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俗社会里,很多人会误以为命好就是荣华富贵傍身,或者有地位、有名头。 但当你的生活一团糟,自身总是堕落消极时,那么这些将变得毫无意义。 尤其是人过五十,历经花开花落、命运变迁,越发觉得钱财名利不过是身外之物。 而那些真正命好的人,才会外显出这三个特征。 心平气和 现实生活中,我们不乏看到这样一些老人: 他们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刻薄自私,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样。 总是一点就炸,总觉得“诸事不顺”,还把负面情绪传染给了子辈孙辈,让他们苦不堪言,拼命想要远离。 而有一些老人,则豁达乐观,即便生活偶尔刁难,也能保持积极的心态,夺回对生活的主动权。 在《我的外婆,从不内耗》这本书中,作者讲了一个关于外婆的故事: 外婆老年大学的同学邀请她们去家里吃饭,外婆高兴地赴约,还准备了礼物。 在吃饭的过程中,作者发现自己和外婆面前的饮料包装非常破旧,再仔细看,饮料早过期了,而主人家面前的饮料则日期新鲜。 作者小声告诉外婆这件事,外婆不动声色,没有当场发飙,而是低声嘱咐作者: “饮料不要喝,你要看着她的孙子吃什么菜,才可以吃什么菜。” 在回去的路上,作者越想越气愤,外婆居然还能自得其乐地哼着小曲。 作者向外婆请教管理情绪的秘诀,外婆条理清晰地解释道: 如果撕破脸,一来自己回家还要重新做饭,就会耽误看电视剧的时间,实在得不偿失。 二来如果控制不了情绪,和对方计较,结下梁子,还要提防这样的人将来会耍小心眼,进行报复。 三来这顿饭还是可以吃的,因为对方毕竟不会害自己的孙子。 博主@林深见鹿曾坦言控制情绪的核心部分: 一是怎么爱自己,二是怎么接受现实。 作者的外婆便做到了这两点,所以她很好地掌控了自己的情绪。 真正能管理情绪的人,不是压抑自己的情绪,而是能看穿事情的本质,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解。 罗翔老师说:
人过五十,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让我们烦扰恼怒的事情。 可以尝试冥想放松、深呼吸、远离不良情绪源、自我疏导或找人倾诉等方法,从而让自己远离“易急躁、易愤怒”的雷区。 ![]() 终身学习 作家岸见一郎的母亲晚年曾因病卧床,基本无法行动。 她喜欢学德语,但在病榻上的她,自己阅读变得越来越困难,于是她希望孩子能读给自己听。 母亲这样对孩子说: “记得你上学的时候,暑假时曾非常热衷读一本书,你说很好看。我还没读过那一本。” 那本书,正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名作《卡拉马佐夫兄弟》。 后来,受母亲的影响,岸见一郎不管处于哪个年龄段,都保持着积极学习的动力。 在五十一岁那年,岸见一郎需要做一场手术。 在病房里的他,没有自怨自艾,而是带了很多书到医院,把病房变成了书房。 那些日子,他从琐事中解脱出来,沉浸在书籍的世界里,学习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 一项医学研究表明: 人在老年阶段,如果在测试中发现他的晶体智力发生突发式的下降,那么接下来的五年里,他因病去世的概率大幅度提高。 而晶体智力,恰恰是后天习得的。 正如作家约翰·波特斯所言:
曾在网络上看到一个热帖: 如何给老妈找个低成本、少出门又能防老年痴呆的兴趣爱好? 网友@XZ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她的妈妈曾经是一名教师,退休后有次出门找不到回家的路,是街坊邻居帮忙送回家的。 网友把妈妈送往医院,医生表示她已经有了老年痴呆的前兆。 后来,网友的妈妈尝试每天坚持学习。 她开始做孙女的数学练习题,看新闻联播并记录自己的思考,一边干家务活一边唱歌记歌词…… 直到九十岁整,她的妈妈也没有再犯过病。 五十岁以后,有人玩数独锻炼脑力,有人学画画学书法,有人积极参加老年朗诵团; 有人学种花种菜,有人学织毛衣,有人尝试卤豆腐做泡菜…… 《书简》里有这样一句话: “知识对于老年人来说,是个舒服的、必要的养老院和闲居之处。” 人过五十,好学敏求,虚怀若谷,不断用新知识、新技能为自己的大脑和灵魂充电。 不仅能修心、修性、修品、修情,更能让自己保持心情愉悦,从而更好地享受生活。 ![]() 知乎上曾有这样一个问题:老的感觉是怎么样的? 知友“YannF”曾对遇到的一位老教授钦佩不已: 这位老教授的一生经历了多次起起落落。 他曾是富家少爷,后来父亲破产,家道中落,一家人过着捉襟见肘的日子。 中年的他又创业失败,负债累累,还失去了爱妻…… 但是他从未向生活低头,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认输、不妥协。 后来,他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教职工作。 站在三尺讲台上的他,即便已经满头银发,即便要戴着助听器,依旧精神矍铄、两眼有光。 他深入浅出地讲解书上的理论,有时候还分享自己的亲身经历,让人忍不住被吸引。 ![]() 作家陈海贤曾写道:
人过五十,身体开始退化,子女不在身边陪伴,退休后社交圈子变小、收入减少,种种问题很容易让人感到失落、焦虑、孤独。 但真正拥有松弛感的人,即便渐渐迈向了暮年,也能让自己保持泰然自若的状态。 知足感恩,让自己慢一点、缓一点,不与人攀比,不在意评价,只追随内心的声音。 讲书人樊登曾在书中写道: “五十知天命,是一种和解的状态,而不是颓丧、漠然的状态。” 五十以后,最好的状态,莫过于无论外界如何风起云涌,内心自岿然不动。 ![]() 命好的人,不是没吃过苦,没经历过风波。 而是无论顺境逆境,都能管理好情绪,保持学习,永远有热情去探索、总结和反思。 即便不能事事如愿,也能随遇而安,淡然处之。 人过五十,过这样的日子才有盼头,有希望,有从容优雅,从而能过好这五味人生。 境随心转,命由己造。 永远要记得,路宽不如心宽,命好就是心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