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这样一位文人墨客,他以其卓越的才华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诗词、书法、绘画等领域均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他,就是被誉为“元人冠冕”的松雪道人赵孟頫。 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浙江湖州人,是元代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 他的诗词作品,既有宋词的婉约细腻,又融入了元代的豪迈奔放,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今天,我们特别选取了赵孟頫的六首经典诗词,带大家一同走进他的诗词世界,领略这位元代文人的卓越才华和独特魅力吧! ![]() 1、《东城》 赵孟頫〔元代〕 野店桃花红粉姿,陌头杨柳绿烟丝。 不因送客东城去,过却春光总不知。 那郊野小店旁的株株桃花,恰似那施罢脂粉的美女,娉婷而立,分外娇媚; 那田间小路边的棵棵杨柳,恰如那绿色的轻烟,依风袅袅,丝丝缕缕。 如果不是因为送客而来到这城东,恐过这大好春光过去了,自己也全然不会知晓。 诗的前两句,是着意描写郊野春色;后两句,是巧妙抒写偶见春光之感受。 此诗绘景如画、抒情真切,于自然流畅的语言中,传达出一种偶然得见郊野春光的真实感受,以鲜明的色泽,唤起了人们对春日郊野生机勃勃的种种美好联想。 ![]() 2、《绝句》 赵孟頫〔元代〕 春寒恻恻掩重门,金鸭香残火尚温。 燕子不来花又落,一庭风雨自黄昏。 春寒料峭,把门重重关上,室内只有那鸭形香炉余温尚存,给人些许暖意。 燕子还未来花却已经纷纷飘落,庭院中的风雨持续到黄昏还未停止。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里的一幅凄清画面:春寒料峭,重门紧闭,金鸭香炉中的香已燃尽,但余温犹存。 燕子未归,花儿已落,黄昏时分,庭院中风雨交加,更添一份孤寂与凄凉。 全诗虽然没写一个“愁”字,而无边的春愁,却早已弥漫到整个世界,并自然浸透到人的心间,映射出诗人寂寥的心境。 ![]() 3、《早春》 赵孟頫〔元代〕 溪上春无赖,清晨坐水亭。 草芽随意绿,柳眼向人青。 初日收浓雾,微波乱小星。 谁歌采蘋曲,愁绝不堪听。 大明湖和汇入湖中的泺水、历水一片春色,清晨诗人坐于水亭。 刚刚发芽的小草随处可见,柳枝条上初生的芽眼青青向人。 初日冉冉升起收尽了水面上的雾汽,阳光下的水花,犹如活蹦乱跳的金星,耀人眼目。 是谁唱起《采苹》之曲,牵惹了诗人的愁情,以至悲愁至极。 这首诗,作者写作的本意,是借初春景色不解人意而至,从而抒发其愁情,但是中四句描写溪湖早春景色自然清新,却给人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 ![]() 4、《后庭花》 赵孟頫〔元代〕 清溪一叶舟,芙蓉两岸秋。 采菱谁家女,歌声起暮鸥。 乱云愁,满头风雨,戴荷叶归去休。 清澈的溪水之中飘荡着一叶小舟,在靠近两岸的秋水里开满了荷花, 一群美丽纯洁的农家少女唱着渔家歌谣,歌声飞入荷花丛中,惊起了一群栖息的水鸟, 突然风雨欲来,采莲少女却处乱不惊,从容不迫地采下一茎绿荷叶戴在头上作雨具,返舟归家。 全曲纯然写景,无一句写情,曲中以白描手法摹写出水乡一个偶然小景,清雅疏淡,别有神韵,犹如一幅随意点染的水墨画,令人满心意绪,有出尘之感。 ![]() 5、《蝶恋花·侬是江南游冶子》 赵孟頫〔元代〕 侬是江南游冶子,乌帽青鞋,行乐东风里。 落尽杨花春满地,萋萋芳草愁千里。 扶上兰舟人欲醉,日暮青山,相映双蛾翠。 万顷湖光歌扇底,一声吹下相思泪。 我是这江南浪荡才子,穿着闲居的常服,在这春风中尽情玩乐。 杨花落尽,芳草萋萋,勾起了我满腹愁绪。 醉眼迷蒙中被人扶上了游船,看到暮色斜阳下,青山相对,宛如美女之眉黛; 船上的人正在湖光山色的掩映下,载歌载舞,一派欢乐景象。 山色妩媚,歌欢舞美,面对此情此景,我却不禁潸然泪下。 词中叙事、写景、抒情交错而下,化用前人诗句也浑然天成,如自己出,因而饶有流动自然之美。 ![]() 6、《岳鄂王墓》 赵孟頫〔元代〕 鄂王坟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 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 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 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 秋日的岳飞墓,只有茂盛的野草和庄严屹立的石兽。 南渡君臣轻视国家,可中原父老还在盼望着南宋大军的到来。 英雄被害,后悔叹息已来不及,从此国家被分割为南北两半,而南宋的半壁江山也不能支持,终于灭亡。 不要向西湖吟唱此诗,面对这样的景致无从吟起。 这首七律是作者瞻仰岳飞墓时所作,对岳飞屈死及由此而产生的恶果表示了极为沉痛哀悼之情,对南宋君臣苟且偷安的政策表示了强烈的愤恨。 【声明】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立即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