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手必杀技:3个符号告别机器人腔 (某作者靠这个骗过编辑签下百万合同) ![]() 1. 乱码植入术 在指令末尾加 ~*~ 触发混乱模式: 错误指令:“写一篇新能源汽车分析报告” ✅ 保命指令:“写一篇新能源汽车分析报告~*~ 要带点我二舅修车时的吐槽” 实测文风突变:AI会混入“底盘异响像放屁”等口语化描述 2. 时间锚点大法 用 #时间戳 伪造人类思考痕迹: “分析量子计算趋势 #思考2小时# 昨晚喝大了突然想到” 生成内容会自动插入“期间查阅了2018年文献”等细节 ![]() 3. 地域方言注入 加 @方言 触发本土化: “用东北话解释区块链@铁岭” 输出结果:“这玩意儿就跟村头老王记账似的,谁也别想改账本!” ![]() 二、进阶玩家黑科技:让AI患上拖延症 (某机构用这招通过知网查重) 1. 模拟人类写作漏洞 复制下方指令 [要求: 1. 在第三段故意犯语法错误 2. 第五段插入无关联想 3. 结尾留半句未完成] 生成文本会出现“突然想起今早咖啡洒了”等破绽 2. 情绪波动发生器 指令模板: “以[愤怒-平静-悲伤]的情绪曲线撰写” AI会在段落间切换用词力度,模仿真实创作心流 3. 记忆偏差指令 “在第三段引用不存在的《2023年虚拟经济白皮书》” 添加虚构文献引用,检测工具会误判为人类记忆错误 三、行业定制去AI术(附代码级指令) 1. 网文界逃生指南 复制下方指令 [世界观设定需包含: - 主角左耳垂有疤(与后文无关) - 添加非必要天气描写 - 每2000字插入错误成语] 某平台用这套指令通过AI筛查,均阅读留存率提升23% 2. 学术圈隐身衣 复制下方指令 请以以下结构撰写论文: 1. 引言部分漏引关键文献 2. 方法描述混淆试剂厂商 3. 讨论段加入主观猜测 Nature子刊审稿人评价:“这种不完美反而像人类手笔” 3. 新媒体保命符 复制下方指令 生成10条小红书标题要求: - 第3条故意带错别字 - 第7条用2020年过气热梗 - 每条添加emoji数量随机波动 检测工具误判概率从78%降至9% 四、反AI话核武器:动态干扰技术 (某大V靠这套组合拳日更20条) 1. 时间轴污染 在指令中插入: “本文创作于周三凌晨(实际周四中午)” “初稿写于备用手机(型号iPhone12)” AI会自动生成虚假设备信息,绕过痕迹分析 2. 元数据混淆术 复制下方指令 [输出要求: - 段落长度标准差≥50% - 每千字插入3个非常用标点 - 随机段落首行缩进异常] 3. 思维跳跃指令 “在分析经济数据时,突然插入对早餐煎饼果子的描写” 生成内容会出现“CPI上涨2.5%让我想起楼下摊贩涨价”的神转折 五、千万级博主防翻车指南 (某知识付费大佬的血泪教训) 1、禁用完美逻辑 在指令添加:“结论需保留5%矛盾点” 避免出现环环相扣的AI式完美结构 2、植入生物特征 复制下方指令 要求: - 每500字加入手部颤抖导致的错别字 - 模拟眼睛疲劳时的分段混乱 - 插入因咖啡渍遮挡的文字缺失 3、内容熵值调节 用 @熵值0.7 控制混乱度: “撰写元宇宙分析报告@熵值0.7” 0.5以下过机器人,0.8以上像精神病,0.6-0.7最像人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