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阿赖耶识 乾隆驾崩后埋葬在裕陵,而和他一起合葬的一共有5个女人。 咱也不知道为什么一个地方,要埋这么多人。虽然都死了,但是不嫌拥挤嘛? 乾隆并不觉得拥挤,因为这些人都是他自愿塞进自己地宫里的。 ![]() 这5个女人有两个皇后,三个皇贵妃。 乾隆的第一任皇后,孝贤皇后富察氏。 乾隆的第三任皇后。孝仪皇后魏佳氏。 慧贤皇贵妃高佳氏。淑嘉皇贵妃金佳氏。还有一位就是哲悯皇贵妃富察氏。 这5个女人有着各自的辉煌。 孝贤皇后富察氏是乾隆一生的挚爱,为她写了诗词无数。虽然在文学上,没有什么含金量。 孝仪皇后魏佳氏的儿子顺利登基为帝。 慧贤皇贵妃高佳氏的父亲高斌,是乾隆时期的治水功臣。 淑嘉皇贵妃金佳氏,为乾隆生下4位皇子。 而哲悯皇贵妃富察氏,出身和慧贤皇贵妃没法比,生子的数量和淑嘉皇贵妃没法比。甚至死的还特别早。为什么能够成功进入乾隆的裕陵? 说起哲悯皇贵妃富察氏,她的一生算是逆袭,也算得上死的刚刚好。 别看哲悯皇贵妃和孝贤皇后都出自富察氏,但是两个人只是姓氏相同。 ![]() 身份,出身,家族,地位全部天壤之隔。 所以孝贤皇后是乾隆的嫡福晋,是后来名正言顺的皇后。而哲悯皇贵妃最初也只是以侍妾格格的身份,成为乾隆潜邸时期众多小妾之一。 可以说在乾隆后期册封的嫔妃中,如果当时的哲悯皇贵妃还活着,那么她的出身,将是乾隆后宫中,出身最低的妃子。 可见哲悯皇贵妃的出身有多低。 所以哲悯皇贵妃凭什么后来者居上? 在雍正还活着的时候,富察氏通过选秀进宫成了宫女。 满清时期的宫女,要么二十五岁之后出宫自行婚嫁。要么被赐给皇亲国戚,成为侍妾格格。要么被皇帝本人看中成为嫔妃。 富察氏就属于第二种,被雍正赐给了弘历。 这一年弘历15岁。 为什么雍正会把富察氏赐给弘历?因为乾隆15岁到了可以成婚的年纪,需要试婚格格。而富察氏就是雍正为弘历选择的第一位侍妾。 按照这个身份来讲,富察氏本身要比弘历大上几岁。 ![]() 在富察氏到弘历身边两年后,弘历正式大婚,迎娶了富察氏为正妻嫡福晋。也就是后来的孝贤皇后。 彼时弘历的后院,有很多女人,像是后来后宫中的淑嘉皇贵妃,纯惠皇贵妃,婉贵妃,愉贵妃。以及弘历的第二任继后,挥发那拉氏。 弘历的女人变得越来越多,但是很显然弘历是个念旧情的人,因为依旧是富察氏这个侍妾,生下了弘历的第一个儿子永璜,压了正妻富察氏一头。 三年后,富察氏再次为弘历生下女儿,只是刚生下就夭折了。 凭借着这份宠爱,一旦弘历成为皇帝,那么富察氏怎么也会是一个妃子? 只是富察氏少了一份运气,因为她在雍正13年的七月初三病逝。 富察氏没有见到弘历登基的样子。没有活到自己成为妃子的时候。 50天之后。雍正皇帝驾崩,宣布弘历成为新任皇帝。 弘历继位后,下旨分封诸位潜邸女人。 嫡福晋富察氏成为皇后。侧福晋高佳氏成为贵妃。侧福晋挥发那拉氏成为娴妃。侍妾格格苏氏成为纯嫔。侍妾格格金氏成为贵人。而早逝的侍妾格格富察氏,追封为哲妃。 弘历在登基之前病逝的女人很多。可是只有富察氏得到了追封。可见弘历对她是有所偏爱的。 而且哲妃的追封仪式,是按照皇贵妃的规格来举行的。 ![]() 可见哲妃死的真的有点早,要不然后宫一定有她的一席之地。 本来富察氏的故事也就到此为止了,可是谁让富察氏有一个好儿子。 弘历的庶长子永璜在18岁的这一年,乾隆再一次追封富察氏为哲悯皇贵妃,理由就是哲妃孕育了皇长子。 乾隆13年,皇后富察氏病逝。 4年后,乾隆17年,皇帝的裕陵终于完工。而同时入葬裕陵的,是已经去世的孝贤皇后富察氏,哲悯皇贵妃以及慧贤皇贵妃。 按照时间来计算,哲悯皇贵妃和弘历在一起的时间也不过十年。 可是就是这十年,让乾隆念念不忘。 为什么说哲悯皇贵妃死的早是一件好事呢? 因为永璜在皇后富察氏的葬礼上,没有表现的过于悲伤,被乾隆当众斥责,导致永璜早逝。 如果彼时哲悯皇贵妃还在世,只怕也会被乾隆迁怒,失去曾经的美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