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仲愚老师是四川中医杰出代表,因其独特且有效的诊疗和取穴方式备受推崇,创立的杵针疗法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医界影响深远。之前提到了十八奇穴、十鬼穴和北辰穴,又在病案提到用耳八廓治疗耳鸣,很多小伙伴在问是什么,今天说一下李仲愚老师的耳八廓,又叫耳廓八阵。耳鸣耳聋虽然病机复杂,但病位只要在耳,一般情况下固定局部取穴。大家知道对于耳鸣耳聋的常规局部取穴是听宫、听会和翳风。而老师将耳廓八阵杵针改为针刺,我们临床上发现效果也非常好,现以《杵针治疗学》和《川派中医名录李仲愚》作为蓝本阐释。所谓八阵穴,听名字就晓得是兵家用语,孙子兵法有《八阵》的专篇,讲“因地之利,用八阵之宜”,八阵穴就是道家的讲究,以一腧穴为中宫,中宫向外的一定距离为半径,画一个圆,把这个圆分为八个等份,即天、地、风、云、龙、虎、鸟、蛇,与八卦相应为乾、坤、坎、离、震、艮、巽、兑,形成八个穴位。杵针里面有很多的八阵穴,他们就是一系列的组穴,根据部位不同所治病症不同,比如:泥丸八阵改善头昏、耳廓八阵改善耳鸣耳聋、大椎八阵改善颈椎病,神阙八阵用于减肥,至阳八阵补肾助阳...而背部根据天地人三才又可分为: 天元八阵(上背部):至阳穴以上风府以下,排列八阵,治疗咽喉、头顶、项、心肺、胸膈、气管、食道之疾病。人元八阵(背中部):即至阳至命门段排列八阵,治疗肝胆、胃肠、胰脾诸病。地元八阵(下背部):即命门至长强段排列八阵,治疗肾、膀胱、盆腔、前后阴之一切病症。所以八阵穴只是一种思路,并不是说除了以上这些组穴就没有八阵穴了,而是灵活多变,不仅可以在头面上,背部督脉,腹部任脉上布阵,还可以在俞募穴、原络穴、阿是穴上布阵,只要临床辩证准确,此理法可灸可刺,效果也很好。耳八廓是针对耳部疾病的八阵穴改进疗法,其核心在于“以耳为中心,组穴围刺”,利用局部取穴疏通耳周气血。 1. 穴位组成 :耳前三穴:耳门、听宫、听会耳后五穴:后耳门、后听宫(李仲愚命名)、角孙、翳风及耳后沟扇形排布的针。 (注:实际操作中会根据病情调整针数,耳前或耳后均可简化为2-4针。)2. 作用机制耳周密集分布着与听觉、平衡相关的经络(如三焦经、胆经),如李仲愚医案里记载就是用于治疗梅尼埃病。 八穴联合能: 疏通耳窍气血,改善局部循环; 调节脏腑功能,针对肝肾亏虚、痰火上扰等耳鸣根源; 配合杵针或针刺,增强“气至病所”的效应。 在优势方面,围刺法能更快的调动气血,相比传统取穴(仅听宫、听会、翳风),耳八廓扩大了刺激范围和程度,形成“立体针阵”,尤其适合病程较长、虚实夹杂的顽固性耳鸣耳聋。
温馨提示:穴位疗法仅为科普,严重疾病请及时就医。日常保健可揉捏耳轮:食指拇指捏住耳廓,上下搓揉至发热;点按耳周:重点按压耳门、听宫、翳风等穴,每穴按压10秒,循环3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