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东作家||【曹州牡丹甲天下】■郭卫东

 齐鲁文学 2025-04-23 发布于山东
作者简介

郭卫东,笔名石头,梁山人,大学文化,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青年诗人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齐鲁文学社签约作家、宁古塔杂志社签约作家。已发表诗歌、散文、小说、新闻、通讯等约300万字。作品发表至《诗歌月刊》《青年博览》《打工杂志》《人民公安报》《山东广播电视报》《山东法制报》《人民权利报》《寿光日报》《济宁日报》《菏泽日报》《警钟长鸣报》《作家文学》《天府散文》《济宁文学》《鲁南文学》《鲁西诗人》《齐鲁文学》《江西作家》《三秦文学》《青年文学家》《千秋诗刊》《奉天诗刊》《北国作家》《中国人民诗刊》《世界文学报》等。2005年出版个人诗歌选集《漂泊的思绪》一书、2013年主编出版书画集《曹州书画百家赏析》一书。

曹州牡丹甲天下【原创】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刘禹锡这首《赏牡丹》,生动描绘出牡丹倾国倾城的绝美风姿。而在菏泽,这片被称为“曹州”的土地上,牡丹的绚烂与华贵更是展现得淋漓尽致。

菏泽牡丹,品类繁多,令人叹为观止。如今,菏泽牡丹已涵盖9大色系、10大花型、1308个品种。其品种特色各异,有的花大如盘,展现出磅礴大气之美;有的娇小玲珑,恰似娇羞少女。色彩方面,有的鲜艳夺目,如燃烧的烈火;有的素雅清幽,仿若静谧的月光。“掌花案”花开似火,为红色之魁,那热烈的色彩仿佛能点燃整个春天;“梨花雪”开若梨花,雪白一片,称白中之冠,恰似银装素裹的世界,纯洁无瑕;“姚黄”金楼千层,世称花王,金黄璀璨,高贵而庄重,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辉煌。这些品种,不仅是大自然的神奇杰作,更是菏泽人民智慧与心血的结晶。

正如李白所赞:“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菏泽牡丹的美,足以令世人倾心。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皆为牡丹忙。在这二十日的花期里,菏泽城仿佛被牡丹的魅力所笼罩,沉浸在一片花的海洋中。人们纷纷走出家门,涌向牡丹园,只为近距离感受那国色天香带来的震撼与感动。

牡丹花语,赋予了这种花卉深厚的文化内涵。在中国文化中,牡丹象征着富贵、繁荣和爱情。它硕大的花朵,寓意着繁荣昌盛;缤纷的色彩,代表着生活的丰富多彩;高雅的香气,象征着美好的品质。在菏泽,牡丹花语更是深入人心,它不仅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象征着这座城市的繁荣与昌盛。每一朵绽放的牡丹,都是对幸福生活的赞美,对未来的期许。

谷雨三朝看牡丹,“网络顶流”银丝贯顶谷雨前后花开菏泽,吸引着广大“爱花人”。银丝贯顶的花期约10天,比一般的牡丹花期长3天左右。另外,这种牡丹花香独特,花瓣呈菊花状,别具一番韵味。除了这棵植株较大的银丝贯顶外,菏泽还有多棵植株较小的银丝贯顶,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菏泽的牡丹园里,游客们穿梭于花丛之间,或驻足观赏,或拍照留念,尽情享受着这视觉的盛宴。孩子们在花丛中欢笑奔跑,老人们则在一旁悠然自得地欣赏着美景,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而那些辛勤的园丁们,他们用自己的双手精心呵护着每一株牡丹,为这片花海的绽放付出了辛勤的努力。

菏泽牡丹的繁荣,离不开菏泽人民的传承与创新。他们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积累种植经验,培育出越来越多的优良品种。同时,他们还将牡丹文化融入到城市的发展中,通过举办牡丹文化节等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菏泽牡丹。如今,菏泽牡丹已经成为了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和投资者。

“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竞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皮日休的这首《牡丹》,恰如其分地形容了菏泽牡丹的绝世风采。曹州牡丹甲天下,这不仅是对菏泽牡丹的赞美,更是对菏泽人民勤劳与智慧的肯定。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菏泽牡丹将继续绽放光彩,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和感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