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塑料作为一类新污染物,其广泛存在于水体、土壤和大气等环境介质中,并对生态安全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环境介质中微塑料可通过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等微生物进行降解。研究表明,环境介质中分离出的细菌类微生物均具有降解微塑料的能力,主要包括芽孢杆菌菌属、假单胞菌属、克雷伯氏菌属、不动杆菌属等。此外,真菌也参与微塑料的降解过程,主要包括曲霉属、枝孢霉属、镰孢属、青霉属、黄孢原毛平革菌属等。 在基因组水平上挖掘塑料降解关键基因,揭示微生物在塑料降解过程中的遗传机制和关键酶的功能。这些信息有助于改进微生物的降解效率,为未来生态保护提供新的思路,也为应对全球塑料污染问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例如,发表在《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上一篇文章,对土壤微塑料中分离出的2株新型降解菌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其中一株菌的基因组通过功能注释分析表明有20个与塑料降解相关的代谢途径,总共涉及266个基因,进一步识别相关酶并阐明单菌塑料降解潜在途径。该结果表明,在基因组层面上挖掘关键基因,解析微生物塑料降解机制是一种可靠性的研究策略。 凌恩微生物基因组注释解决方案 凌恩微生物小基因组注释方案升级啦!特别推出塑料降解基因相关数据库——RemeDB数据库(https://niot.res.in/Remedb/)注释分析! RemeDB旨在助力科研人员进一步挖掘塑料降解关键基因。该数据库从各种文献资料中整理出了一个由3万个经证实可降解主要污染物的序列组成的序列数据库,构成了PDEs的数据库。该注释结果主要分为三大类,包括碳氢化合物降解酶、塑料降解酶和染料降解酶。具体列表如下: 关注微生物基因组及塑料降解基因相关研究的老师,欢迎评论区留言,凌恩竭诚为您的科研服务,助力您的科研成功! 参考文献 Direct evidence for selective microbial enrichment with plastic degradation potential in the plastisphere.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24. 相关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