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现在越来越多的不婚主义者,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觉知爱 2025-04-22 发布于江西
Image

现在很多人找对象很难,在这个问题上,大家反复的挑啊、想啊、考虑呀,考察呀,内心反复拉扯,背后透出的,都是大家太缺安全感,太怕,属实是能理解,但也可怜悯,这时代确实很难,让大家看到了那样虚假的,虚伪的,虚浮的荣华富贵,却看不到背后他们所付出的,非人的代价,更看不到那根本是他们牺牲了太多之后才得到的。

身边有一个男的跟我同龄,至今不婚,其实这个人人品还可以,但现在呢,谁一跟他介绍对象什么的,他说,你是嫌我日子过得太好了吧,他的口头禅也是,有些人年纪没他大,他跟人开玩笑也是:谁要是嫌日子过得太好,那就去结婚,这都是太没安全感,受伤很深,话说的是调皮,其实都是在保护自己。

这也不能苛责人,主要时代氛围把人变成这样子了,过分强调爱情,过分在意感觉,过份注重享受,过分在意淫欲,钱财,别人能给我什么等这些外求的东西,就把人弄的都个个不正常。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真正的爱情就是接受身边有这样一个人在,接受对方的存在,平常没啥事,基本上不用管他,就是大家在一起过日子而已,心里知道有这么个人就够了。

现在的人就是对丈夫和妻子,老公和老婆的角色,过份在意,过份期待,互相对彼此的要求过份之高,仿佛自己一切的不顺利,一切的期待,都可以从对方这里苛求,尤其有一类女孩子,更是,除了会抱怨自己嫁错人之外,什么都不会有错,这样作的多了,结局必定悲剧,将自己所有的不幸,都可以归结到对方头上,很不智慧。

眼瞅着有啥不顺利了,自己无能解决,眼睛一转,就看见对方了,就开始想从对方处苛责了,从初见,到婚前到婚后,都是这样,整天过份瞅着别人能给我带来什么,从不审视自己是块什么料,为什么自己想要的,自己就不能得到?

没办法,我自己也觉得难,天天劝,天天说也说不明白,那人悟不进去,不知道自己是自己,人是人,就算结婚了也是一样,每个人都需要从始至终的,对自己的一切负主要责任,对于对方,说不中听的一句话,人爱我们是情份,不爱那才是本份,但人就是不懂,婚前还好好是个人,一谈恋爱,就迷三倒四的,失去自己了,只晓得苛求对方,只觉得自己的人生问题通通都是人家带来的,没结婚的时候,自己的不幸只有自己承担,一结婚,荷,她可借助婚姻这件事,找到了一个对她人生不幸完全负责的人了,无语。

但现在的世道的确就是这样,难办呀!实际的道理就是不论男女,你想上进,你想用功,想好好工作,锻炼身体,好好学习更加优秀,这都是好事呀,夫妻恋人一般没人会拦着你,都是很欣赏这些事情的。

可是,这你可以自己去干呀,不想费力,不想辛苦,就全推到对方头上去,指责对方。

不知道修行是你自己的事儿呀,就算是夫妻亲爹妈儿女,也一样是各自修行,各人得果,公修公得,婆修婆得,各人做了什么,都是各人的功果呀,大家再亲,结局也可能各不一样呀。

各人造各人的,这道理就不懂,怎都迷不过来,开口就是我干这了那了,你怎么不干呢?我负责那样这样你怎么不负责那样这样呢?更过分的是,很多人自己是压根不干,全靠对方干,就这还不满意,今天就瞅着对方干没干,谁沾光了,谁吃亏了?大家不是夫妻了,也不是同修了,而是什么呢?监管人,是冤家,互相找事,互相给点障碍,互相瞅对方不是处,各种不顺眼,那你们结婚干什么请问,就是找个人来为你自己的无能和不幸负责吗?对方多冤啊。

你想优秀了上进了,你自己去干嘛,干的好了,自然能影响人、带动人,是这么个道理,这就是菩萨渡人,学好变好,其实都是自己的事儿,自己不想干,天天指望着别人,把什么都丢给别人。

哎,所以现在的夫妻恋人是真难处,世道没有这样的教育,不知道什么是修行。

从见面认识开始,从相亲开始,到进入婚姻也是,就是从来都瞅着别人,期望,指望,要求,苛责别人,就从来不看看自己,返照自己,不知道什么叫过日子,整天都在追求一个刺激,有趣,好玩,一无聊就抑郁,一闲着就想找事,找刺激,就从来不知道生活大多数都是平常的,真是没可奈何。

自己懂的条条框框越多、越细节,就全都拿来套别人,瞅别人,从头发丝瞅到脚底板,从外面穿的,瞅到心里想的,仔仔细细的看人毛病。看到了,噢,对方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没反过来瞅瞅自己,也欠缺很多,有个平常心?

不说多,说多你们就还给我了,现在就说,要知道什么叫修行,知道婚姻是什么样子,两个都懂过日子的,少作少找事的,懂感恩的,就是好婚姻;两个互相瞅毛病的,互相要求苛责的,就是互相讨债的。

这个不懂,那你的婚姻就谁都没办法,男女都是一样,可千万不要老代入女性角色,有些男的也是一样,嫌弃挑剔暗自傲慢,都瞒不了佛菩萨的眼睛,本就苦命人,还爱自以为是,那能怎么办?

夫妻间只要人肯死心塌地跟我们在一起,认可了这段关系,对方是个和你福报差不多,也是踏实肯干的,习气毛病方面,通常不伤家庭元气也就够了,大家都不是圣人。

当然有些过份的情况也应该批评一下,或者吵一下也没什么,但一般来说,要少指责,多善劝,少恶言,多善言,少看毛病多感恩,少看人的不是,多看自己的受用,关系就会很和谐了。(编辑:H100、凡夫;校对:阳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