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常见质量通病汇编 典型照片 产生原因 控制措施

 wangwei508 2025-04-24 发布于山西

来源:机电天下公众号(id:mepbbs)编辑整理,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塑料止水节拆模时损坏

产生原因】 拆模人员成品保护意识差,交底不到位

【控制措施】 ①严格交底,成品保护 ②出现破损,凿除,按规范吊洞

预埋套管未做固定防偏位措施

产生原因】 套管未与模板固定牢固,砼浇筑挤压偏位;

【控制措施】 ①根部焊接固定片( ②浇筑过程安装单位全程跟踪,及时纠正。3片以上),安装时用钉子固定牢固;

地下室外墙预留套管未焊止水环

产生原因①未按图施工或策划交底不到位 ②私自变更套管

【控制措施】

①止水环的宽度:口径DN50-250的一边为55mmDN300-450一边为60mmDN500-2000一边为70mm

②双面满焊,当墙厚大于500mm时,可焊两道止水环

地库侧壁防水套管止水环采取点焊

产生原因①未购买成品止水套管 ②现场加工人员交底不到位

【控制措施】 加强对止水套管的成品验收,对于不合要求的止水套管禁止用于工作上

PE排水管卡箍过紧,管道变形

产生原因

①施工交底不到位

②定位偏差大

③卡箍尺寸不合适

【控制措施】

①管道与支架之间加软材质垫片;

②支架安装须保证标高、坡度正确,平整牢固;

③弯曲的管道安装前需要调直

给水管管卡脱落、支架除锈防腐不到位

产生原因

①管道未在同一中心线,造成上下管道受力,拆除原来支架管卡造成

②支架未除锈,防腐工作是支架安装完后才施工

【控制措施】

①支架安装前应除锈、刷防腐漆

②支架上开孔,用机械开孔,严禁用电焊或气焊开孔

③支架安装时,要采用吊线法,保证上下管道在同一中心线

管道与法兰盘连接处渗漏水

产生原因

①紧固螺栓时密封垫被破坏

②密封垫先施工,后组焊法兰,导致密封垫破损

③采用的密封垫不符合管道内介质要求

【控制措施】

①法兰与管道中心线垂直并同心,法兰对接时其偏差不应大于其直径的1.5‰,且不得大于2mm

②密封垫应符合管道内介质要求

③严禁安装完密封垫后再施焊

螺纹连接不牢固、外露填料

产生原因①施工时未紧固到位 ②施工完未割掉多余的麻丝

【控制措施】

①螺纹应清洁、规整,断丝或缺丝不大于螺纹全扣数的10%

连接牢固,接口根部外露螺纹为2-3扣;

②无外露填料,拧紧螺纹时不得将填料挤入管道内。

给水管过沉降缝处未做补偿处理

产生原因①关键工序重点部位交底不到位。 ②施工过程检查不到位

【控制措施】

①软性接头法,用橡胶软管或金属波纹管连接两侧的管道;

②丝扣弯头法,仅适用于小于50mm的管道;

③活动支架法,在沉降缝两侧设支架。

产生原因①未按照图纸要求预埋套管 ②预埋套管未考虑材质厚度要求

【控制措施】

①套管上口高出建筑面50mm,下口与楼板底平齐;

②小管径管道,套管管径应比管道管径大两号,

③大管径管道,套管管径应大于管道外径50mm

型钢、钢管未除锈

产生原因①未交底 ②除锈不符合要求

【控制措施】 ①严格按设计图纸要求,使用相应的除锈工艺。 ②腐蚀程度较高的部位,可使用电动钢丝刷分多次进行除锈。

型钢、钢管焊接质量差

产生原因①焊接材料、参数选择不当 ②操作工人焊接水平差

【控制措施】

①选用适合的电流,避免电流过大

②操作时电弧不要拉的过长

③特种作业须持证上岗

未做防腐处理

产生原因①未按图纸及规范要求施工 ②金属结构表面防腐刷油不符合要求

【控制措施】 ①涂装前的除锈必须彻底干净,并保持干燥; ②涂层厚度与涂装道数:一道底漆、一道中间漆、两道面漆。

未做绝热处理

产生原因①未按图纸及规范要求施工 ②管道、设备保温厚度、平整度不符合要求

【控制措施】

1、不同地区、不同温差选择不同的保温厚度;

2、重要设备形状不规则,要求事先形成一个保温方案 

3、胶水涂抹均匀

4、法兰、变径等突出部位必须单独下料保温。

吊、支架用气割开孔、切割

产生原因①未及时交底 ②作业人员违反规定

【控制措施】

①应采取机械切割和钻孔;

②特殊情况下必须使用气割下料和开孔时,气割后必须磨去所有氧化物,并作防腐保护流阀。

生活给水管使用管材或安装不当

产生原因①给水管采用冷镀管或普通碳素钢管安装; ②给水管使用前未进行冲洗,或冲洗不净。

【控制措施】

①必须使用镀锌钢管,给水管和饮水管应优先采用铝塑复合管、聚丁烯管、交联聚乙烯管及其配件。 

②给水箱溢水管、排污管应通过排水漏斗接至下水道或污水池,严禁直接与下水道相连。

管材切割未及时清除管口毛刺

产生原因】 管道批量制作时,未及时清除管口毛刺

【控制措施】

①要求班组制作的样品通过验收后再批量预制。

②管材切割后,先清理管口毛刺,再进行下一道工艺。

③接管前必须检查毛刺是否清理完毕后再进行下一道工艺。

排水管未设置存水弯

产生原因】 未按照图纸要求施工

【控制措施】

①卫生洁具与生活污水管道排水口以下设存水弯,存水弯的水封深度不得小于50mm

②严禁采用活动机械密封代替水封

排水管坡度太小甚至倒坡

产生原因】 管道安装时标高控制错误,排水、排污不畅

【控制措施】 排水、排污管必须按不小于2%坡度安装布管

管卡、支架安装不牢固、支架间距过大

产生原因】 未按照图纸规范要求安装支架

【控制措施】

①对管道及支架位置定位,每层安装管卡卡座、卡箍;

②层高≤5m,每层不少于1套,层高>5m,每层不少于2套;

③管卡安装高度距地面1.5-1.8m

排水立管底部没有加强措施

产生原因】 未考虑管道竖向的受力

【控制措施】 立管底部设支墩、支架或采取其他的固定措施

管道支架安装间距过大,管道局部塌腰

产生原因①未按照图纸规范要求施工;②未考虑管道的受力。

【控制措施】

①在水平与垂直段上对支架位置进行定位;

②支架安装须保证标高、坡度正确,牢固,不得有扭斜现象;

③弯曲的管道安装前需要调直。

吊洞不密实,存在渗漏隐患,观感质量差

产生原因①未按要求分层浇筑、振捣不密实 ②浇筑前未清理干净、湿润

【控制措施】

①采用成品吊洞模具

②浇筑前洞口凿毛、清理、湿润

③分两次浇筑微膨胀细石混凝土,及时养护

管道穿楼板套管安装不正确

产生原因①套管高出装饰面的高度不够 ②套管安装不垂直

【控制措施】 

①套管上口高出建筑面50mm,下口与楼板底平齐;

过墙套管应垂直墙面水平设置。

冷弯管制作弯扁、折皱、开裂

产生原因

①手工冷弯管子时,未用样板比量,未考虑弹回角度;

②用力过猛,弯管器移动过快;

③弯曲半径小,冷弯时未放置弯曲芯棒

【控制措施】 ①弯管前计算好管子弯曲长度。 ②冷弯弯曲半径最小应大于或等于4倍的管外径(4D)

疏水器排水不畅,漏汽过多

产生原因

①阀芯与阀座间被杂物堵塞;

②浮桶或疏水器中的阀杆与中央套管被卡住;

③动力式疏水器前压差小或凝结水量小,阀片升降不灵。

【控制措施】

①疏水器应垂直于回水横管,并在管道的最低处安装,不得倾斜,并使介质流向与阀体箭头方向一致。 ②若蒸汽压力偏小,先检查蒸汽阀门是否关闭或堵塞,排除后调整蒸汽压力。

水泵吸水管上采用了同心异径管安装

产生原因①施工时未交底 ②未按照图纸及规范要求施工

【控制措施】 吸水管变径连接时,应采用偏心异径管件并应采用管顶平接

设备安装距墙边太近,影响运维

产生原因】 设备用房未进行优化,造成设备距墙边距离过近

【控制措施】 设备用房在施工时,设备的安装位置要定位准确,并应考虑碰口和维修距离

使用软接头强行对接管

产生原因】 管道对接不同心,或垂直度存在偏差

【控制措施】

①严禁用软接头管变形的方法来调整管道安装超差;

②管道系统试验结束,投入使用前,伸缩器的临时约束应拆除,并按设计要求将限位装置调到规定位置

溢流管或泄空管直插明沟或集水坑

产生原因①施工未交底 ②施工过程未检查

【控制措施】

①溢流管、泄空管当排入明沟或集水坑时,管口应高于明沟或集水坑上边沿不得与排水管道直接连接; ②采取间接排水方式,即管口排入设有喇叭口的排水管,管口高于喇叭口顶15cm

卫生洁具的排水管未安装存水弯

产生原因】 用金属软管取代存水弯

【控制措施】 卫生洁具的排水管与排水系统接收管的连接处应使用S型存水弯,以防“串味”

地漏安装标高偏高或偏低

产生原因 ①装饰施工前未提前策划 ②施工过程中检查不及时不细致

【控制措施】 ①根据地面的高度和坡度,确定地漏的安装标高; ②施工地面时,保证地面坡度和标高与地漏安装一致。

【本文选自机电天下永久会员资料库,点击了解会员服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