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们在准备赎金的时候,女人们则在讨论如何永远逃离…… 在玻利维亚偏远封闭的聚居地谷仓里,八个女人围坐在一起,进行着一场将决定她们未来命运的谈话……沉默还是爆发,忍受还是出走,看似简单的场景,却构成了米莉亚姆·泰维兹《女人们的谈话》中,最具颠覆性的罪恶被揭露后的定格。 2005年至2009年间,生活在这个偏远地方的女人们,早晨在眩晕和疼痛中醒来,发现自己在睡梦中被喷雾迷晕后遭受了qj,身上留下青紫瘀伤,血流不止……被强奸者还有三岁的幼女米帕。 2005年以来,聚居区里几乎每一位女孩和妇女都遭到了强奸,上至牙齿松动老妇,下至三岁幼童,无一人幸免。qj后的女人们被迫怀孕,或染上疾病。 直到其中一个女人抓到了其中一名罪犯,才真相大白……8名施暴的魔鬼被证实是当地男人,他们中许多人还是这些女子的近亲。 男人们其实早知道这一切,却选择沉默和纵容,反骗女人说这是鬼魂或撒旦做的,首领甚至杜绝医生和外来者治疗救援这些受到伤害的女人和幼童,怕家丑外扬。 莎乐美发现幼小的米帕被强暴了不止一次,甚至是两次、三次,愤怒让她用一把长柄镰刀袭击了其中一个男人,施暴者最终被监禁。 事后,男人们带着保释金前往镇上,要把qj犯赎回来,甚至因为有人因为妻女不愿意卖掉马,还被施以家暴……女人们则被逼着要求宽恕这些即将回来的 八个从没读过书、对家中男性言听计从,遵循几百年前生活方式(没电没汽车没自来水)的女性聚在一起讨论如何选择: 而帮这些不识字女人们做记录的,是被逐出社群的男人奥古斯特---首领的私生子…… 女人不管生在哪个时代,不管生在哪个国家,不管什么年龄,都始终面临着被性侵的危险。真的震惊不已,甚至有一种悲凉如水的感觉,她们是怎么在那种恐惧中活着的? 那些被下药、强奸的女性们,面临着令人窒息的困境:留下并抗争,还是集体逃离?会议的讨论重点就在于“离开”还是“留下”之间犹疑着、徘徊着、纠葛着…… "她们说话,而他记录",女人们那些重复、犹豫、充满分歧、自我质疑的争辩对话片段,通过男性视角的过滤,无论是愤怒的莎乐美、谨慎的葛丽塔,还是怀疑的欧娜、坚定的玛瑞卡,均代表着不同性格的女性面对压迫的不同反应。 当在谷仓中辩论是否应该原谅施暴者时,她们实际上是在进行一场深刻的伦理思考。作者没有将女性受害者塑造成单一的悲情符号,而是展现了她们作为思考者、辩论者的复杂主体性,最终女人们都在谈话中找到了自己的声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