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口吐芬芳·水浒里那些脏话

 画蛇者说 2025-04-24 发布于山东

《水浒传》里的粗口,带“鸟”字的特多:鸟人、撮鸟、鸟大汉、鸟婆娘、鸟官、鸟官府、作什么鸟乱、打什么鸟紧、快夹了鸟嘴、快放了鸟屁、出那口鸟气、口里淡出鸟来……

这个“鸟”是什么意思呢?很直观的应该是鸟类、飞鸟。大多数鸟类是没有外部生殖器的,因为它们消失在了进化过程中。节外生枝的是汉语词典,六指子㧟痒痒,把“鸟”引申为人、畜的雄性生殖器。这是为什么?

首先看发音:“鸟”字本来的发音就是“diao”。后来为了避讳,把“鸟”字的声母换掉了。《说文解字》并没有为“鸟”字标明发音,到了《唐韵》才为“鸟”字注明发音为“都了切”,读diao,三声。其次看形状:鸟头与阴茎头相似;鸟生卵,男根也有卵子;蛋白与精液相似等等。古人把鸟与生殖联系起来,认为生儿育女乃是男卵之精进入女腹孕育孵化的结果。

“鸟”是水浒标志性粗口,而李逵则是飙粗口的标志性人物。其对官僚体系充满不屑,常以“鸟官”“鸟皇位”“鸟皇帝”等词汇讽刺官员与皇权。例如,他曾高喊“杀去东京,夺了鸟位子”,直接挑战现有统治秩序。更有甚者,“鸟”字在李逵的语境中已成为其标志性语言符号。他不仅骂“鸟官”“鸟皇帝”,连“鸟水泊”“鸟师父”等也脱口而出,展现其快意恩仇的草莽气质。假设你让李逵称呼宋江“亲爱的三哥哥”,那他还是李逵吗?

演化至后来我们的“国骂”,每每拿“脐下三寸”说事。于是,“鸟”就成了可以随时祭起的粗口。有点含金量的,如冯梦龙《古今谭概》:大学士万安老而阴瘘,徽人倪进贤以药剂汤洗之,得为庶吉士,授御史。时人目为洗鸟御史。

粗口,是一种“亚文化”现象。它是作为正统文化的反动而存在的。这种现象是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