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一位已经九十岁的老人时隔二十多年后第二次向中央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几个月后,他的入党申请书被批准,他正式成为中国共产党。也许有人会疑问,这位老人是谁为何九十岁才入党。但事实他虽不是党员,但是在1955年时却已经被授予开国上将的军衔。这位老人便是对解放新疆贡献很大的陶峙岳将军。 早年加入国民党、军事良才 1892年,陶峙岳出生在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富裕的家庭中,总的来说至少吃穿不愁。从小他岁生在富贵人家中,对于目前的民不聊生的状况的确是有自己的想法。所以从小便立志读书,终于也考上了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学习。这个学校虽然没有黄埔军校名声大,但是也确实培养出了不少军事良才。和黄埔不一样的是,这个学校有一种定向学习的特点,它往往只教会你如何当一个军人,但不涉及政治。而军人的本色便是服从命令,这个宗旨对于陶峙岳来说影响非常大,也造成了他的一些错误判断。 北伐战争时期,因陶峙岳作战勇猛,他带领的军队攻克南京后,也一路升官,从少将到中将。1927年加入国民党,成为了高级将领。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后,陶峙岳依旧在蒋介石的命令下进行剿共。陶峙岳进攻济南时,遭到日军的干预,并且日军残忍地杀害百姓还掠夺枪支。死亡军民高达六千多人。 但是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真正让陶峙岳开始怀疑自己坚守的是否正确。经过这次惨案,他的信奉原则变成了军人以保家卫国为荣。他知道国民党不会以国家为先,在意的只有眼前的利益。在第二次第三次围剿红军时,他几乎都避开绕着,不与红军面对面交战。当然目前的形势也让他的报国抗日之心日渐凸显。 积极抗日促使新疆解放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主张停止内战、联合抗日的主张。这让有点丧气的陶峙岳看到了希望,他毫不犹豫的加入了抗日的大潮流中。陶峙岳的的部队用的也都是一些杂牌兵器,和日军装备优良,空军陆军联合的部队这差距显而易见。但是就是这样,陶峙岳仍然先后打退敌人十几次进攻,9000多人的军队愣是打到了只剩下700多人。在阵地坚守了二十二天,堪称奇迹。 陶峙岳出色的领兵能力也让他成为抗日名将。但是副总司令这个名号对于他而言仿佛没什么作用。他不属于蒋介石的嫡系军队,而蒋介石也不会给他实权,几乎处于被架空的状态。抗日战争胜利后,在张志中的推荐下,陶峙岳去了新疆。 新疆地广人稀,各种势力盘根错节,那时国民党已显现出颓态。而陶峙岳也知道国民党无法真正救中国。对于蒋介石希望调新疆军队前往长江和共产党继续拼死的行为,他用经费拖住了这个行动。因为一旦调出去,新疆必会失守。陶峙岳深知解放新疆的重要性,而手握重兵的他也是关键因素。为了新疆的和平解放,陶峙岳独自一人去和支持内战的人进行谈判,从新疆形式、蒋介石态度、目前我们必须要做等等好多方面阐述了和平解放新疆的重要性。1949年,他带领部队加入了人民军队。新疆也在他的推动下和平解放了。 致力于新疆的建设,一生清廉 建国后,主席曾经接见过他。在招待他时,虽然不是山珍海味,桌上却摆放着他最喜欢的湖南的特色。陶峙岳感觉到了和国民党深深的不一样。陶峙岳继续选择扎根于新疆。在国家扶持下,大批资源和人才相继涌入新疆。他好像看到了祖国的未来。 扎根新疆,戈壁变成了绿洲,陶峙岳在新疆兴修水利、亲自栽种,让石河子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城市。陶峙岳功不可没。 在1965年时,陶峙岳提交过一次入党申请,但是可能碍于他国民党的身份,便搁置了。在1982年,他又一次重新提交,这次他如愿以偿。在以前内战时期他对于共产党的伤害内心的不安减少了一点。 陶峙岳将军一生清廉,对于她的子女,他也是教育子女踏实过日子,不要想自己会为他们谋福利。他的子女们也没有一个做官的。新疆人民永远将他记在心上。陶江军逝世时,清廉的连一块墓地都买不起,他的子女全部不许当官从商,当时最低标准的8.5万元的墓地都成了一个问题。在组织的安排下,陶老将军得以安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