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好的人像照片很大程度上是由好的构图决定的,所以构图并不是简单的将人物放置在一个框架里面,而是把你所见的、当时的情绪表达出来。在学会了常规的构图方式之后,也需要间接性的去打破常规,多尝试一些新颖的构图方式。今天就给大家讲一讲,最受人像摄影师喜爱的斜构图。斜构图经常被认为是一种不合格的构图,是一种与黄金分割、井字法、三分法等等与常规构图相反的构图方式,常用来表现情绪之美,挖掘最深处的细节之美。 斜构图在于营造画面的不平衡感,是一种重要的电影表现手法,经常用来营造不安、惊悚、暴力、醉酒、抑郁、叛逆的情绪。 越是优秀的摄影师,越喜欢不规则的构图。因为斜构图变化万千,也可以制造千变万化的情绪,所以最讨摄影师喜欢。 斜向构图的创作并非无规律可循,摄影师只要掌握其视觉引导的核心逻辑,就能通过倾斜角度的合理运用,有效传递人物情绪,从而拍摄出极具感染力的人像作品。通过调整拍摄视角直接优化画面构成,或在前期拍摄时预留充足的画面冗余,为后期构图调整提供操作空间,这两种方式都能有效提升作品的构图灵活性。选择具有强线条特征的门框、窗框、栅栏等建筑构件作为视觉锚点,在构图时主动使主体线条呈现动态倾斜角度,从而增强画面的动态张力与视觉冲击力。通过极端仰拍与俯拍视角的运用,能够有效强化画面的空间纵深感,使二维平面呈现出三维空间的立体视觉效果。相较于常规平视拍摄,这种非常规角度不仅能打破视觉惯性,更能为作品注入独特的视觉冲击力与新鲜感。当没有适合的参照物时,可以把斜构图理解为向左、或者是向右倾斜,至于向左还是向右则没有太多的讲究。倒立可以让画面形成一种视觉逼迫感,从上往下45°角或者90°角拍摄,能够更好的掌握这种角度。将画面拍的更广:由于镜头焦段不够,斜构图可以展现更多的空间。制造动感:借助有规律的线条,表现线条的渐变张力和动态性。制造不同寻常的意境:静物中可以颠倒空间,制造一种不同寻常的意境。更是一种结构美学:斜构图往往与对角线构图相互结合应用,把主体放在对角线上,也是掌握斜构图的方式之一。今天这招实用的后期小技巧,你学会了吗?别忘记点个在看让我知道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