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动车检验机构行车制动路试车道技术要求解析 ——基于资质认定补充技术要求第二十条 引言 行车制动性能是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的核心项目之一。根据《机动车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评审补充技术要求》(以下简称《补充要求》)第二十条,检验机构需配置符合标准的路试车道以满足行车制动路试检测需求。本文从技术规范、设计要点及实施难点等方面对该条款进行深入解读,为检验机构提供合规性建设参考。 一、《补充要求》第二十条核心内容 ![]() 第二十条明确规定: 行车制动路试车道应满足以下条件: 1.长度要求: 测试区平直,对于检验总质量大于3500kg的车辆:有效长度不小于100m;对于检验总质量不大于3500kg的车辆:有效长度不小于80m; 2.宽度要求:不少于6 m; 2. 坡度要求:纵向坡度≤1%,横向坡度≤3%; 3. 路面条件:干燥、清洁的沥青或混凝土铺装,附着系数≥0.7; 4. 安全防护:车道两侧设置缓冲区及防撞设施,末端设置制动距离标识; 5. 辅助设施:配备车速监测装置及数据记录系统,通常采用便携式路试仪。 二、技术参数详解与实施要点 ![]() 1. 路试车道几何参数- 有效长度:100m的测试区需包含初速度加速段(建议预留20~30m)、稳定速度段(50m)及制动测量段(20~30m)。 - 坡度控制:纵向坡度超标会导致测试误差(如上坡制动距离缩短,下坡延长),需通过激光水准仪进行多点测量校准。 设计建议:优先选择天然平坦场地,若需填挖,应分层压实并监测沉降;横向坡度可通过单向横坡排水设计实现。 2. 路面性能要求- 附着系数:采用摆式摩擦系数仪或拖车法定期检测,摩擦系数≥0.7(对应干燥沥青路面标准)。 - 材料选择:推荐使用SMA沥青混合料(抗滑级配)或C30以上混凝土(拉毛处理增加纹理深度)。 -维护管理:每季度进行路面破损修复,雨季前清理油污及积水,冬季及时除冰。 3. 安全与辅助设施配置- 缓冲区设置:测试区两端各延伸10m作为加速/减速缓冲区,安装防撞护栏(如H型钢立柱+橡胶缓冲垫)。 - 标识系统:喷涂反光标线(车道边缘线、中心线)、设置电子显示屏实时显示车速及制动状态。 - 数据采集:推荐采用非接触式速度计(GPS或雷达测速),误差≤±1%;数据存储系统需符合GB/T 26765-2023要求。 4、交通标志标线 · 设置规范:路试车道应设置规范的交通标志标线,包括试验车道划线中心线为虚线,边线为实线,宜采用户外油漆描划。 · 安全标识:应设有安全标识和安全防护措施,以确保路试过程中的人员和车辆安全。 5、其他要求 · 封闭管理:在检验区域对车辆进行有移动性质的检测时应当封闭管理且有隔离设施防止无关人员进入,防止检测受到干扰,保证人员安全。 · 引车道:检测车间出入门应分别设置,不应混用,应设有引车道和必要的交通标志。 · 位置:应建在机动车检验机构内,不得在楼顶、地下室和场区外等区域设置。 · 视线和畅通:道路应视线良好、保持畅通,道路有效长度、宽度、转弯半径应当满足承检车型的正常行驶要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