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家长深思的一段话:“做父母的一定要记住,不管自己的孩子有多不争气,有多叛逆,有多不靠谱,有多少缺点,不要嫌弃自己的孩子,不要嫌自己的孩子丢人,不要把他贬低的一文不值,不要放弃自己的孩子,想想他为什么会这样。” 卢梭说:“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孩子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他们的心灵。”你在家长会上攥紧排名表时,孩子正把不及格的试卷叠成纸船,放进雨水积成的小河沟。你以为训斥是雕刻刀,实则是碎玻璃,扎进他脊梁骨里的每一声“废物”,都会长成三十年后的自卑。 《杀死一只知更鸟》里写:“你永远不可能真正了解一个人,除非你穿上他的鞋走来走去。”那些举着戒尺吼“别人家的孩子”的父母,可曾蹲下来看看自家娃鞋底粘着的泥?他数学考30分,或许因为你在饭桌上摔碗的声音比方程式更刺耳;他沉迷手机,或许因为你说“忙”的背影比屏幕还冰冷。庄稼人总骂秧苗不长,却忘了自己浇的是开水。 陶行知当年用四颗糖教化打人的学生:第一颗奖励他守时,第二颗尊重他住手,第三颗肯定他正直,第四颗让他懂得宽恕。如今多少父母举着第四颗糖,却逼孩子吞下前三颗的苦?你抱怨孩子像刺猬,可曾想过是你先戴上了铁手套?《论语》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六个字,两千年前就道破天机——孩子闭紧的嘴,从来不是用来撬的,而是等着春风来融化的冰。 三毛讲过:“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流浪。”你在家长群里攀比钢琴考级的速度,不如看看孩子眼里的光还剩几瓦。那些被骂“没出息”的男孩,可能正把蚯蚓救回土里;那个被笑“笨手笨脚”的姑娘,或许能用狗尾巴草编出整个春天。毕加索父亲早看出儿子不是读书的料,却由着他画鸽子画成大师——养孩子不是雕玉器,而是种麦子,得容得下稗草,等得起雨天。 《资治通鉴》里有段典故:唐太宗见太子李承乾跛脚,反而更疼惜。群臣劝谏“储君当完美”,他却说:“瘸腿的狮子,也是狮子。”现在的父母,恨不得把孩子捏成橱窗里的陶瓷娃娃,却忘了活人是要喘气的。你数落他不如邻居闺女时,就像拿牡丹比仙人掌,一个活在花瓶里,一个在沙漠也能开花。 记住:当你说“我这都是为你好”,孩子听到的是“你永远不够好”。庄子笔下大鹏鸟飞九万里前,在泥潭里扑腾了三年——有些翅膀生来就要沾满泥浆才能硬。别做那个举着火把追蝴蝶的人,烧焦了翅膀还怨春光不够亮。#父母教育方法# #孩子成长建议# #叛逆小孩教育# #父母教育子女# ![]() |
|
来自: 行走山林 > 《归真,归来,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