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这个承载着人类文明密码的特殊符号,自贝壳、布帛到金银铜币,从雕版印刷的纸钞到数字时代的加密货币,始终是丈量文明进程的标尺。当我们展开世界地图,每个国家的法定货币都像一张镌刻着密码的立体名片——埃及镑背面隐藏着法老王朝的象形文字,挪威克朗上跃动着维京船的青铜光泽,斐济元中深藏着南太平洋岛国的鲸鱼牙传说。这些流通于市井的金属与纸张,不仅是经济活动的血液,更是国家记忆的活体化石,在每一次交易流转中,都在无声讲述着关于权力更迭、文化碰撞与技术革命的千年史诗。 芬兰马克 芬兰马克(Markka)是芬兰于1861年至2002年间欧元流通前使用的法定货币,1马克相等于100芬尼(penni),1欧元相等于5.94573芬兰马克。 芬兰原属瑞典,拿破仑一世与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缔结《蒂尔西特条约》(1809年)后划归俄国。1809年,芬兰成为俄罗斯帝国的一个大公国,享有一定的独立。两年后,芬兰中央银行于1811年诞生。1812年,开始发行“戈比”纸币,与瑞典货币同时通行,直到1840年,俄芬卢布才彻底取代瑞典货币。 芬兰于1860年创立了第一个专门货币单位马克。先以白银、后以黄金(自1877年起)作担保的马克,于1865年终于替代了卢布。经地方当局批准,芬兰银行于1886年获得发行钞票的专利,并于1889年开始发行马克纸币。芬兰马克对黄金的可兑换于1915年停止执行。芬兰于1917年宣布独立。根据宪法第73节的规定,芬兰银行被置于议会任命的“监理会”的监督之下。芬兰于1926年重新接受金本位,于1931年彻底放弃。 芬兰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创始国之一(1948年加入该组织)。芬兰马克于1957年成为可兑换。为顶住通货膨胀的压力,1963年通过货币改革,发行币值等于100旧马克的“新马克”。在放弃布雷顿森林体系后,芬兰马克挂靠一套组合货币(1977年),随后(1991年)又单方面与埃居(欧洲货币单位)挂靠。 芬兰于1996年接受欧洲货币体系的汇兑机制。 ![]() 芬兰马克 刚果法郎 刚果民主共和国(The 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Congo,DRC),面积234.5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西部,赤道横贯其中北部,简称刚果(金)。二十世纪曾一度改称“扎伊尔(Zaire)”。刚果民主共和国所使用的货币称为刚果法郎。先流通的面值有10、20、50、100、200、500、1000、5000、10000、20000十种。 刚果法郎是刚果民主共和国的流通货币。 货币编号CDF。辅币单位为分,1法郎=100分。 刚果法郎在比属刚果时期和刚果独立到1967年这段期间曾经发行过;1967年被扎伊尔替代;1997年后再度成为刚果民主共和国的流通货币。 ![]() 刚果法郎 古巴比索 古巴比索(Cuban Peso)是古巴共和国的法定货币,由古巴中央银行——古巴国家银行发行。古巴纸币原有十种面额:即1、3、5、10、20、50、100、200、500、1000比索。 2021年起,古巴比索成为古巴共和国的唯一法定货币 1914年11月7日,古巴比索钉住美元,并与美元等值。从1961年开始,古巴比索钉住英镑。1974年古巴比索不再钉住英镑。1978年6月15日,古巴比索开始浮动。 80年代以来,古巴比索随着美元经历的一个大起大落过程亦不断发生变化。1980年底古巴比索汇率为1美元合0.7045古巴比索,1990年底为1美元合0.797古巴比索。 1993年前后,古巴政府开始允许美元在古巴国内直接流通,方便了政府回笼美元。此后,美元与古巴比索的比价一直维持在1比26的水平上。2005年前后,古巴禁止美元流通,必须使用可兑换比索。该比索与古巴比索不同,相当于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外汇券,2005年之前与美元的比价一直为1比1,即相当于美元。2005年后,由于美元不能流通,外国人或古巴人持有美元必须以1美元兑0.8可兑换比索的价格兑换后才能消费。相当于古巴可兑换比索升值20%。 古巴有多级市场,古巴比索和可兑换比索消费场合有所不同。古巴人多持供应券用古巴比索消费,外国人在古巴一般必须用可兑换比索消费,实际成本很高。 2020年12月10日,古巴国家主席迪亚斯-卡内尔宣布,古巴将于2021年正式启动包括货币和汇率并轨在内的货币改革进程,古巴比索成为古巴法定的唯一货币。 ![]() 古巴比索 圭亚那元 圭亚那元(Guyanese dollar)是南美国家圭亚那的法定货币,ISO 4217的货币名称为GYD。币值为 1、5、10、25、50、100分。 ![]() 圭亚那元 哈萨克斯坦坚戈 哈萨克斯坦坚戈(哈萨克语:теңге,俄语:тенге,英语:tenge,中文又名探戈,腾格,ISO 4217代码:KZT),是哈萨克斯坦货币,1993年11月开始使用,取代原来的俄罗斯卢布。 993年11月开始使用,取代原来的俄罗斯卢布。坚戈一词在突厥语族语言中意义多为一系列的衡量,其词源相当于汉语的“等”或“戥”。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国家银行于2006年批准撤销1993年发行的纸币1、3、5、10、20、50坚戈的市面流通权,上述纸币的兑换已于2012年11月14日完成。 ![]() 哈萨特斯坦坚戈 韩币 韩币(KRW)是大韩民国法定货币,基本单位是韩元。 韩国的货币单位为“원”,汉字写作“圆”或“元”,拼音以“WON”表示(₩)。有时候亦沿用旧称“円”(원,Won)。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4217订定其标准代号为KRW。 韩币有纸币和硬币两种。纸币有1000韩元、5000韩元、10000韩元、50000韩元四种,易于根据纸币上面印的历史人物和颜色加以分辨。现流通的硬币有10韩元、50韩元、100韩元、500韩元四种(10韩元是最小单位)。 由于韩元汇率高,故1元、5元硬币2001年2月起停止流通。2009年6月23日韩国央行韩国银行发行面额为5万韩元(约合40美元)的钞票,这是该国迄今为止发行的面额最大的钞票。常用读音“WON”“HUAN”为古时候韩币读音用法。 ![]() 韩币 吉布提法郎 吉布提法郎是吉布提共和国的法定货币,1吉布提法郎=100分。 ![]() 吉布提法郎 吉尔吉斯斯坦索姆 吉尔吉斯斯坦货币是索姆(吉尔吉斯语:Кыргыз сом,俄语:Кыргзский сом,ISO 4217代码:KGS)是吉尔吉斯共和国的法定货币,1索姆可分为100提因(тыйын)。索姆在1993年5月10日起通用,以1索姆比200卢布的兑换率取代苏联卢布。 1993年,政府和吉尔吉斯银行分别发行1、10、50和1、5、20索姆纸币。在1994年发行新一系列面值为1、5、10、20、50和100索姆的纸币,第三套面值分别为1、5、10、20、50、100、200、500和1000索姆的纸币在1997年起发行。 ![]() 吉尔吉斯坦索姆 加纳塞地 加纳塞地是非洲西部国家加纳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Ghana)国家货币。 加纳货币为塞地【旧塞地(Ghanaian Cedi),原符号:¢,标准符号:GHC;加纳新塞地(Ghanaian New Cedi),ISO 4217,现行通用三位字母代码:GHS】。1美元合4.87塞地左右。 加纳1983年开始实行经济结构调整计划以来,经济改革收效较显著。1983年-1991年,财政连年无赤字,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通货膨胀率从123%降至18%。1994年5月,联合国取消加世界最不发达国家称谓。1995年继续实行企业私有化和贸易自由化,放松外汇管制,促进了非传统商品的出口。国际收支平衡有余,外汇储备增加。1996年经济持续增长,政府严格控制预算外开支,紧缩银根、全力治理通货膨胀,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经济形势仍较严峻 ,2007年7月3日加纳实行货币改革发行的新版塞地(代码GH¢)。跟旧塞地兑换率为1:10000,目前流通的新塞地面额为1、5、10、20、50塞地。 硬币币值有: 1/2、1、2.5、5、10、20、25、50比塞瓦 1GHC=100 pesewas(比塞瓦) 1 new cedi (C) = 100 pesewas ![]() 加纳塞地 当最后一枚硬币在掌心翻转,当二维码在屏幕上无声闪烁,货币的故事早已超越交易的本质,成为人类文明最细腻的注脚。它们或许是青铜器上斑驳的纹路,或许是区块链中跳动的字节,却在方寸之间凝缩着一个民族的信仰、一段历史的呼吸。从撒哈拉沙漠边缘的摩洛哥迪拉姆,到北极圈内冰岛克朗上喷薄的火山图腾;从阿根廷比索上自由起舞的探戈女郎,到日元纸币中浮世绘大师笔下的富士山影——每一枚货币都是文明的镜面,映照出人类对价值的永恒追问。 未来的货币或许将隐入虚拟的星河,但那些镌刻在金属与纸张上的记忆永不褪色。它们提醒我们:在财富流转的轨迹里,真正不朽的,是文明如何在交换中相遇,在信任中生长。当下一枚货币从指尖滑过,愿我们听见的不仅是数字的轻响,还有千万年人类史诗的低语——关于共存,关于创造,关于对未知世界的永恒丈量。 (货币的旅程从未终结,它只是以新的形态,携带着旧大陆的密码,奔向下一个关于价值的传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