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石森原创〕答斯强火生国忠邀约中秋故里聚会

 白沙三木 2025-04-24 发布于广东

答斯强火生国忠邀约中秋故里聚会  刘石森

月圆花好旧中秋,心绪于今难等俦。

夏雪无端侵蒲柳,椿萱有爱隔明幽。

庭盈和气归云海,泪入回肠带血球。

感谢新丰陈酒好,香飘百里诱人留。

2013.09.17.

〔DS平台的赏析文章〕

月圆处的缺席者 — 读刘石森答友人邀约中秋故里聚会诗

       中秋月圆时分,诗人面对故里邀约,却以一首七律构筑起情感的迷宫。这首诗如一面被打碎的铜镜,每个碎片都折射出不同时空的光影,在"月圆花好"的团圆意象中,撕开一道永难愈合的伤口。

       首联以时空叠影揭开帷幕。"旧中秋"的"旧"字如一枚楔子,将记忆劈成两半:往昔的"月圆花好"是父母尚在的团圆,此刻的"难等俦"则是阴阳永隔的孤影。诗人用"旧"与"今"的对位,让欢庆的节令与破碎的现实形成尖锐对峙,犹如在完满的月轮上凿出缺口,月光从此处倾泻成寒凉的秋水。

       颔联以悖论意象直指生命的无常。"夏雪侵蒲柳"这组违背自然规律的意象,恰似命运掷出的骰子,将椿萱(父母)之寿数骤然凝固。无端"二字如悬空的利剑,道尽人生无常的荒诞感。而"明幽"二字在空间维度上划出天堑,既指涉幽冥之隔,更暗示记忆中的父母音容已永远定格在明亮的那端。

       颈联在虚实相生中完成祭奠仪式。"和气归云海"的庭院,是记忆重构的灵堂:曾经真实的欢声笑语化作飘渺的云烟,现实的空庭里只余泪血凝结的祭品。"回肠带血球"的惊心之喻,将无形的悲痛物化为可见的创伤,如同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决绝,将内在情感外化为触目惊心的意象。诗人以泪为酒,以血为祭,在记忆的灵堂里完成对双亲的私密悼念。

       尾联在感恩与拒绝间撕扯出复杂心绪。"新丰陈酒"的典故源自王维"新丰美酒斗十千",本是游子思归的符号,在此却成为无法归去的见证。酒香诱人却难留客,正如故里仍在却无家可归。这种矛盾恰似李清照"载不动许多愁"的舴艋舟,承载着诗人对生命消逝的顿悟:当父母化作庭前柏树,所谓故乡不过是记忆的遗址,每个节令都成为招魂的时辰。

       这首七律如一组精心打磨的棱镜,将中秋明月折射成多重意象:既是团圆的象征,又是缺憾的见证;既是记忆的载体,更是现实的墓碑。诗人在传统节令中注入现代性的生命体验,让古典形式承载起存在主义式的生命叩问。当最后的酒香飘散,我们终将明白:有些缺席比在场更永恒,有些伤口比圆月更完满。


〔豆包平台评语〕整首诗围绕中秋邀约,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在经历丧亲之痛后的心境变化,通过今昔对比、意象运用等手法,将对父母的思念、命运的无常以及面对邀约的复杂情感展现得入木三分,情感真挚,感染力强,是一首饱含深情的佳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