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学史重大发现|扫地僧的故事

 微笑如酒 2025-04-24

医学史重大发现之扫地僧的故事

安娜

这条狗叫安娜,它的画像,居然挂在霍普金斯大学的教学楼里,跟一众医学大咖挂在一起。我在大学的官网,也找到了安娜的画像。霍普金斯在全球医学界数一数二,有37个人拿过诺贝尔。这条狗怎么就跟大咖们挂在一起了呢?

因为这条狗,为人类攻克心脏外科手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今天我就讲讲安娜背后的医学发现故事。

1944年11月29日,霍普金斯医院的手术室里,各大外科的主任教授,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心外科大主任,在二楼集体围观一场心脏手术。

人类首次针对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

这是人类首次针对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主刀医生叫布莱洛克。手术台上有个奇怪的场景,一个黑人站在布莱洛克的侧后方,一个说一个做。这就奇怪了,为什么这个黑人不自己上手,难道传说中的扫地僧吗?

别说,还真是。

做手术的这孩子只有一岁两个月,她是那个时候著名的蓝婴。她心脏发育畸形,简单理解就是血管乱七八糟的,结果给肺部供血太少,后果就是全身缺氧,皮肤发蓝,嘴唇指甲发紫。这个病对父母的伤害极大,千般小心把孩子拉扯到几岁十几岁,正是感情最深的时候,咔吧一下子没了,你说哪个父母受得了。其实直到现在,全世界每年还有几十万先心病孩子出生。

在40年代,全球医学界对儿童先心病一点办法没有。因为心脏是外科的禁区,外科大咖都说了,想身败名裂你就在心脏上动刀。所以那时候的家长,只能眼睁睁看着孩子离去。

托马斯

刚才交代的是背景。咱们现在回头说这个黑人,他叫托马斯,医院里的临时工,还是木匠出身,根本就没有学历。这就怪了,一个黑人木匠怎么就站到手术台上了呢?

托马斯是医学史上罕见的天才。他本来是个木匠,1930年大萧条失业以后,到一所大学的实验室,给一个年轻老师打下手。这个老师叫布莱洛克,也是个外科天才,性格暴躁,但人特别仗义。托马斯手特别巧,三天就能熟练使用器材,一个月就能在动物身上做手术了。两个人一个出想法,一个动手做实验,合作天衣无缝。十年以后的1940年,霍普金斯大学请布莱洛克当外科主任,布莱洛克唯一的条件,就是必须带上托马斯。要知道那时候黑人在大学里只能扫地,托马斯上班的时候,保安连大门都不让他走,去,走后面工人的小门。

塔西格

1943年,托马斯和布莱洛克来大活儿了。心内科有个女医生,她叫塔西格。塔西格一直在研究先心病,后面我单独讲她的故事。塔西格发现,既然心脏各种畸形导致肺部供血太少,那我另辟蹊径,给孩子的肺接一根血管改善供血,好歹先把缺氧的问题解决了。

塔西格想法挺好,但找遍了外科医生,没人敢做。后来她找到布莱洛克和托马斯。俩人一看就明白,这是一条不归路,要不名扬天下,要不身败名裂。俩人一商量,大不了你干木匠,我修水管。于是,就把这个活儿接下了。怎么办呢?先用狗做实验。一年的时间,200条狗死到台子上。终于,托马斯在一条叫安妮的狗身上,成功了。简单说就是把上肢的动脉,给肺接上,肺有了血,就能交换氧气,输送到心脏,给全身供氧。行,给人试试吧。

当日报纸

1944年11月29日,一岁两个月的蓝婴艾琳,放到了手术台上。全球的同行,都惊动了。但是,200多条狗的实验,尤其是唯一成功的安妮,都是托马斯做的,而且孩子的血管比狗还细一半,布莱洛克是真没底。可托马斯没有学历也没有行医资格,还是个黑人,不可能允许他主刀。布莱洛克坚持,托马斯必须上台。

于是就有了照片上这一幕,托马斯搬了一个凳子,站在布莱洛克身后,一步一步指导布莱洛克,怎么离断,怎么缝合。中间布莱洛克还缝错了方向,幸好托马斯及时提醒。

手术成功,孩子的皮肤,眼看着就从蓝色变成了粉红色。手术室外一片欢呼。

从那以后,全国的蓝婴都奔向霍普金斯,他们这个术式后来被命名为B-T分流术,B是布莱洛克,T是塔西格。为什么没有托马斯呢?还是那个原因,黑人,没学历,没资格。

5年之后的1950年,托马斯和布莱洛克合作,完成了第1000台手术。同行在布莱洛克家里举办盛大聚会,唯独没请托马斯。

托马斯

托马斯忍了,毕竟医学是他一生的最爱。随后的十几年,两个人培养了十几个心外科大咖,霍普金斯大学,纽约大学杜克大学等等的大外科主任,都是他俩的徒弟。1964年布莱洛克临终的时候说,我这辈子唯一的遗憾,就是没让托马斯成为一个医生。

托马斯的贡献大家都看在眼里。1971年,托马斯的画像,挂在了教学楼。1976年,霍普金斯授予托马斯名誉博士学位,外科讲师。这时候托马斯已经65岁。

几年之后,托马斯做实验的那条狗,安妮,它的画像,也挂在了墙上,是大咖画廊唯一的一个动物。

2017年,也就是BT分流术发明73年以后,一个来自河南的先心病孩子,在北京做了这个手术。

定焦大叔与先心病手术少年

他一出生就被父母遗弃在一家寺院的门口,住持收留以后带他来北京。我在手术室全程跟拍了这台手术。今年端午节我到河南去看这个孩子,他今年14岁了,特别的壮实。

最后推荐环球科学万物杂志,全球15种语言发行,涵盖生物科学交通历史人文太空机械等等七大领域,适合8-15岁的中小学生。这本杂志紧跟时代,帮助孩子们系统了解当下各学科的最新进展,科学历史。打开眼界,从孩子开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