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聆听”与“垂听”

 三驾马车1966 2025-04-23 发布于河南

“聆听”与“垂听”

刘向军

“谢谢垂听,敬请指正!”

在参观合肥三十八中北校时,该校一位工作才三年的优秀物理青年老师介绍了他的AI赋能课堂教学实践心得,在分享结束时他课件上的这8个词引发了我的触动。

“谢谢垂听”,这位物理青年教师用得规范、得体!

“卑己尊人”,这是我们的文化传统。因此,汉语中有一部分词语就有谦敬之分,我们在交际中对相关谦词与敬词的运用也就要讲究得体。

“垂听”是敬词,用于对方;“聆听”是谦词,用于自己。

一个普通教师可以这样说:“聆听了王院士的报告后,我受益非浅!”但不能这样说:“谢谢王院士聆听我的发言!” 因为后者传达的实际情绪是谢谢你诚惶诚恐、五体投地、恭恭敬敬地听我的发言。这样表达就不得体了,看似尊敬,其实傲慢,对方听着或许会觉得刺耳。

出现这个现象的根源在于“聆听”一词目前用得很是泛滥,“谢谢聆听”成了多数人自以为挺文雅、挺得体、挺礼貌的表述,而实际上颠倒了谦敬关系。“聆听”一词的使用或许未来能习非为是,但作为教师,目前我们还是得体、规范地使用它为好。

发言结束时我们可以这样说:谢谢大家!感谢大家!谢谢垂听!恳请指正!恭请赐教!敬请指导!

2025.4.22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