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产管理就是:总结分析+改进完善

 管理简单有效化 2025-04-23 发布于河南

生产管理就是:总结分析+改进完善

生产管理的目的:就是带领团队持续实现既定的目标。

要想保证既定生产目标的持续实现,就必须思考分析当前的生产管理思路、生产管理方法是否适宜?是否有效?必要时对当前的管理思路、管理方法予以改进完善,以确保管理思路、管理方法符合当前的生产状况,所以说,生产管理就是总结分析与改进完善的过程。

那么,生产管理需要从哪些方面改进?怎么开展改进?怎么识别改进的机会?

第一:人员管理方面

1.人员的调整安排

人员的调整安排结果对生产各项绩效指标的达成有非常大的影响,要想带领生产团队创造更大的效益与价值,就要经常思考与分析现有生产人员的安排与搭配组合:

—是否存在有不太妥当的地方

—是否还可以进一步优化完善

必要时,进一步优化调整以确保生产团队人员相互间的搭配处于更优的组合。

2.人员的操作方法

人员的操作对生产过程的质量、安全、效率、产量等同样具有非常大的影响。

生产管理者务必要经常到现场多观察关注、多用心思考:

—当前的人员操作过程是否存在有不合理的地方

—当前的人员操作是否还可以换一种更好的办法

—当前的人员操作步骤是否可以进一步调整优化

根据观察关注与思考分析的结果,与现场的人员一起进行试验与验证,确保现场人员的操作过程处于相对最佳状态,确保生产过程的效率、质量、安全等。

3.团队的培训教育

根据团队以往的培训效果评估与跟踪、团队培训前后的变化、团队反馈的培训建议,对以往的所有培训认真总结分析,以确认过往的培训是否存在有妥当的地方、是否存在有可以提升的地方,主要包括:

—策划确定的培训内容

—培训实施的方式方法

—培训实施的环境与氛围

—培训效果的评估跟踪方法

—培训后的运用跟踪与指导

4.团队的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中的考核内容、考核目标必须要与生产的实际情况相符,绩效管理才能发挥预期的作用,绩效管理才能实现预期的效果,所以说,团队的绩效管理方案必须要跟踪生产实际情况的变化而保持同步优化完善,因为生产实际情况变化了,绩效管理方案中的考核内容与目标不一定继续适宜。

第二:过程管控方法

1.过程的监督检查与指导

生产过程管理方法的持续适宜性、有效性对生产过程的管理效果与效益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同样需要根据生产过程的实际情况对生产过程的管理方法持续调整优化完善,以确保生产过程的执行持续合规、持续实现既定的目标。

根据生产过程的管理结果、生产目标的达成情况、生产团队反馈的建议等认真思考分析:

—当前的过程监督检查是否存在不完善的地方?

—当前的过程监督指导是否存在不适宜的地方?

—当前的过程思想引导是否存在不适宜的地方?

当前确定的过程关键控制点是不是需要调整?

—当前确定的过程重点管理岗位是否需要调整?

—当前的过程产品质量检测方案是否需要优化?

—当前的过程监督巡查方案是否需要优化完善?

—……

只有保证“过程的管理方法”持续适宜、有效,才能保证“过程的管理”持续合规、持续创造效益。

2.过程的质量管理方案

影响生产过程质量的各要素都在持续发生变化,比如人员、设备、物料、环境、客户、行业等,过程的治理管理方法必须要随着影响要素的变化而持续改进完善,才能保证过程的质量管理方法持续适宜有效,才能确保过程质量的符合性与稳定性;也可以根据客户反馈的质量信息、与同行质量对比的结果对过程的治理管理方法予以改进优化完善,比如:

—过程的质量管理抽样方法

—过程的质量管理抽样时机

—过程的质量管理抽样数量

—过程的质量管理监测方法

—过程的质量管理监测人员

—过程的质量管理判定标准

—过程的质量管理关键控制点

3.过程的安全生产管理方法

影响过程生产安全的各管理对象都处于不确定的变化状态,比如人员的变化、设备的变化、物料的变化、方法的变化、环境条件的变化。

随着管理对象的变化,过程的安全生产管理方法是否继续有效?是否继续适宜?都需要思考分析,必要时,予以改进完善,以确保过程的安全生产管理方法适合当前的生产实际状况。

4.生产管理制度与规程

生产管理制度必须要与生产的实际情况相符,生产管理制度才能发挥预期的作用,才能确保生产管理绩效的持续达成,所以说,生产管理制度也要根据生产实际情况的变化组织分析当前的各项制度、规程是否有效?是否适宜?必要时予以修正完善和增加补充,确保生产管理制度符合当前的生产管理需求。

第三:生产会议管理

生产会议通常包括生产班前会、生产周例会、月生产总结会三大类会议。

召开生产会议的目的就是希望会议上的要求在工作实践中得到持续有效落实,获得预期的结果。

我们都知道,会议的效果取决于会议的管理方法,所以,务必要根据会议的落实效果,总结分析生产会议管理过程中是否存在不妥当的地方,比如:

—生产会议主题的确定

—生产会议前的准备

—生产会议召开的氛围

—生产会议的组织讨论

—生产会议的决议形成

—生产会后的落实跟踪

—上下两次会议的衔接

—……

通过会议管理的各个方面思考分析,识别需要改进完善的地方,予以改进完善,以确保生产会议的管理进一步有效。

图片

1.什么样的人适合做安全生产管理?(五有、六会)

2.天天说安全、讲安全,为何公司还是不安全?

3.成为真正管理者,需在“十个“认知方面做出转变

4.优秀管理者非常注重的“十一项”工作内容

5.团队管不好?管不强?建议从”这八点”用心找找原因

6.过程质量管理:3-3-6管理法

7.生产班组长一天的“十五项”工作内容

8.管理现场人员安全:三查、三定、三培、三跟、三谈

9.很努力“管理”却总得不到预期效果,不妨用心看看这九点原因

10.实现“全员安全、主动安全”的“10项”管理活动

11.管理:管什么?理什么?(十理、十定)

12.赢在带好团队(上篇)

13.赢在带好团队(下篇)

14.季节变化之际,现场人员安全管理需注意?

15.常见的“九种异常现场检查行为”

16.过程质量管理每天工作动作分解:十大步

17.日常管理安全生产贵在“九及时”

18.生产管理每天的全部工作内容分解:十一个动作(上篇)

19.生产管理每天的全部工作内容分解:十一个动作(下篇)

20.安全生产管理唯有做好“八重”,方能“见效”

21.管理者需具备的“十力”(上篇)

22.制度要落实、流程要执行,务必要做到这六点

23.带团队、拿成绩、保效益,管理者需掌握的十项管理技能

24.要想下属执行到位有成果,请务必做好这五点

25.安全管理员应掌握的九项管理技能

26.“管生产必管安全”,生产部门需要做到?

27.树威信、立威严、强聚力,这十五种管理做法绝对要不得

28.安全检查八段位

29.导致安全不落地、质量不稳定、效率上不去的“九风“”

30.带团队、提绩效、为共赢,必须做到:1树立、2引导、2跟踪、5明确、1兑现

31.检查现场安全的真正作用:是这8个

32.公司实现“主动式”安全生产,需要做?

33.做好管理、带强团队,管理者需掌握的技巧

图片

在学习中思考:将学到的变为自己的;

在思考中学习:将想到的变为真实的;

在学习后实践:将学到的转化为标准;

在实践中验证:将标准落地产生效益;

在验证中复盘:强化认知提升竞争力。

学习—消化—理解—思考—运用—复盘—强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