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外面吃饭,碰巧听到隔壁桌的几个成群的姐妹,争相贬低自己的老公这不好,那不好。 怎么不上进,怎么不体贴,怎么一摊烂泥扶不上墙。 “啥都不会做、我说东他偏往西、我真是眼了瞎。” 他们感叹自己命真苦,感叹自己没碰到好男人。 声泪俱下,哭哭啼啼,仿佛每个人都嫁进了人间地狱。 大家一顿嘴炮,仿佛谁家的老公不是废物,谁就是异类。 然后每个人都在等一句:“哎呀,你太不容易了,你真是命苦。” 我在生活中经常看到这种现象,在公共场合,在大庭广众之下。 很多人一张嘴,就开始贬低自己伴侣,揭自己伴侣的短。 比惨,比烂,比谁更委屈,比谁的婚姻更像垃圾堆。 也经常会碰到这样的咨询,看他们不断抱怨自己的妻子、丈夫,听他们不断诉说另一半的各种过错。 这是令我最难受的时间。 我当时就在想,那你当初干什么去了? 当初不是你自己亲自做出的选择吗? 当初不是你千挑万选、掂量再三选好的另一半吗? 当初这个人,不是你心目中挑选的最佳人选吗? 当初你为什么那么蠢呢?当初你眼瞎了吗? 你现在后悔的样子,只说明一件事:你不仅当初蠢,现在还继续蠢。 即使你真的娶了/嫁了一坨垃圾,那你也应该清楚那是你自己的选择。 但是你竟然愚蠢地就像祥林嫂一样,在公共场合到处张扬,到处嚎叫,到处哀叹自己选错了人。 这和大声骂“自己是头蠢猪,自己是个蠢货”有什么区别? 那这群人行为的背后,最真实的想法是什么? 他们痛哭、发疯,其实是想要把所有的羞耻感,洗成自己的勋章,炫耀自己的清醒。 强行让听众们可怜、共情他的遭遇,让听众觉得他每天面对的人多么烂。 从而不断转移自己本该处理的矛盾,从而不断制造道德幻觉: 我是痛苦的,所以我是对的,我是正义的,我是没有错的,我是没有责任的,错的永远都是美方。 但嘴上再怎么标榜自己是受害者,听众也只会觉得你俩一锅烂饭,没一个省油的灯。 最后得到的一个“蠢到掉渣,还以为自己聪明”的标签。 两个人在一起,就意味着每一方都多了一份责任、多了一份尊重。 这种责任是在众人面前维护,另一半的体面。 并且帮助他,让他以最有尊严、最能通往未来的方式存在。 再生气,也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再失望,也不把爱的人当众吊起来鞭尸。 你尊重你的另一半,也是在尊重过去那个做出选择的自己。 所以真正成熟的关系,不是没有问题,而是面对问题,有底线。 如果自己对对方不满意,那就改变、那就沟通。 如果矛盾实在解决不了,如果这段关系真的走不下去了。 如果对方实在是太烂了,如果对方确实不是个人,那就离开。 改错、离开、重新做人,不丢人。 最烂的是,没有离开的勇气和能力,只会到处撒泼打滚,充当泼妇,到处炫耀自己的苦情身份。 明明不爱了也不走,明明有问题却靠抱怨续命。 不沟通、不改进、不离开,宣泄式表演,打着受害者的旗号刷存在感。 把生活活成“爱不起、离不开、骂不够”。 然后自己还会扯,各种不离开的理由: 我是为了孩子,我是为了维护对方的尊严,我还想给他一次机会…… 可孩子真的需要每天看着他们互相撕扯、互相羞辱、互相诅咒? 把怯懦说成牺牲,把不敢告别的懦弱,伪装成大义凛然的坚持。 很多人太喜欢演这种苦情戏了,到最后,大家反而会被他们喜剧的表演风格逗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