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增生是临床上常见病之一,一般属于中医的瘿病范畴,是因情志内伤、饮食及水土失宜,以致气滞、痰凝、血瘀壅结颈前,以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为主要临床特征一类疾病,一般分为气瘿、肉瘿、石瘿、血瘿、筋瘿等。疫情以后甲状腺增生病例越来越多发,值得引起重视。中医对于本病的治疗自古至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形成了很多名验良方,都值得我辈好好学习和借鉴。今日,我也分享一方仅供大家参考: 处方:淡海藻12克,海蛤壳12克(先煎),海螵蛸12克(先煎),黑昆布12克,北柴胡10克,黄药子12克,山慈菇10克,夏枯草15克,广木香10克(后下),炒香附10克,广陈皮10克,炒枳壳10克,象贝母10克,川芎片10克,苦桔梗10克,京赤芍10克,生牡蛎30克(先煎),水煎服,日一剂,早晚温服。 主治:甲状腺肿大(尤以肝郁气滞者为宜)、甲状腺瘤、甲状腺结节、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纤维瘤等。 加减:①心悸失眠者加炒酸枣仁、柏子仁、制黄精、首乌藤、紫丹参、刺五加等;②急躁易怒,肝火偏旺者加炒栀子、广郁金、龙胆草、黄芩片、杭白芍等;③手指颤抖,眼睑瞤动,肝风内动者加石决明、生龙骨、灵磁石、杭白芍、嫩钩藤、川芎片、明天麻等;④声音嘶哑者加南沙参、北沙参、麦门冬、黑玄参、木蝴蝶、霍石斛、净蝉衣等;⑤大便溏泻者加云茯苓、焦白术、炒山药、陈皮炭、焦三仙、香附炭、益智仁、贯众炭等;⑥大便秘结者加决明子、肉苁蓉、川厚朴、火麻仁、生白术等;⑦消瘦乏力,女子经少经闭者加制首乌、熟地黄、菟丝子、川牛膝、当归片、川芎片、东阿胶、紫河车等;⑧瘿肿不消,结节坚硬者加京三棱、蓬莪术、石见穿、炮山甲、刺海马、鸡内金、炒王不留行、醋鳖甲、醋龟甲等;⑨痰湿壅盛者加制半夏、制南星、全瓜蒌、化橘红、白芥子、紫苏子、橘络、橘核、淡竹茹、天竺黄等。 治疗甲状腺增生一般需要一个过程,故而一旦确定治疗方案就要跟患者做好沟通:一方面要叮嘱患者做好日常情绪管控和饮食宜忌,一方面要医患协作,坚持疗程用药,综合治疗。 上述方案是我个人浅见,如有不足之处还望同道高人提携指正。 另外,有很多朋友一直留言给我问询“为何不使用经方治病?经方既简便,又有疗效,是不是没有认真学习经方?”在此讲解一下吧:学习和应用经方、中药治病,是中医最为基础的,也是最为难以精准掌握的。经方和中药知识是临床诊疗的钥匙,可以单纯运用,也可以合而用之,学习经方和中药的目的是为了不落人窠臼,在经方和中药的基础上灵活地应对复杂多样的病情。就如我们学习了某一味中药材,很容易就明晓它的治疗功效了,但是在临床上不可能一直单纯运用某一味药解决各类相似病证一样,经方是在了解中药功效后根据配伍原则组合而成的具有特定治疗作用的方剂,临床上如果病证符合可以一成不变地运用,也可以根据病情随证加减用药。那么,根据运用药物配伍经验,我们也是可以自拟方剂进行临床诊疗的,特别是有太多的中医用药经验是经方之外的,有些并不比经方逊色,我们也应该积极地发扬传承下去。俗话说中医药文化要注意“与时俱进,发展创新”,不仅仅要重视“传承”,还要注重“创新”! 经方传承千百年以来发挥着举足轻重的辉煌成就,而后续不计其数的中医各家也都有新的方剂流传于世,代有创新,故而我们临床上要两者都抓,用心研习!不能因为遇到新的方剂,就心中抵触,否定新的治疗方案。中医药的发展创新也是要随着现实病证进行不断发展的,这是我辈医者都应该认可的! 中医学历来都被称作最难深入浅出的文化,就是因为中医药在临床上,随着病情变化,一直都在变化治疗方案,因为地域用药的差异也可以使用地域性方药,因为药材的供应缺如,也是可以适当选用替代药材的,所以哪怕是“经方”如果因为药材不足也是可以替换“药材”而达到原有“经方”治疗的作用的。 所以,我们在很多老中医的医案中经常看到他们并不是一味地以“经方”治疗疾病,甚至“经验方”在临床上占据大多数,如果非要一个个地把某些药物组合拉出来说成“经方”叠加合用那也是强词夺理,有的时候开处方的医者根本就没有往哪儿想,只是处方出来有那个意思罢了。 也有一些医者认为单纯依靠“经方”就可以胜任所有的临床病证,那也是个人用药习惯,而不要一概否定“经验方”和“自拟方”的存在的必要性。就如,数学老师教会了我们数学运算,而在考试的时候,解题方法有时候不止一种,到底哪一种是最优解,也只有考试的时候正确做出答案才是最重要的。亦如语文老师教会了我们不同的文字,当我们考试要求写作文的时候,我们不可能都写出同样的文章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对于“作文题目”有着不同的见解和思路,写出来的文章也个不一样,随着时代的变迁,同一个“作文题目”,每一代人也应该有着各异的理解。 所以,“中药”就是“文字”,方剂就是“文章”,根据病情破题做解答就好了,不能因为有异于所谓的“范文”就否定不同的“文章”的水准,方药亦如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