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隧道与抗滑桩的对话

 悠游2019 2025-04-24 发布于广西

隧道一觉醒来听大家议论纷纷说隔壁抗滑桩老大-人工挖孔桩家的天塌了,而且好像是一群无理取闹的家伙砸的,顿时觉得十分不可思议。心想就你那点小房子,别人怎么会看上,我这大房子这么显眼,装修也豪华,比他那“坐井观天”的桩上的天大多了,不是也好好的吗?何况这么多年人工挖孔桩家一直小心翼翼,从不招惹外人。就是偶尔有点小错,也不至于让外人招恨啦!难道是有人觉得那点抗滑桩规模让别人有“坐井观天”的强迫症,必须要毁掉不成。

隧道屁颠屁颠的跑到人工抗滑桩家门口一看,哦豁,可不就塌了半边天嘛,剩下的那半边天也是摇摇欲坠,看着就让人揪心,旁边除了有他的兄弟-旋挖圆桩、机械方桩外,还有设备厂家等远房亲戚。他们议论纷纷,有觉得惋惜的,有低头不语的,还有起哄要把抗滑桩老大家全砸了的。

隧道把人工挖孔桩扶到前院坐下端上一杯葡萄糖水后人工挖孔桩说说天塌的缘由。

工挖孔桩叹了一口气说道,近些年我们家新增了旋挖圆桩、机械方桩等新丁,随着他们的茁壮成长,我终于可以不把家里所有的事务都独自扛在肩上了,有了适合的条件兄弟们都会顶上去完成工作。可是事情的发展有点出乎意料,有些主管,甚至是技术人员居然开始限制我的行动,甚至要将自己关在院子里禁足,原因竟是自己这么多年外出办事效率比较慢,而且还有人员伤亡。加之机械成桩的兄弟们虽然外出办事花钱比较多,但把事情的确办的漂亮,故有些人有了让我退位而让兄弟们全权接管家庭事务的要求。

工挖孔桩说道,我自1960s出生以来,为岩土工程事业一下兢兢业业,积累了大量的工程经验和教训。自2000s旋挖抗滑桩和是2016年机械方桩出生以来,我们家族盛极一时。但就因为有了新工艺,就将我作为落后淘汰产业进行限制或禁足,甚至有些地方全部禁用,说我的千般不是,但这是不公平的,因为,在这个世上谁也不是完人,难道人类要将自己全部禁足或限制人身自由吗?有些地方机械成桩的确是适合的,但像高陡斜坡段、地层松散段、抗滑桩数量很少的地段还是自己人工挖桩的主战场,毕竟,这些地方机械成桩出门的进出场费用过高而不符合工程的经济性原理,或有些地方地层太松散而难以机械成桩……

隧道听着听着,觉得心里一阵阵的发虚,身子骨一阵阵的发凉,一种兔死狐悲的感觉在脑袋瓜子里嗡嗡直响。因为,他们家和抗滑桩家有太多的相似性,自己不就是一个“加大号”的水平设置的抗滑桩嘛,人工开挖期间出现的人员伤亡较人工挖孔抗滑桩有过之而无不及。毕竟,隧道属于大断面开挖,较抗滑桩开挖影响围岩区范围更大,岩土体的效应更难形成,基本上近水平向的开挖模式较竖向开挖的抗滑桩更宜出现塌落冒顶灾害……出现的群死群伤事件令自己都后怕不已,现在人工抗滑桩在一片喧嚣中初限制,甚至被禁止,作为特殊的“加大号的平躺式抗滑桩”,人工开挖工艺隧道将来是否也会出现无论在何地、多长,均会被一些“人云亦云”的人要求全部采用盾构机开挖呢!

看到隧道发呆的样子,人工挖孔桩安慰道,你们家的人工开挖隧道比我在人工挖孔时具有更大的风险和危险,但目前还没有哪位“主管”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让隧道无论什么地层、什么地段、什么长度都采用盾构机开挖。这种情况虽然作为小弟的我心里不服,但也是替你高兴。因为,“屁股决定脑袋”、“坐井观天”、人云亦云、保护自己“帽子”、坐在办公室不实地调查……造成我今天的窘境,但这不是“下层”技术人员所能决定的,这是技术的悲哀。

人工挖孔桩继续说道,时代的进浩步虽然浩浩荡荡,但隧道全部采用机械开挖或“开膛破肚”形成路基的时代“暂时”还没有到来,你大可不必杞人忧天。或许只有到了物质极大丰富而不计成本的时代,或者将隧道灾害如人工挖孔抗滑桩一般定性为工程安全事故后,或许……老哥你的人工开挖模式才可能会被作为落后工艺而得到限制或禁止。但,只要存在不依据科学管理工程、不计工程成本、主管人员的避责和懒政的行为盛行,隧道老哥才可能也会有和我今天一般的境遇。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事一刀切总是不好的。说句公道话,科学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只有这样,科学才能更加健康的发展,任何一刀切式的做法自古以来证明就是不合理的。只有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施工艺才是更符合科学的。其实,无论是人工挖抗滑桩还是人工开挖隧道事故,错的是人类,而不是人工开挖工艺。因为,是人类将错误的思想和做法强加于工程。现在有太多的“主管”,甚至是专业技术人员,实在太过任性了。为了所谓的万无一失,层层加码限制或禁止人工挖桩是不科学的,因为,世界上没有万无一失的事,更何况是岩土工程。

朋友多了路好走,切不可有了“新朋友”而忘记“老朋友”。有些人不能做出“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的事。虽然有了机械成桩工艺使抗滑桩施工工艺有了更多的选择,但切不可完全一刀切式的抛弃人工挖孔桩工艺,因为有太多的地段、太多的地层是机械工艺无法胜任或工程成本过高而无法实施的,每个工艺都有他独到的用武之地。切不可为了否定一个事物就把它说的一无是处,何况,曾几何时,人工挖孔桩几十年来一直是抗滑桩家的独苗啊!

希望作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相关人员,对任何工程希望能本着安全、经济、可实施等要素,合理选择工程实施工艺,切忌一禁了之。毕竟,如果仅仅考虑工程的安全性,甚至为了所谓的万无一失而放弃工程的经济和现场可实施性,那么工程本身就是残疾的,不健全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