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杜甫的爱情以及写给妻子的6首经典诗作:门当户对“先婚后爱”,颠沛流离不离不弃,“生同衾死同穴”一生一世一双人!

 一卷诗书慰风尘 2025-04-23 发布于山东

杜甫的爱情,不似李白“千金买醉”的浪漫,亦非陆游“红酥手”的凄美,而是将深情融入柴米油盐的坚守。他与杨氏的爱情,突破了“夫妻本是同林鸟”的俗谚,在颠沛流离中坚守“生同衾,死同穴”的誓言,成为古典文学中“贤妻”与“笃夫”的典范。在动荡时代里,以微弱而坚定的光芒,照亮了中国古代爱情史的一隅。

一、门当户对的“先婚后爱”

杜甫出身京兆杜氏,杨氏来自弘农杨氏,两家均为当时名门望族。开元二十九年(741年),29岁的杜甫(712-770)与19岁的杨氏在父母安排下成婚,属于典型的士族联姻。

杨氏不仅出身名门,更兼具聪慧、坚韧与贤淑。她理解杜甫“致君尧舜”的政治抱负,甘愿从闺秀变为“野蔬充膳”的主妇,成为杜甫一生最坚实的后盾。

二、乱世中的相濡以沫

安定相伴期(婚后至安史之乱前)

新婚初期,杜甫家境尚殷实,二人常同游山水,杨氏为杜甫生儿育女,操持家务,助其专注仕途。

战乱分离期(安史之乱爆发)

杜甫为谋出路奔赴灵武,途中被叛军俘虏,困于长安;杨氏则带子女逃往鄜州羌村,在“野鼠窟穴”般的环境中独立支撑家庭。

杜甫望月思亲,写下《月夜》:“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以妻子月下独望的想象,寄托双向思念。

团聚共居期(漂泊西南)

杜甫脱险后,携家辗转至成都,在友人严武资助下建草堂,度过四年短暂安定。诗中“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勾勒出乱世中难得的温馨。晚年漂泊荆楚,杨氏始终伴其左右,甚至协助采药、街头卖药以维持生计。

三、含蓄而深沉的诗意告白

“老妻”之称:杜甫诗中多次以“老妻”代称妻子,非指外貌,而是历经沧桑后的相濡以沫。如“老妻忧坐痹,幼女问头风(《遣闷奉呈严公二十韵》)”,道尽病痛中的相互扶持。

月夜寄情:《月夜》借妻子视角抒情,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婉约,融入“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的期盼。

生活细节:从“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睹我颜色同(《百忧集行》)”的淡然,到“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的劫后重逢,杜甫以白描手法记录婚姻日常,却字字含情。

本人精选6首杜甫有关描写妻子的经典诗作,一起去看下吧!

1

月 夜

  杜甫〔唐代〕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名句译文:蒙蒙的雾气沾湿了你的鬓发;清冷的月光使你的玉臂生寒。

此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被困长安时所作的一首怀妻之作。那时,杜甫因战乱与妻儿分离,自己孤身被困,而妻儿则远在鄜州。诗中,杜甫没有直接抒发自己的思念,而是想象妻子独自望月的情景,那份孤独与凄凉,让人动容。他遥想小儿女不解母亲思念之苦,更添几分心酸。杜甫用“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描绘出妻子月下伫立的形象,深情而细腻。全诗情感真挚,展现了杜甫对妻子深深的爱与眷恋,以及对团聚的渴望。

2

羌村三首·其一

  杜甫〔唐代〕

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

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

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

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

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

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

名句译文:妻子和孩子们没想到我还活着,愣了好一会儿才喜极而泣。

此诗是杜甫历经战乱,与妻儿久别重逢后的真情流露。诗中,“峥嵘赤云西”描绘了夕阳西下之景,也暗示了诗人归家的不易。“妻孥(妻子和儿女)怪我在”,一个“怪”字,道出了家人对诗人突然归来的惊喜与难以置信。战乱中,生死未卜,重逢如同梦境。妻子从最初的惊愕,到泪眼相对,再到夜深秉烛,夫妻相视如梦寐,那份劫后余生的庆幸与深情,让人动容。杜甫用平实的语言,记录了这一感人瞬间,展现了他对妻子深沉的爱,以及对家庭温暖的珍视。

3

江 村

  杜甫〔唐代〕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名句译文:相伴多年的妻子正在纸上画着棋盘,年幼的儿子敲弯了钢针要做成鱼钩。

此诗是杜甫在成都草堂时所作,彼时他暂得安宁,这首诗便透着一股闲适与满足。诗中,“清江抱村流”,景色清幽,燕鸥自在,好一派宁静之景。而家里呢,“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老妻在认真地画着棋局,年幼的儿子在做鱼钩,这份日常里的陪伴,平淡却温馨。杜甫看着这一切,心里满是踏实。有老妻在旁,有孩子嬉闹,还有故人接济,他觉得此刻已足够美好,没啥更多奢求。这诗里,藏着杜甫对老妻深深的依赖与爱意,岁月静好,不过如此。

4

进 艇

  杜甫〔唐代〕

南京久客耕南亩,北望伤神坐北窗。

昼引老妻乘小艇,晴看稚子浴清江。

俱飞蛱蝶元相逐,并蒂芙蓉本自双。

茗饮蔗浆携所有,瓷罂无谢玉为缸。

名句译文:风和日丽的早晨,我身着布衣,深情地牵引着老妻乘上小艇,在浣花溪上鼓棹游赏,清澈的溪水在阳光下荡漾着波光,不远处,孩子们在水里无忧无虑地洗澡嬉戏。

此诗开篇便见杜甫独坐草堂北窗,北望间满是漂泊之愁与伤神之感。随后,笔锋一转,他带着老妻乘小艇,看稚子在清江嬉戏,一幅天伦之乐图跃然纸上。蝴蝶双飞、芙蓉并蒂,自然之景映照出他内心的宁静与满足。末了,他以瓷坛饮茶作结,看似平常,实则深意满满——曾经追求仕途显达的他,如今已淡泊名利,安于田园。全诗直抒与借景相融,含蓄中道尽人生价值观的巨变,那份对家人的深情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令人动容。

5

百忧集行

  杜甫〔唐代〕

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

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即今倏忽已五十,坐卧只多少行立。

强将笑语供主人,悲见生涯百忧集。

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睹我颜色同。

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

名句译文:一进家门,依旧四壁空空,家无余粮,一贫如洗。老夫老妻,相对无言,满面愁倦之色。

杜甫回忆年少时像小黄牛般健壮活泼,上树摘梨枣不知疲倦。可一转眼,他已五十岁,身体大不如前,生活满是忧愁。家里穷得叮当响,四壁空空,老夫老妻,相对无言,满面愁倦之色。更揪心的是,他把童心少年与痴儿对比,自己年少不愁吃穿,如今儿子却饥饿难忍,啼叫怒索。在这苦日子里,老妻没抱怨,默默相伴。杜甫写这诗,既叹时光匆匆,又感生活艰难,更谢老妻不离不弃。这份相濡以沫的情分,比什么都珍贵。

6

飞仙阁

  杜甫〔唐代〕

土门山行窄,微径缘秋毫。

栈云阑干峻,梯石结构牢。

万壑欹疏林,积阴带奔涛。

寒日外澹泊,长风中怒号。

歇鞍在地底,始觉所历高。

往来杂坐卧,人马同疲劳。

浮生有定分,饥饱岂可逃。

叹息谓妻子,我何随汝曹。

名句译文:叹息着对妻子说:我为什么要让你们跟着我受苦呢?

此诗描绘了翻山越岭的艰难旅程。山路狭窄如秋毫,栈道高耸入云,梯石结构虽牢,但万壑疏林、积阴奔涛,让人心惊。寒日淡泊,长风怒号,更添几分凄凉。歇鞍地底,才觉所历之高,人马皆疲。杜甫由此感慨,人生有定分,饥饱难逃。最后,他叹息着对妻子说:“我何随汝曹”,既有对妻子一路相伴的感激,也有对让妻子跟着自己受苦的自责。这份在艰难中依然牵挂、心疼妻子的深情,读来让人动容。

备注:文章/资料皆为个人整理学习用,如有错误,欢迎指正,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