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机电天下公众号(id:mepbbs)编辑整理,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塑料止水节拆模时损坏 ![]() 【产生原因】 拆模人员成品保护意识差,交底不到位 【控制措施】 ①严格交底,成品保护 ②出现破损,凿除,按规范吊洞 预埋套管未做固定防偏位措施 ![]() 【产生原因】 套管未与模板固定牢固,砼浇筑挤压偏位; 【控制措施】 ①根部焊接固定片( ②浇筑过程安装单位全程跟踪,及时纠正。3片以上),安装时用钉子固定牢固; 地下室外墙预留套管未焊止水环 ![]() 【产生原因】①未按图施工或策划交底不到位 ②私自变更套管 【控制措施】 ①止水环的宽度:口径DN50-250的一边为55mm,DN300-450一边为60mm,DN500-2000一边为70mm; ②双面满焊,当墙厚大于500mm时,可焊两道止水环 地库侧壁防水套管止水环采取点焊 ![]() 【产生原因】①未购买成品止水套管 ②现场加工人员交底不到位 【控制措施】 加强对止水套管的成品验收,对于不合要求的止水套管禁止用于工作上 PE排水管卡箍过紧,管道变形 ![]() 【产生原因】 ①施工交底不到位 ②定位偏差大 ③卡箍尺寸不合适 【控制措施】 ①管道与支架之间加软材质垫片; ②支架安装须保证标高、坡度正确,平整牢固; ③弯曲的管道安装前需要调直 给水管管卡脱落、支架除锈防腐不到位 ![]() 【产生原因】 ①管道未在同一中心线,造成上下管道受力,拆除原来支架管卡造成 ②支架未除锈,防腐工作是支架安装完后才施工 【控制措施】 ①支架安装前应除锈、刷防腐漆 ②支架上开孔,用机械开孔,严禁用电焊或气焊开孔 ③支架安装时,要采用吊线法,保证上下管道在同一中心线 管道与法兰盘连接处渗漏水 ![]() 【产生原因】 ①紧固螺栓时密封垫被破坏 ②密封垫先施工,后组焊法兰,导致密封垫破损 ③采用的密封垫不符合管道内介质要求 【控制措施】 ①法兰与管道中心线垂直并同心,法兰对接时其偏差不应大于其直径的1.5‰,且不得大于2mm, ②密封垫应符合管道内介质要求 ③严禁安装完密封垫后再施焊 螺纹连接不牢固、外露填料 ![]() 【产生原因】①施工时未紧固到位 ②施工完未割掉多余的麻丝 【控制措施】 ①螺纹应清洁、规整,断丝或缺丝不大于螺纹全扣数的10%, 连接牢固,接口根部外露螺纹为2-3扣; ②无外露填料,拧紧螺纹时不得将填料挤入管道内。 给水管过沉降缝处未做补偿处理 ![]() 【产生原因】①关键工序重点部位交底不到位。 ②施工过程检查不到位 【控制措施】 ①软性接头法,用橡胶软管或金属波纹管连接两侧的管道; ②丝扣弯头法,仅适用于小于50mm的管道; ③活动支架法,在沉降缝两侧设支架。 ![]() 【产生原因】①未按照图纸要求预埋套管 ②预埋套管未考虑材质厚度要求 【控制措施】 ①套管上口高出建筑面50mm,下口与楼板底平齐; ②小管径管道,套管管径应比管道管径大两号, ③大管径管道,套管管径应大于管道外径50mm 型钢、钢管未除锈 ![]() 【产生原因】①未交底 ②除锈不符合要求 【控制措施】 ①严格按设计图纸要求,使用相应的除锈工艺。 ②腐蚀程度较高的部位,可使用电动钢丝刷分多次进行除锈。 型钢、钢管焊接质量差 ![]() 【产生原因】①焊接材料、参数选择不当 ②操作工人焊接水平差 【控制措施】 ①选用适合的电流,避免电流过大 ②操作时电弧不要拉的过长 ③特种作业须持证上岗 未做防腐处理 ![]() 【产生原因】①未按图纸及规范要求施工 ②金属结构表面防腐刷油不符合要求 【控制措施】 ①涂装前的除锈必须彻底干净,并保持干燥; ②涂层厚度与涂装道数:一道底漆、一道中间漆、两道面漆。 未做绝热处理 ![]() 【产生原因】①未按图纸及规范要求施工 ②管道、设备保温厚度、平整度不符合要求 【控制措施】 1、不同地区、不同温差选择不同的保温厚度; 2、重要设备形状不规则,要求事先形成一个保温方案 4、法兰、变径等突出部位必须单独下料保温。 吊、支架用气割开孔、切割 ![]() 【产生原因】①未及时交底 ②作业人员违反规定 【控制措施】 ①应采取机械切割和钻孔; ②特殊情况下必须使用气割下料和开孔时,气割后必须磨去所有氧化物,并作防腐保护流阀。 生活给水管使用管材或安装不当 ![]() 【产生原因】①给水管采用冷镀管或普通碳素钢管安装; ②给水管使用前未进行冲洗,或冲洗不净。 【控制措施】 ①必须使用镀锌钢管,给水管和饮水管应优先采用铝塑复合管、聚丁烯管、交联聚乙烯管及其配件。 ②给水箱溢水管、排污管应通过排水漏斗接至下水道或污水池,严禁直接与下水道相连。 管材切割未及时清除管口毛刺 ![]() 【产生原因】 管道批量制作时,未及时清除管口毛刺 【控制措施】 ①要求班组制作的样品通过验收后再批量预制。 ②管材切割后,先清理管口毛刺,再进行下一道工艺。 ③接管前必须检查毛刺是否清理完毕后再进行下一道工艺。 排水管未设置存水弯 ![]() 【产生原因】 未按照图纸要求施工 【控制措施】 ①卫生洁具与生活污水管道排水口以下设存水弯,存水弯的水封深度不得小于50mm; ②严禁采用活动机械密封代替水封 排水管坡度太小甚至倒坡 ![]() 【产生原因】 管道安装时标高控制错误,排水、排污不畅 【控制措施】 排水、排污管必须按不小于2%坡度安装布管 管卡、支架安装不牢固、支架间距过大 ![]() 【产生原因】 未按照图纸规范要求安装支架 【控制措施】 ①对管道及支架位置定位,每层安装管卡卡座、卡箍; ②层高≤5m,每层不少于1套,层高>5m,每层不少于2套; ③管卡安装高度距地面1.5-1.8m。 排水立管底部没有加强措施 ![]() 【产生原因】 未考虑管道竖向的受力 【控制措施】 立管底部设支墩、支架或采取其他的固定措施 管道支架安装间距过大,管道局部塌腰 ![]() 【产生原因】①未按照图纸规范要求施工;②未考虑管道的受力。 【控制措施】 ①在水平与垂直段上对支架位置进行定位; ②支架安装须保证标高、坡度正确,牢固,不得有扭斜现象; ③弯曲的管道安装前需要调直。 吊洞不密实,存在渗漏隐患,观感质量差 ![]() 【产生原因】①未按要求分层浇筑、振捣不密实 ②浇筑前未清理干净、湿润 【控制措施】 ①采用成品吊洞模具 ②浇筑前洞口凿毛、清理、湿润 ③分两次浇筑微膨胀细石混凝土,及时养护 管道穿楼板套管安装不正确 ![]() 【产生原因】①套管高出装饰面的高度不够 ②套管安装不垂直 【控制措施】 ①套管上口高出建筑面50mm,下口与楼板底平齐; ②过墙套管应垂直墙面水平设置。 冷弯管制作弯扁、折皱、开裂 ![]() 【产生原因】 ①手工冷弯管子时,未用样板比量,未考虑弹回角度; ②用力过猛,弯管器移动过快; ③弯曲半径小,冷弯时未放置弯曲芯棒 【控制措施】 ①弯管前计算好管子弯曲长度。 ②冷弯弯曲半径最小应大于或等于4倍的管外径(4D) 疏水器排水不畅,漏汽过多 ![]() 【产生原因】 ①阀芯与阀座间被杂物堵塞; ②浮桶或疏水器中的阀杆与中央套管被卡住; ③动力式疏水器前压差小或凝结水量小,阀片升降不灵。 【控制措施】 ①疏水器应垂直于回水横管,并在管道的最低处安装,不得倾斜,并使介质流向与阀体箭头方向一致。 ②若蒸汽压力偏小,先检查蒸汽阀门是否关闭或堵塞,排除后调整蒸汽压力。 水泵吸水管上采用了同心异径管安装 ![]() 【产生原因】①施工时未交底 ②未按照图纸及规范要求施工 【控制措施】 吸水管变径连接时,应采用偏心异径管件并应采用管顶平接 设备安装距墙边太近,影响运维 ![]() 【产生原因】 设备用房未进行优化,造成设备距墙边距离过近 【控制措施】 设备用房在施工时,设备的安装位置要定位准确,并应考虑碰口和维修距离 使用软接头强行对接管 ![]() 【产生原因】 管道对接不同心,或垂直度存在偏差 【控制措施】 ①严禁用软接头管变形的方法来调整管道安装超差; ②管道系统试验结束,投入使用前,伸缩器的临时约束应拆除,并按设计要求将限位装置调到规定位置 溢流管或泄空管直插明沟或集水坑 ![]() 【产生原因】①施工未交底 ②施工过程未检查 【控制措施】 ①溢流管、泄空管当排入明沟或集水坑时,管口应高于明沟或集水坑上边沿不得与排水管道直接连接; ②采取间接排水方式,即管口排入设有喇叭口的排水管,管口高于喇叭口顶15cm。 卫生洁具的排水管未安装存水弯 ![]() 【产生原因】 用金属软管取代存水弯 【控制措施】 卫生洁具的排水管与排水系统接收管的连接处应使用S型存水弯,以防“串味” 地漏安装标高偏高或偏低 ![]() 【控制措施】 ①根据地面的高度和坡度,确定地漏的安装标高; ②施工地面时,保证地面坡度和标高与地漏安装一致。 ![]() |
|
来自: wangwei508 > 《给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