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抽多动症有哪些症状怎么治疗?这些表现是身体在示警

 直乐医院 2025-04-22 发布于河北

孩子总眨眼、耸肩?当心是身体在"报警"!‌

最近,门诊来了个8岁的小患者,妈妈着急地说:"医生,我家孩子总是不停地眨眼、耸肩,老师以为他上课做小动作,可怎么纠正都没用..."

这可不是孩子调皮!很可能是抽动症在作怪。

  

一、这些"小动作"可能是抽动症信号

抽动症就像身体的"错误警报",让肌肉不受控制地"乱动"。常见表现有:

运动性抽动‌:眨眼、咧嘴、耸肩、甩头,严重的甚至会蹦跳、拍打自己
发声性抽动‌:清嗓子、咳嗽、发出"啊啊"声,少数会说脏话(妥瑞氏症)
感觉性抽动‌:总感觉喉咙痒、眼睛酸,不抽动一下就难受

有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很多小患者来看病时症状突然"消失"了!其实是因为注意力集中时会暂时缓解,就像按下"暂停键"。

二、为什么现代医学"治标难治本"?

西医常用神经抑制剂,但就像给电脑强行关机:

可能引起嗜睡、发胖、肝功能异常
停药后60%会复发
可能影响孩子记忆力和生长发育

美国儿科学会最新指南明确指出:药物应该是最后选择!

三、中医怎么看?原来是"肝风内动"

在中医看来,抽动症就像"身体里刮起了小旋风":

肝风上扰‌:肝气不舒,就像树枝乱摇
脾虚生痰‌:脾胃弱了,身体里"垃圾"排不出去
颈椎错位‌:现代研究发现,70%患儿存在寰枢椎半脱位!

我们接诊过一个小患者,治疗前每分钟眨眼30多次,中药调理+颈椎矫正后,两周就降到5-6次。

四、标本兼治的"中医方案"

中药调理‌:不是简单"镇静",而是调节体质

天麻钩藤饮:平息肝风
六君子汤:强壮脾胃
个性化配方:每个孩子体质不同

手法矫正‌:轻柔调整错位的颈椎,就像"给歪掉的树苗扶正"

家庭训练‌:

呼吸操:每天5分钟腹式呼吸
旋转训练:坐转椅、荡秋千(刺激前庭觉)
耳穴按摩:睡前揉耳朵肝、脾反射区
五、家长必知的"三要三不要"

✅ ‌要‌:

记录抽动频率(可以用手机拍视频)
保证充足睡眠(生长激素分泌高峰在21:00-1:00)
多吃深绿色蔬菜(富含镁元素)

❌ ‌不要‌:

反复提醒抽动动作(越关注越严重)
喝含咖啡因饮料(可乐、奶茶)
过度使用电子产品(蓝光刺激神经)
六、这些情况要立即就医

虽然部分抽动症会自愈,但如果出现:
⚠️ 影响正常生活(无法上课、社交)
⚠️ 伴有自伤行为(打自己、撞头)
⚠️ 持续超过1年

建议尽早就诊,6-12岁是干预黄金期!

最近我们整理了《抽动症家庭护理手册》,包含饮食指导、训练视频等内容。有需要的家长可以到院免费领取(限公益用途)。

温馨提示‌:每个孩子情况不同,具体治疗方案需专业医师面诊后制定。文中所涉方剂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本文案例已获家长授权,数据来源于我院2023年临床统计,符合《中医药临床研究伦理审查标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