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不好治,有些鼻炎是因为它本身顽固,而有些鼻炎是由于我们中医主观的原因,思路方向出现偏差,才导致不好治。 今天推荐的这两种中成药,看似与鼻炎风马牛不相及,说明书也没有治疗鼻炎的文字,但对于某一类型的鼻炎效果很可靠,我个人认为属于王炸级别。 有一位鼻炎儿童,之前看过很多中医吃过很多中药,但缓解甚微。找我就诊时,家长唯一的要求就是不喝汤药了,孩子实在喝不下去了。描述完病情,家长什么也不说了,我静静地思考,诊室里很安静,我突然想到两张经方应该很适合,并且这两张经方都有中成药。 孩子鼻塞,清鼻涕特多,有时喷嚏,大便三四天一行,先干后稀,手心出汗很多。无腹痛腹胀,小便可,没有口干等阴虚征象,舌质淡,苔不干,脉不滑不大。 我考虑这应该是津液分布出了问题,鼻腔津液多而成水饮,于是鼻涕不断,肠道津液少而成肠痹,于是大便不畅。如何让津液往下走呢?《伤寒论》原文: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肺开窍于鼻,肺为上焦,与大肠相表里,正好津液得下到大肠,所以我考虑用小柴胡。 为了加强温化水饮、输布津液的作用,考虑加用五苓,五苓可以把鼻腔水饮温化成津液,也可以把膀胱所藏之津液,输向大肠,况且五苓散本来也可以治疗这种类型的便秘,有很多这方面的方证资料。 所以,推荐患儿吃中成药,小柴胡颗粒➕五苓胶囊,根据身体反应,适当加量。反馈是鼻炎缓解很明显,比之前喝汤药好太多了。 这种类型鼻炎,一般就是这个路数,有效率颇高,尤其是更适合中成药,换成汤剂,疗效反而要打折扣,考虑主要是五苓散剂型问题。如果各种症状很相似,没有阴亏或火热表现,一定要排除阴虚或火证,可以试一试这个鼻炎组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