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一位连续创业的朋友聊天,他说了一段让我醍醐灌顶的话: “普通人用本能活着,聪明人用规律赚钱,而高手却在对抗本能中超越规律。” 这句话让我瞬间理解了为什么有人能一边赚得盆满钵满,一边活得清醒通透。 今天想和大家掏心窝子聊聊: 为什么真正的高手,都在“顺着人性赚钱,逆着人性成长”? 1 顺着人性做生意:所有赚钱的事,都藏在弱点里。 有人说商业本质是交易,但我觉得还是太表象了, 更深一层的应该是需求,有需求才会有交易,商业的本质是满足需求。 而需求的源泉是人性底层原始的欲望。 你有没有发现? 那些年让我们疯狂下单的App、熬夜刷屏的游戏、甚至家里堆成山的智商税产品,背后都藏着一套精准的人性算法。 朋友公司曾开发过一款健身App,最初版本主打专业课程,结果用户留存率惨不忍睹。 直到他们做了三件事: 1. 给每天打卡的人发虚拟勋章,满足虚荣心; 2. 设置中断打卡即清零机制,利用损失厌恶原理; 3. 设计好友排行榜,激发攀比欲; 三个月后,日活暴涨300%。 这就是商业世界最底层的逻辑,谁能抓住人性弱点,谁就握住了财富密码。 拼多多的“砍一刀”,利用的是占便宜心理和社交捆绑; 星巴克中杯/大杯/超大杯的定价,玩的是锚定效应; 直播间的“最后3件库存”,激活的是稀缺恐惧。 但真正的高手,从不会停留在“利用人性”的层面。 某游戏公司CEO分享过一个细节, 他们曾设计过一套“充值越多爆率越高”的抽卡机制,数据极佳,但最终选择放弃。 当算法开始操控多巴胺时,商业就会变成毒品。 这让我想起Keep创始人王宁的话: “用游戏化设计让人动起来是本事,但让人真正爱上运动才是修行。” 2 逆着人性修自己:真正的高手,都在对抗本能。 如果你去翻商业大佬们的传记,会发现一个诡异的现象, 那些最懂人性弱点的操盘手,私底下活得像个“反人性”的苦行僧。 张一鸣的校友曾透露,这位字节跳动的创始人有个“变态”习惯, 每次遇到想刷的短视频、想点的外卖、想买的打折品,他会故意等15分钟再做决定。 算法越懂即时满足,创造算法的人越要练习延迟满足。 这种“对抗本能”的修行,在高手圈几乎是标配, 乔布斯常年吃单一食物、穿同一款衣服,把极简主义刻进DNA; 雷军至今保持“7-16-7”工作制,早7点到晚7点,每周7天。 有次在乌镇互联网大会上,我亲耳听到一位投资人吐槽, 现在最可怕的不是年轻人躺平,而是精英们比着'自虐’。 他见过凌晨三点在健身房撸铁的CEO,也见过在飞机上写代码的CTO,更见过把手机调成黑白模式防沉迷的00后创业者。 这让我想起心理学中的悖论生存法则:当全世界都在纵容本能时,能克制本能的人,反而成了最大的获利者。 3 商业是欲望的镜子,修行是灵魂的刻刀。 有人问:赚钱需要顺应人性,成长却要对抗人性,两者岂不是割裂? 王阳明在龙场悟道时想通的道理,放在今天依然震耳发聩: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真正的知行合一,是用入世的剑满足他人,用出世的刀雕刻自己。” 那些真正活明白的人,早把赚钱和成长熔成了同一把剑, 商业是认知的变现,你能赚到的钱,永远不会超过你对人性的理解深度。 修行是财富的基石,你能守住的业,永远取决于你对自己欲望的掌控力度。 张一鸣曾说:“创业最大的陷阱,是成为自己算法的奴隶。” 这句话藏着顶级高手的心法, 他们用商业系统放大千万人的“想要”,却用个人系统克制自己的“想要”; 他们设计产品时研究人性的弱点,却在管理自我时寻找人性的支点。 就像顶级剑客挥出的那一剑, 剑锋向外时,顺着风势借力打力; 手腕向内时,逆着惯性精准控刀。 所谓知行合一,从不是道德绑架式的自我感动,而是清醒地让商业照亮他人欲望的沟壑,让修行填补自己灵魂的裂缝。 这或许就是现代人最该参透的生存哲学, 用“我想要”的欲望开疆拓土,用“我不要”的清醒修建护城河, 最终在红尘与修行的撕扯中,长成一座他人拿不走、算法攻不破的城池。 4 顶级的智慧,是把“顺人欲”和“逆己心”拧成一股绳。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困惑, 顺着人性赚钱,逆着人性成长,这不是双重标准吗? 但真正的商业哲学家,早就参透了其中的奥义。 乔布斯堪称教科书级的案例, 他创造的iPhone顺应人性到极致, 滑动解锁符合直觉,圆角设计激发愉悦,AppStore满足即时获取...... 但他对自己的要求却逆反到极致, 素食主义、禅修冥想、甚至要求产品去掉一颗螺丝钉来追求完美。 这种“矛盾统一”的背后,藏着一个残酷的真相, 能用慈悲心满足他人欲望的人,才有资格用狠劲克制自己欲望。 所谓高手,就是一边俯身理解众生的贪嗔痴,一边抬头追逐自己的戒定慧。 5 深度思考:人性战场上的终极博弈 或许你会说:我又不创业,学这些有什么用? 但仔细想想, 当你在直播间忍不住清空购物车时;当你在凌晨三点还刷着短视频时;当你明知该运动却选择躺平时...... 我们这代人正经历一场史无前例的“人性围剿”; |
|
来自: 扫地僧一一 > 《573、专注才能成为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