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些问题真的是娃娃长大了就能理解了吗——小熊观察

 外面都有啥 2025-04-23 发布于四川
长大了,你就知道了……
以后,你就知道了……
当你……时候,你就理解了……
这些话是不是非常的熟悉呢,我以前也是常常听我的长者,或者那些以长者的口吻和我这样讲。
现在呢,更多的是听身边的家长朋友们在对着孩子讲,当然也有对着我讲的。
有些事情,的确如此,长大了自然就明白了,因为见得多了,识得也就广一些了,那么理解事物的能力也就见长了,以前不明白的事情,可能就慢慢理解了。
好嘛,我尝试来说几个看起来,似乎大家伙儿小时候不明白,长大了已经明白了的事情吧。
1:光这种非常常见的事物,它为什么在任何介质中都是速度最快的呢?
2:为什么加(减)法要求单位一致才能够相加,乘(除)法却可以不同单位一起运算呢?
3:时间到底是什么呢?
4:金子和玻璃,都是硬的,为什么一个透明一个不透明哟?
……
这些都是非常常见的一些概念吧,现在能够理解吗,关键是无论你是否理解,有想去理解它的兴趣和欲望吗,这才是最重要的。
一个孩子,他走在路上,会东张西望,这问那问,这摸摸,那碰碰,越长大,他们是对周围这一切都理解了,所以不再希望去认知了吗,还是其实也没有理解,却只是熟视无睹了呢?
这些时间,我在和孩子们讲几何的维度,讲零维的点;讲一维的线(其实也只是直线,曲线嘛,其实也需要时间去理解的。);讲二维的面(平面,也不是曲面。);其实在这里我要说一下,维度,并不只是用来描述空间的。比如,以后学了向量,那么,性别、温度、力……都可以是维度哈。
在描述一维的线的时候,需要用到长度的单位,那么,国际单位制的米是哪里来的呢,现在它是怎么定义的呢,这些看起来应该知道的问题,其实绝大多数的成人,是不知道的。不信就去问问deepseek,看看它的回答是不是你理解的样子吧。
那么,面积也是这样子的,它为什么是两个长度的相乘呢?嗯,不是我问的问题奇怪,而是这些看似简单的概念,我们一直是从小学背下来的,就再也没有更新过对它们的认知。这就是说,不是长大了,我们自然就理解了,而更多的是,我们根本就不在意它到底是嘛意思,虽然,我们依然没有理解。
为什么这个世界上有卖998的,装了三颗号称能量超强的水晶的矿泉水,卖得便宜一点的矿泉水则号称他们的瓶子里含了水晶的原料。那些喝的人,是真的有钱烧的,还是真的认为喝下去的水,因为含了普通砂子一样的原料,就能量超高了?我倒是认为,他们可能连水晶是啥都不知道更靠谱一些吧。
要知道,不少人都认为所谓的水晶能量超高呢,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根本不去思考啥是能量这样的小时候就没有理解的概念。
至于什么,水晶的能量来自到它的磁场,它内部强大而纯净的磁场能够消除周围的有害磁场,从而净化主人周围的环境,增加使用者的智慧,从而让主人与宇宙磁场发生共振。
嘿嘿……
讲笑话就,或者这些是段子就算了,关键是这些看起来高大的紧的理论是许多也深信星座、血型、八字……,他们可真的太多了。
这就是我为什么一直在努力去尝试让孩子们从小就更深入一些去理解这些看似普通的概念。
今天早一点点到的两个孩子,在分享关于人面熊的故事,淆淆害怕到抱着我的胳膊才敢去上厕所,打水也要找大豆豆一起才去。
他说,这可是真的存在的,不信去抖音看呀,家人们也告诉他人面熊是真的有哦。
后来的孩子们听到这个话题,所以,今天的提问环节就全是关于人面熊到底是不是存在的了。
我告诉孩子们,我没有见过人面熊,也没有听过人面熊,更加不会通过抖音去确定人面熊的存在。那么,怎么才能够知道它是否是真实的呢,那么去查询权威的资料,哪怕是问DEEPSEEK也成。
我问了一下它,它告诉我:人面熊仅存在于文化、传说或虚构作品中,并无科学证据支持其真实存在。
嗯,关注身边的话题,也是非常好的,要是能够厘清这些话题,是事实还是文化这是非常重要的。
今天的主题是面积,对于面积的认知,已经进行了两次了。那么就更进一步吧。我先问孩子们一个关于长度的问题:那就是他们的身高。他们的回答,我写在黑板上了。
当我问,他们回答的这些数字,它们最后一位数字代表的是多长的时候,有孩子说是米,有孩子讲是毫米,也有孩子讲是分米,当然也有讲厘米的。
我又问,那个一米二,这里的二是指多少呢,就只有两个孩子正确回答出了是20厘米。
是呀,我们平时讲话,还真的是没有把单位讲出来呢,大家默认都知道吧。
我发现原来用一个立方体有一些为难孩子们的时候,就换成这样一个简单的正方形了。
孩子们有回答,40厘米的,有回答10的,有回答20厘米的,也有两个孩子正确回答出100数字的,完全正确的回答了100平方厘米的孩子,只有一个。
我随嘴了一下我们的陆地面积,发现,没有一个孩子知道。好吧,记录一下吧。那么孩子们的面积到底是怎么学的呢?
嗯,就是这样学的,背进制。啥意思,家长都知道呢。
那么,当看到这些数字代表的是面积的时候,也就不用惊㤉了,因为这些单位是背的,它到底表示的是啥,长大了就明白了吧。
这些不带单位的计算,最后也没有单位的数字计算,也是非常正常的小学生方法。
那么,等式两边,一边有单位,一边没有单位写出来,也是不违和的,因为等式的意义,也是需要慢慢理解的。
同一个问题,在不理解的情况下,能够算对吗?
看到了吗,1厘米的确是10毫米,所以,10厘米就是100毫米,这没有错,那么,100*10是什么意思呢,我问过他,他说,把一个边换成毫米呀,那么另一个边呢,他说和那个边没有关系。
这里,就是顶上,就不算,直接调用记忆,那就是100平方厘米等于1000平方毫米,这多简单呀。这就是记忆的力量。还有,小学生习惯于把单位用一个括号装起来,他们不明白括号原来是注解的意思。所以,我问他,为什么10*10会等于100平方厘米的时候,他说这是老师讲的。
有孩子问我,为什么单位右上角会有一个2,我说那是因为两个相同单位相乘的简写,他说,单位还可以相乘呀。
是的,这就是问题的所在,单位本来就应该在计算里面,没有单位的计算,到底是在算什么呢,如果讲得清楚,孩子们还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不然,他们可能要到许久才理解无论是数学还是物理,以及化学、生物、地理,他们的计算里面,单位其实是比数字的计算更加重要的呢。
看到孩子们实在算不出第三问,那么,我就把第四问提出来吧,当个提示。
那么,1000平方米是怎么得到的呢?
尝试让孩子把自己理解的内容向别人讲一讲,也许在讲的过程中,他强化了自己的理解,或许他能够发现自己其实也没有理解深入。
无论如何,只要不重复去做同一个讲解,那么就是一种非常好的发现自己问题的机会。
出门的时候,有人向我推送这个。朋友们,来看看这些看起来不错的说词,它们的问题在哪里呢,我显然不是这把镰刀的目标。
嘿嘿,我想到了那句遍布成都或者讲许多大城市的一句话:不吸氧活不了,不吸氢活不好!
长大了,真明白了。才不会在遍布虚空的镰刀下被割得拍大腿之后,还要拍心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