起床四处听一听,就可以找到噪音的根源,然后用三、五分钟就能解决问题,后半夜就能舒服地睡到天亮。可是我没有这样做,而是凭借自己的主观猜想,认为噪音的根源来自楼上的人,导致自己后半夜在抱怨和半睡半醒中度过。
由此让我联想到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有些问题其实是我们自己造成的,而我们却误认为是别人造成的,用这样的心态去解决问题就会南辕北辙,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会给别人制造问题。
想起孔子在《论语》中说的“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其中的“毋意”就是不要主观猜想,我今天算是有了切身的体会,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朝着“毋意”这个方向努力,同时举一反三,做到"毋必,毋固,毋我",如果能够做到这些,我相信人际关系会不断变好,遇到的问题和烦恼也会越来越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