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点解读】美陆军在“会聚工程”中验证“小时级”电子战反应链

 铁马冰河雄关 2025-04-23 发布于北京

智武防务

图片

NEWS

美陆军在“会聚工程”中

验证“小时级”电子战反应链

图片

美国陆军第11网络营Bravo连(Bandits)参加了2025年1月和2月的国家训练中心第25-03轮训,完成了数月的驻地训练

美国陆军近期在加州国家训练中心举办的“会聚工程”(Project Convergence,也有译为“融合项目”)-“顶石5”(Capstone 5)演训中,对多项新兴电子战概念和能力进行了系统测试。这一演习不仅验证了前沿技术,还推动了美陆军电子战体系的快速整合和实战转化。演习的核心目标是提升电磁频谱感知、目标识别、效应生成与战场部署的速度和效率,以应对未来高强度、多域、大范围作战环境中对电子战能力的迫切需求。

1

动员广泛

本轮测试由美陆军网络司令部(ARCYBER)牵头,涵盖多个协作单位,包括美陆军网络技术创新中心实验室、第11网络营、陆军网络卓越中心、重编程分析团队、电子战与网络项目经理办公室(PM EW&C)、网络与太空项目经理办公室、C5ISR中心以及“全域感知跨职能小组”等。演习的重点聚焦在“电磁支援活动”上,尤其是信号的感知、截获与处理能力,目标是通过调整检测器配置,改进数据流与处理流程,提高对复杂电磁环境的适应性。

此次演习采用了包括“陆基分层系统·单兵背负版”(TLS-Manpack)在内的多型平台和装备。该系统是美国官方几十年来首个为步兵提供在运动中实施电子攻击和方向探测能力的正式项目。部队还测试了商业化系统与经过改装的软件定义无线电,以实现多平台电子干扰任务的快速部署。

2

模块化+快响应

虽然重心放在电磁支援上,但演习同样涵盖了电子攻击(EA)与电子防护(EP)两个关键分支。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美国陆军首次验证了从任务请求、打击方案生成到部署执行的“24小时电子攻击响应周期”,显著提升了非动能打击的作战节奏。为实现这种快速响应能力,美陆军提出并实施了“模块化任务载荷”(Modular Mission Payload)“电子战重编程生态系统”(EW Reprogramming Ecosystem)两大支柱概念。模块化任务载荷是一种不同的能力实现方式,从以平台为中心转变为以有效载荷为中心,强调通过标准化接口将打击能力加载至多种平台,几乎不需要操作员进行集成,可实现“即插即用”。

“射频数据试点项目”(RF Data Pilot)是此次演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电子战重编程生态系统建设,美陆军试图通过该项目确定在战场上实现快速重新编程所需的能力。该项目的任务是验证在前线快速感知、分类和响应未知信号的能力。项目团队成功展示了通过战场感知将信号数据上传至作战任务系统,并由“快速效应生成建制”(Rapid Effects Generation Enterprise)在几天内开发出全新干扰技术并部署到多个电子战系统的完整流程,使系统具备自动表征和分类以前不具备的异常信号的新功能。当发现一个不在部队已知能力库中的信号时,以前可能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来处理和分类,以制定应对措施,而美国军方正在致力于构建一个支持快速识别、分析与推送新干扰技术的闭环机制,将原本可能需数月的信号分析和对抗措施开发压缩至数小时,甚至可在前沿单位完成。这一成果被认为是美国陆军提升电磁频谱态势感知和非动能打击速度的关键里程碑。

3

持续推进深化应用

美陆军网络司令部司令玛丽亚·巴雷特中将表示,该试点项目在标准构建、政策建议与实战需求适配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经验,验证了陆军当前的发展路径,为未来大规模作战提供了坚实的非动能基础支撑。

接下来,美国陆军将继续推进上述概念在部队中的深化应用,完善电子战重编程体系,推动模块化任务载荷机制的全面落地。预计在即将举行的“网络试验25”(Cyber Quest 25)中,业界将有机会在近似实战的环境中展示其在电子战领域的快速评估、能力生成与跨平台部署能力,从而推动全军电子战作战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4

智武研判

“会聚工程”是美陆军近年来最具代表性的“长矛型”战略实验平台之一,其在非动能作战领域展现出强烈的前沿突刺意图。通过该项目,美军正系统性验证多项先进技术与概念,试图构建一个具备快速发现、快速决策、快速打击能力的下一代电子战体系。尤其是在“射频数据试点项目”中实现的信号感知与干扰手段的“小时级”闭环处理,显示出美军在非动能领域加速突破的明显态势。然而这种技术与思维上的跃进,能否真正转化为战斗力,还需跨越制度与采办机制的“盾牌效应”。长期以来,美陆军在装备研发和技术采办方面惯于谨慎推进、步步为营,导致许多先进构想难以从试验场走向战术单位。如果不能打破这一结构性瓶颈,项目所带来的“长矛效应”将难以在实战层面有效释放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