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鸟虫书有纪年可考的作品中,最早的为《王子午鼎》(图2),作于公元前558年;最晚的为《越王不光剑》(图46,剑首摹本)。越王不光即越王翳,公元前411~376年在位。春秋战国鸟虫书的流行时间近二百年。战国时代始于公元前475年,也就是说战国时代开始不到百年,鸟虫书就基本消亡了。而春秋是否有古玺尚有争议,即使有也非常稀少,传世古玺基本上都是战国时期的,所以大家又称古玺为战国玺。 ............................................................................. ![]() ............................................................................. 可以想见,战国初期,古玺仍处于一个由发源渐至成熟的阶段,我们推测这个过程最少也有几十年。战国玺形式完备之时,鸟虫书已近于消亡了,二者的共存时间很短,鸟虫篆印的发展不可能充分。再者,鸟虫书主要流行于南方,而战国玺五大系中,秦、齐,燕。晋四系所在的地区基本上没有鸟虫书,鸟虫篆印可能产生的地域也很有限。早期的玺印,实用性是其主要功能,对美化的关注远远不及后世。这一切决定了战国鸟虫篆印不可能大量产生。 ............................................................................. 而汉代的鸟虫篆其实也称不上“盛”。汉印基数大,传下来的区区三百余方鸟虫篆印在汉印中所占比例不过千分之三而已。只是它的绝对数量较之战国鸟虫篆古玺多出十几倍,便给人以多的感觉。鸟虫篆印在汉印中远比古玺成熟完备得多倒是事实。这不仅是因为汉代玺印制度完备,而且缘于汉印对入印文字的“印化”,对视觉效果、装饰效果的重视远甚于古玺。 ............................................................................. 秦书八体,四曰“虫书”,西汉六体、新莽六书中,“虫书”、“鸟虫书”都赫然在列。鸟虫篆一直是秦汉时期的重要书体之一,以之入印是很自然的事情。因为古人私印死后殉葬的风俗,以及战国鸟虫篆古玺的稀少,秦汉之际文化传播的阻塞,汉人未必能看到战国鸟虫篆古玺,汉初鸟虫篆印即兴盛,未必是上承战国,也可能是自己发展起来的。 ............................................................................. 汉印基数大,汉鸟虫篆印数量较古玺时为多,加之风格多样,精品琳琅,故给人以繁盛的印象。 ............................................................................. 【声明】:本公众号转载的所有内容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如若不宜转载,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