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四川巴中的一名14岁学生,在技术学校老师的带领下到深圳电子厂实习,不久后离奇失踪了,父母苦寻多年,却没有结果。 最终,无奈的父母只得向法院提起诉讼,从校长那里获得30余万元赔偿金。 可就在2016年春节前,失踪11年的人居然回老家来了。 这11年里,他去了何方?为什么跟家人从不联系,当初是什么原因导致他“失踪”的呢?更关键的是,30余万元的赔偿金,如今是否应该返还? 2016年立春前夜,四川巴中市郊外麻将馆内,人声嘈杂,烟雾缭绕,不时传出“我胡了”的兴奋喊叫声。 这晚,杨菊珍的手气不错,总能连续胡牌,已经在麻将馆赢了不少钱,顺带“吓”跑了几个对面的玩家。 洗牌期间,大家免不了东家长西家短的聊天,新上桌的王姐刚一落坐,就开始叭叭说了一件怪事:“你们有没有听说呀?杨家沟那个死了十一年的娃儿杨云回来了,这可怎么办哦,好像他家里人把他的户籍都注销了………." 杨菊珍听了,眼睛瞪得又大又圆,一遍遍地朝王姐追问,那个叫杨云的年纪,相貌,家庭住址…… 王姐却只是关注面前的手牌,牌桌上顿时一通乱响,大家重新开始洗牌,哪里顾得上似乎陷入沉思的杨菊珍。 面色通红的杨菊珍却猛地起身,嘴上说着:“我家里有事,你们继续玩!”话音未落,便拖开椅子,抓起包冲出了玻璃门。 大家顿时面面相觑,七嘴八舌的开始议论起来:"她怎么一直问那个杨云的事情,好像是跟人家认识,到底怎么回事?”。 “谁知道呢,管她呢,我们再叫个人继续玩吧。” “我听说当年她可是开着宝马来收租的阔太太..." "啥子阔太太嘛,最后都赔光喽,听说她丈夫办的学校害死一个学生,打官司输了,结果赔了三十多万,难道…..." 事件回到十三年前,那是2003年盛夏,太阳炙烤着大地,巴中电子技术教育学校的鎏金铜牌被阳光烤得发烫,办公室那个老式空调吱吱作响,却仍然驱散不了热气。 校长邱文茂擦着汗,接待前来咨询报名的新生家长,嘴里一次次重复着招生简章上的承诺:"请您放心好了,包学会,也包分配……" 听闻校长的保证,杨云的父亲似乎终于下定了决心,用布满老茧的双手从怀里掏出布包,打开后数了6000元报名费,交给了负责登记招生的老师手里。 杨云跟在父亲身后,低头不语,偶尔怯生生抬头看看四周的人群,恰好与邱文茂的眼神碰撞在了一起。 邱文茂微笑着,朝他点点头,意外发现他漆黑的瞳仁里,似乎跳动着某种令人不安的光芒。 当然,邱文茂此时并没有多想,因为每个山里的孩子都是这样,初来乍到之时,对于陌生的环境都会不由自主感到惶恐,有些不知所措,像是个受惊的小兔子。 他自己所能做到的,就是把这些纯真的孩子经过短期培训,送到东南沿海地区的一个个工厂,让他们早日成为生产线上忙碌的一个个黑影,把一摞摞辛苦赚来的钞票送回父母双亲手中。 半年后,一家深圳电子厂的简易铁皮厂房里,杨云和其他同学在流水线上忙碌工作,美其名曰“实习”。 钟表指针时时刻刻在旋转,杨云的工服已经被汗水浸透,黏在后背十分难受,却仍旧不敢稍作歇息,为了不被班组长嫌弃扣工资,只能不停的做事。 这天,杨云作业时稍有走神,进度放缓,遭到组长一顿臭骂,心里气不过,猛的将螺丝刀摔进传送带:"你神气啥子!劳资不伺候了!" 赌气离开车间后,他翻过厂区锈迹斑斑的铁网,走进了隔壁街上一座网吧的包厢里,开始亢奋的玩网络游戏,一会就沉迷了进去,忘记了刚才的不快,也忘记了明天将要面对什么。 厂里找不到人,保安们跑到一个个网吧查看,最后揪着他的衣领,拖回了工厂,写保证书扣工资…… 一年下来,这样的“戏码”在工厂里重复上演,杨云甚至教唆其他同学也像他这样,该反抗就要反抗,不用那么乖乖地让人家压榨,俨然成了刺头,此举让工厂老板怒不可遏,索性将这个不安定因素开除出厂。 2005年除夕,杨菊珍正坐在四川的家里,还在清点第三家服装店的账目,今年营业额还蛮不错,打算明年再多开一家店铺。 丈夫邱文茂却突然跌跌撞撞地撞开门,浑身湿透地坐在地上,声音发颤,对着她说道:“那个学生...杨云...又不见了..." “哎呦,这个娃儿怎么总是不让人省心,这该怎么办哦。”杨菊珍头也不抬,倒也县的并不吃惊,她早就习惯成自然了。 “这次不一样,他已经失踪三个多月咯,他家里人已经报了案,这不,深圳警方通知我去一趟广东……” 杨菊珍听了,这才感到事情的严重性,连忙放下手里的计算器,走到丈夫身边,商量此事的解决办法。 他们做梦也想不到,从此以后,杨云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消失了,就如同从人间蒸发了一般,音讯全无。 一直到2007年,尽管从公安到校方和家人,都投入了不少精力寻找杨云,杨云却依然不知所踪,他的父母天天以泪洗面,最后,只能把儿子“失踪”的原因归咎到了学校头上。 杨父委托律师起诉,向巴州区法院提出了诉求: 一是校方马上退还6000元的学费,因为学校没有尽到监管责任。 二是校方必须赔偿杨家的损失,比如两年来四处奔波寻子的各项开支7万元。 杨父委托律师起诉,向巴州区法院提出了诉求: 一是校方马上退还6000元的学费,因为学校没有尽到监管责任。 二是校方必须赔偿杨家的损失,比如两年来四处奔波寻子的各项开支7万元。 这些诉求按说并不过分,可不知道是找的律师能力一般还是其他原因,一审结束后,杨家的赔偿要求没有全部得到法院的支持,惨遭败诉。 2008年,杨家再次提起上诉。法院考虑到他们确实经济困难,为了寻子举债度日,并且学校方面的工作也存在一定的疏忽,于是判决校方赔偿3万元。 邱文茂、杨菊珍夫妇经过再三考虑,决定服从法院判决,按照法律程序赔偿了杨家3万元,本以为这事就此结束,却想不到,这件事情根本就是没完没了。 杨云失踪的消息,迅速在巴中当地传开了,学校家长们对此无比恐慌,纷纷让孩子退学的退学,退费的退费,一下子让学校的生源出现断崖式下跌,学费收入锐减,并且在2009年12月的时候,学校被教育部门勒令停办。 邱文茂的事业遭受沉重打击,之前为了办学他也投资了不少钱财,还为此向银行和民间贷款,如今利息越滚越多,连其他的投资回报也都填补进去之后仍然杯水车薪,为了尽量减少经济损失,不得已选择和妻子杨菊珍离婚。 时间到了2010年7月13日,杨云失踪5年之际,杨家父母彻底绝望了,不得不向法院申请判定杨云已经死亡。 两个月后,法院根据法律相关规定,认为杨家申请合法有效,因而裁定杨云正式死亡。 杨家父母之所以想得到这个裁定结果,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继续起诉邱文茂,只有得到“判定死亡”的结果,法院才支持诉讼要求。 紧接着,杨家父母发起了对邱文茂再次起诉,要求他赔偿杨云“死亡”的各项损失,包括丧葬费、死亡赔偿金等各项费用,共计高达30多万元。 此时的邱文茂早已破产,根本无力支付,只能选择远走他乡躲债,前妻杨菊珍从此成了偿还巨额债务的“替罪羊”。 法院认为,在杨云失踪期间,邱文茂与杨菊珍的婚姻关系尚存,因而杨菊珍作为配偶,应当承担一定的连带责任。 就这样,法院强制拍卖了杨菊珍名下的多间物业,用拍卖后所得款偿还了杨家30多万元。 回到文章开篇,到了2016年,杨菊珍才在牌友们的口中得知“杨云回家了”,这怎能不让她百感交集,彻底抓狂?! 杨菊珍回到家中,疯狂地在柜子里翻找当年的判决文书,找到后不由自主地握紧拳头,发誓一定要弄清楚当年的真相,并追索这些年的经济损失。 第二天一大早,杨菊珍就赶到巴州区公安分局户籍科,查询杨云的户籍信息,果然发现:杨云已经于2016年2月24日重新申请了身份证。 杨菊珍打听到杨云老家的地址,偷偷走访“调查”,确认杨云回了老家,并且知道了他失踪的真相。 原来,2005年,杨云沉迷游戏,被厂里开除之后,很快在网吧花掉了所有辛辛苦苦挣来的工资。正当走投无路之时,他禁不住一个在网吧认识的“大哥”的蛊惑,不久后加入了“赚大钱”的传销组织,从此困在里面出不来了。 一年后,杨云因为长期营养不良,搞得面黄肌瘦,经常会得各种病,组织头目担心闹出人命,这才将他赶了出来。 饱受摧残后的杨云,此时病病殃殃的,又颜面扫地,不肯回老家,也不想联络家人。他怀着对家人的怨恨,对自己的厌弃,一直在外漂泊。 直到2016年,长大后的杨云终于心态成熟,才鼓起了勇气与家人取得了联系,不过还是未能见上父亲最后一面。 2016年清明,细雨迷蒙,杨菊珍在杨家沟后山看到了杨云的身影。 杨云正在给新立的墓碑描红,听见脚步声猛然回头——当年稚气未脱的少年,如今眼角已有了细密的纹路。 两人轻轻的说了一会儿话,突然都沉默不语,相对无言,匆匆告别。 杨菊珍开着车回城,望着路旁星星点点的灯火,突然发现其中的一片灯光,正是当年职校的旧址,如今已改建成了留守儿童中心。 双方经过多次谈判协商,杨云以及家人觉得理亏,终于在法院的调解下,答应退还杨菊珍30万元赔款。 至此,这起始于11年前的离奇古怪的“冤案”,终于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